要增長記憶力需多吃大麥土豆泥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凱普倫教授最近指出,多食用土豆泥和大麥對人的大腦有益,人們在食用後數分鍾內,記憶力就能獲得明顯的改善。
根據凱普倫教授的實驗,20名60歲至82歲的健康老人在食用土豆和大麥15分鍾後,記憶力顯著改善,並且可維持1小時左右。這20名參加試驗的老人,半數為男性,半數為女性。凱普倫同時指出,因食用土豆和大麥而改善記憶力的情況,顯然對於年長者和記憶力差的人來說最為有效。實驗結果表明,若一個人的記憶力越差,得到的效果也就越佳。
目前,在北美地區研究食品對人體智能影響的實驗日漸增多,目的是要找到可長期改善記憶力,醫治老年癡呆症,以及減緩老年人記憶力衰退的最佳食物療法。過去10年來,有一些研究集中在葡萄糖對腦部產生的影響上。早期的研究結果也顯示,動物在被注射葡萄糖後,記憶力維持較久,人類在飲用葡萄糖液後,也證實記憶力有明顯改進。
最近在美國召開的一次國際營養學會議上,科學家們指出,葡萄糖確實有改善腦部功能的作用,特別在改善記憶力方麵,效果更為明顯,因為葡萄糖可增加乙酸膽堿的製造,當人們記憶力呈現衰退現象時,通常都是因為乙酸膽堿分泌量不足。
據凱普倫分析,土豆內含有豐富的葡萄糖,當土豆被攪拌成比較容易消化的泥狀進入人體後,其中的葡萄糖成分僅需15分鍾即可到達腦部。凱普倫教授還表示,大麥之所以對大腦有益是因為大麥屬於碳水化合物,能提高人體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不過程度上要較食用土豆或飲用葡萄糖飲料來得慢。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計劃在下一步實驗中,對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對腦部產生的影響分別進行分析和比較。
吃雞蛋可提高記憶力
一個受過精的雞蛋,在溫度、濕度合適的條件下,不需要從外界補充任何營養,就能孵出一隻小雞。可見,雞蛋的營養是充足的。
雞蛋是人人皆知的營養食品,被營養學家稱為完全蛋白質的模式。據科學分析,雞蛋所含14.7%的蛋白質中,主要為卵蛋白和卵球蛋白,包括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與人體蛋白質組成相近。雞蛋蛋白質的人體吸收率為99.7%,而牛奶僅為85%,牛肝為77%,豬肉為74%,牛肉為69%。雞蛋脂肪含量為11.6%,主要集中在蛋黃裏,這種脂肪和牛奶一樣,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雞蛋脂肪中含多量卵磷脂、甘油三酯、膽固醇和蛋黃素。卵磷脂被消化之後,可以釋放出膽堿,膽堿進入血液,很快就會到達腦內。據國外報道,蛋黃含有卵磷脂,有增強記憶力的作用。
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最近研究指出,有節律地供給足夠的營養膽堿,可以避免60歲左右的老人常患的記憶力衰退症,並對各年齡段的人的記憶力衰退均有改善作用。
有人做過一個有趣的試驗:第一組人年輕力壯、記憶力良好,第二組人年邁體衰記憶力較差。兩組人在一段時間內都給予蛋黃等富含膽堿的食物。試驗結果,第一組人依舊未變,第二組人的記憶力卻有了明顯的進步。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感歎:“這個內容,我好像學過,可是一點也想不起來了。”
“這道題,老師是在課堂上講過了的。可是,我記不起來怎樣解了。”
“這個單詞,我是早已學過了。可是,我就是寫不出來。”
與此同時,我們也常常會看到這樣一個現象:
同一個內容,有的同學很快就記熟了,有的同學卻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記下來。
同一個內容,有的同學經長年累月仍可如數家珍,有的同學卻過三兩天後就已如坐雲霧。
同一個內容的回憶,有的同學可以不差毫厘,有的同學卻錯漏百出。
所有這些,告訴了人們,人的記憶力有著速度快慢的差別,有著保持久暫的差別,有著正確與否的差別,還有著強弱的差別。
然而,人的記憶力好壞,先天條件是發展的前提,後人的環境和教育,即從小有意識地進行培養是決定的因素。
基於上述,父母從小就適當給孩子吃一些蛋,作為補充大腦的營養,這對增強孩子的記憶力是有益的。
鍛煉超強的記憶力
據意大利《晚郵報》報道,意大利一所大學三名教授進行了這樣的一項實驗:他們挑選了一位記憶中等的青年學生,讓他每星期接受三至五天,每天一小時,背誦由三個數至四個數組成的數字訓練。每次訓練前,他如果能一字不差地背誦前次所記的訓練。就讓他再增加一組數字。經過二十個月約二百三十小時的訓練,他起初能熟記七個數,以後增加到八十個互不相關的數,而且在每次練習時幾乎能記住80%的新數字,使得他的記憶力能同一些具有特殊記憶力的專家媲美。
可見,記憶力通過訓練的確可以提高。事實上,古今中外的許多名人學者都通過各種療法來鍛煉自己的記憶力。馬克思從少年時代開始,堅持不斷地用一種自己不太熟悉的外語去背誦詩歌,有意識地鍛煉記憶力;列夫·托爾斯泰也是采用背誦的方式鍛煉記憶力。他說:“背誦是記憶力的體操。”每天早晨,他都嚴格要求自己強記一些單詞或其他方麵的東西,以增強記憶力。宋代詞人李清照采用與丈夫比賽競猜某典故出自某書的方式,在興趣盎然的娛樂中,鞏固了知識,增強了記憶。
專門研究鍛煉記憶力方法的美國學者布魯諾·弗斯特說:“要具備一個可靠的記憶力,必須每天費一刻鍾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做一套有計劃的腦力練習,複雜的或簡單的均可,隻要能迫使你去動腦筋。”
下麵給大家介紹幾種行之有效的記憶力訓練方法:
一、積極暗示法
許多人之所以記憶力不佳,是由於對自己的記憶力缺乏自信。在麵對一個要記的材料時,這些人常常想:“多難記啊!”“這麼多,我能記住嗎?”這種想法是提高記憶力的最大障礙。
美國心理學家胡德華說:“凡是記憶力強的人,都必須對自己的記憶充滿信心。”要想樹立起這種信心就要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經常在心中默念:“我一定能記住。”當你對能否記住缺乏信心時,也可以回憶自己過去的成功經驗,如“我曾在全班各科考試成績排前五名”、“我幾歲的時候就能背許多唐詩”。當這些過去良好的記憶形象再次浮現時,會增強你“一定能記住”的信心。
二、精細回憶法
我們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識記了很多東西,卻很少去回憶。識記和回憶之間的不平衡,使我們的記憶變得十分模糊。”
經常回憶,回憶得盡可能精細,是鍛煉記憶力的好方法。比如:
回憶一間你非常熟悉的房間,想一想房間裏都有什麼?門窗朝哪開?家具都擺放在哪裏?牆上掛有哪些裝飾品?暖氣片和電燈開關在什麼地方?等等。要回憶得盡量完整無缺。當你再次回到房間時,檢查一下你遺漏了什麼。
想一想一小時前你在做什麼?你在哪裏?和什麼人在一起?你們在一起都說了什麼?那個人長得什麼樣?你如何向別人描述他的長相?
回憶一下你最近看過的電影,電影裏都有哪些主要人物?發生了什麼事?他們都做了什麼?結局如何?要盡可能回想電影中的每一個鏡頭。
回憶一下你童年的夥伴,你們在一起都做過什麼?還能記起他們的名字嗎?他們的家都住在什麼地方?
三、奇特聯想法
聯想是促進記憶的一種方式。比如,我們遇到一個生字:洋。該字由口和羊組成,口即嘴,羊的嘴,除了吃草,還會叫。羊怎麼叫“咩……”字義出來了,字音也知道。咩,羊叫之聲,讀MIE。
奇特聯想是聯想的一種則將要記的東西在頭腦中人為地形成一定驚奇古怪的聯想,從而幫助記憶。比如,要想記住“狗——自行車”這對詞,我們可以想象“狗騎著自行車在馬路上逛來逛去”。有人要記“火車、河流、風箏、大炮、鴨梨、黃狗、閃電、街道、鬆樹、高粱”共十個詞,他形成如下奇特聯想:一個人登上了高速的火車,火車在河流上奔馳,河流上飄來一個大風箏,風箏上架著一門大炮,大炮的炮筒裏打出來一個大風箏,風箏上架著六門大炮,大炮的炮筒裏打出來一隻鴨梨,鴨梨打進黃狗的嘴裏,黃狗像一道閃電,迅速地路過街道,爬上一棵老鬆樹,咬住了老鬆樹上長著的一棵高粱。
四、限時強記法
在規定的時間裏去背誦一些數字、人名、單詞等等,可以鍛煉博聞強記的能力。比如:
在3分鍾內,背誦圓周率()小數點後30位數字: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
在2分鍾內,背誦十個陌生的人名;
在10分鍾內,背誦十個外文生詞。
五、記憶保健操
在頭頸後部找到“天柱”、“風池”二穴,將兩手交叉於腦後,用拇指的指腹腔按壓這兩個穴位,每次按壓5秒鍾,突然加壓,然後將拇指移開,按壓5至10次後,會感到頭腦清醒。
九大法則增強記憶
一、海馬神經與記憶池穀裕二博士最近撰文說,人的腦神經細胞在出生時數量最多,約有1000億個。隨著人的發育,腦細胞逐漸減少,每人要減少數萬個,也就是說每秒鍾都要減少一個。人們認為,隨著腦神經細胞越來越少,記憶力就會降低。
但是,在1000億個神經細胞中,與記憶有關的隻占百分之幾,細胞的減少隻不過是丟掉了那些不必要的部分。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在人的控製記憶中樞的“海馬”中,神經細胞在不斷增殖。海馬是大腦的一部分,位於大腦側頭葉的緊內側,直徑10厘米,長10厘米左右,呈彎曲的黃瓜狀。
研究人員最初是在老鼠實驗中確認海馬神經細胞會增殖的。他們準備了兩個老鼠飼養箱,在其中一個放入幾個可以像水車那樣滴溜溜轉的玩具,另一個裏麵則什麼都沒放,然後各放入一隻老鼠養一段時間,最後檢查這兩隻老鼠大腦的狀況。
結果表明,在有玩具即存在很多刺激的環境中生活的老鼠,海馬神經細胞增殖了15%,而且這種增殖現象在放入飼養箱幾天後就開始出現,即使相當於人類100歲高齡的老鼠,其神經細胞同樣會增殖。
二、記憶源於鍛煉
這並不是單在老鼠身上才會發生的特異現象,人腦亦然。英國認知神經學家麥奎爾證實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