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研究還指出,沒有創造性的人往往會因為自己做事的思想和行動方式偏離了通常的模式而感到不安,孩子們當然也不例外。他們最初對事物的學習和模仿通常受到讚揚,但一旦有了“異想天開”的想法和作法以後,家長也許就有不同的反映了。可能有的父母告訴孩子,“別再胡鬧下去了”,也可能有的父母會很高興,“真是個聰明的孩子”。孩子創造的積極性其實是更應該細心加以保護的,以便給孩子一個“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氛圍,讓他們充分發展自己的創造性。

學習上是沒有什麼權威可以絕對信賴的,對權威提出置疑也並不是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凱斯特納曾經在他的《開學致詞》中告誡孩子:“不要完全相信你們的教科書!……這些書是從舊地教科書裏抄來的,舊的教科書又是從老的教科書抄來的,老的教科書又從更老的教科書抄來的。人們說這是傳統。傳統可是另外一回事。……老師不是教官,也不是上帝,他不是一切都知道,他也不可能一切都知道。”

青少年專家舒裏安指出一些對創造力起作用的環境因素,學校要主動為學生提供機會讓學生進行創造。老師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偏離一個自身作為教授的立場,允許學生們對權威質疑。創造性原則上要加以褒獎。此外具有創造力的青少年主要成長在自由的、亦即非權威性的家庭裏;在這樣的家庭裏,父母本身也是樂於試驗的,也是生活的樂觀派。

米勒先生是慕尼黑一家擁有80人的中等企業的負責人,這樣的中小企業在德國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們所生產的產品價值占了德國經濟的近三分這二的比重。德經經濟競爭能力所依托的大部分技術發明與革新創造,均出自中小企業。米勒先生經常不無驕傲地告訴兒子安德烈斯,他們的企業也正是靠著不斷發展的新技術與靈活的經營策略立於不敗之地的。因此他也很注重孩子的實際創造能力,從小孩子標新立異的作法總會得出父親的稱讚。在他們的家庭裏洋溢著一種愉快而活躍的思維氣氛,米勒先生會主動在生活和閑談中訓練孩子:“你覺得這幅畫掛在什麼地方最好?”“你想想是否能用另外一種方法來回答老師的提問呢?”

有時候米勒先生還特地啟發孩子想一些“怪”問題,這些問題通常是有趣而沒有定論的,如“恐龍如果真的複活,地球上會是什麼樣子?”米勒先生個人的觀點是:“顯而易見的答案未必是最好的答案,對答案脫口而出的孩子也未必是聰明的孩子。”在這一點上米勒先生很為勤於思考的孩子而自豪。安德烈斯已經開始習慣逆向的思維方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設想。

安德烈斯特別喜歡學校裏的手工勞動課,在學校的勞動車間裏,孩子們用各式各樣的勞動工具對原材料進行加工。經過多道程序以後,孩子們的手下就誕生了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老師們會對這些作品的形狀、設計作出肯定,並把這些諸如孩子們用木頭做成的碗、盆等東西展覽在學校的櫥窗裏,讓孩子們以自己的創作成就為自豪。這種學習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且使孩子領會到了創作的喜悅,激發了他們進一步創造的積極性。

米勒先生有自己動手修車的愛好,而安德烈斯從小就常和父親一起呆在家中的業餘活動室裏,看父親是如何拆裝汽車的各種零部件的。受父親的影響,現在安德烈斯有了自己的愛好,不過不是修理汽車,而是製作飛機模型。

測驗自己的孩子是否具有創造力

家長要培養孩子獨立創造能力,可是怎樣判斷自己的孩子獨立創造能力呢?

著名的學者弗姆談到,人們意識到生和死的偶然性,意識到生活的隨機性,他們力圖超越這種生活的偶然性和被動性,他們手中掌握的力量就是創造。人的創造意向不僅可以實現創造性的思維,而且還包括創造性的愛、幸福和道德心。也就是說“創造”的意義不止在於使人類的知識和能力不斷延伸,而且可達到情感上的滿足和精神上的進步——這也是世界各民族教育的最終目標。

以下部分是考驗孩子創造力的一些方法,掌握了這些方法,可以使你更好地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1發現孩子的創造力

如果孩子能提出不同尋常、出人意料的問題,回答出新奇的觀點,也正是孩子用了與成人不同思維形式的結果,這正是他的難能可貴之處。

具備前所未有的思想或創造出從未有過的東西之能力,叫發明創造能力。發明創造能力是一種生產性思維活動,它是人類經常進行的最高級的精神活動之一。

發明創造能力的大小,被社會公認為衡量一個人能力大小的標準。但是,一般情況下,人們總是把發明創造能力估計得高深莫測,其實,每個人都具有發明創造能力,隻是大小有所不同或者社會價值有大有小罷了。

孩子的創造發明能力,比起已經失去靈活思維的成年人,能產生更為驚人的結果,這種情況是屢見不鮮的。

美國的一位“神童”西迪斯,6個月竟能認識英文字母,3歲能用本國語流利地讀寫,5歲對家裏的骨骼標本及人體感興趣,從而開始學習生理學,不久居然達到開業醫師考試合格的成績,6歲那年春天進入小學,上午9點編入一年級,中午母親去接他時已是三年級的學生了,而且當年就小學畢業了。9歲就通過了哈佛大學的入學考試,但校方讓他等了兩年,11歲進入哈佛大學,入學不久作了一次關於四維空間這個數學難題的講演,使教授們大為震驚……

對於一般孩子來說,當父母提出一個什麼問題時,往往會做出父母所意想不到的解答。有的父母反而認為這是孩子智發展不足的一種幼稚表現,常常付之一笑。其實,孩子的解答,可能很多是有重大啟示的內容。

應該說,所有的人都具有創造發明能力。但是,很多人原有的創造發明能力卻早早地被破壞掉了。有的早在進校之前,頂多保留到進學校不久!所以,應該盡早發現、及時訓練這一方麵的才能。

當然,盡管所有的人都具有創造發明能力,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貝多芬、畢加索、愛因斯坦和愛迪生那樣的創造發明天才。人們在這方麵的才能通常可分四大類:創造發明完全喪失,普通創造發明能力;優秀創造發明能力;創造發明天才。

這裏還要強調一下,不要認為創造發明能力與智力、學習能力是同樣的東西,也不要認為創造發明能力是人們對問題獲唯一正確解答的一種能力。所謂創造發明能力,是思考出過去誰都不曾有過的、嶄新的解答的能力,這是一種特殊的能力,它與前麵所要區別的能力完全分屬於兩種不同的思維形式。如果孩子能提出不同尋常、出人意料的詢問、回答出新奇的觀點,這正是他的難能可貴之處!

及時發現孩子具有非凡的創造能力的具體方法如下:

①天資聰明,風趣幽默

俄國偉大的科學家羅蒙諾索夫誕生在一個漁民家裏,他從小頭腦乖巧、風趣幽默,好學善問,是個卓爾不群的孩子。海濱漁村隻有鋪曬漁網的場所,沒有上學的地方。他就創造條件學習,有時把鄰居的書借來看,有時趁著跟爸爸去鎮上賣魚的機會,帶著疑難問題到姑姑家裏,找表哥或表弟幫助解答。一次兩次還沒引起姑姑全家注意,時間長了,姑姑打心眼裏喜歡他了。

天資聰明而刻苦學習,終於使羅蒙諾索夫成為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學者、詩人,還是一位教育家。他創辦了莫斯科大學,著有《論化學的效用》、《真實物理化學概論》等論著。

②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強烈的好奇心

孩子有一個特點,他們總是相信自己所學的知識是對的,卻很少想到這些知識有什麼不對之處。因此,孩子總是用前人所用過的傳統方式去看待事物。這樣,他們隻能見到前人已見到過的東西,隻能想到與前人已經發現了的東西有什麼聯係,卻容易忽略新的聯係。而有旺盛求知欲和強烈好奇心的孩子卻不這樣,他們對新鮮事物特別感興趣,並且發現有意義的問題以後,能夠請教老師和父母。因此他們進步很快。

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人小就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由於他好奇,所心他不僅在生活中養了多疑善問的習慣,還常常在家裏搞些小試驗、小發明。有一天,愛迪生氣喘籲籲地跑來問:“媽媽…媽媽!那隻雞…把蛋放在屁股…屁股底下坐著…幹嗎呀?”媽媽回答說,那是在孵小雞,並為他講了孵雞的道理。當天中午,愛迪生突然不見了,接連好幾個鍾頭不露麵。一家人急得團團轉,四處尋找,結果在鄰居家的倉庫門前找到了他。嗬!小愛迪生在人家倉庫裏做了個“窩”,裏麵放了好些雞蛋,一本正經地蹲在上頭孵小雞哩!就是這位充滿好奇心的愛迪生,一生之中所發明的東西約有1328種之多,給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譽為“發明大王”。

③觸類旁通、思維流暢,能把他人和自己的經驗結合在一起。

愛因斯坦曾說:“為什麼有些重要的科學理論往往是沒有受過係統教育的人提出來的呢?正是他們具有創造性思維能力,能用新的方法去看待已有現象之間的關係,從而發現許多連專家也從未發現的聯係。”比如,17世紀天文大師弟穀是丹麥天文台台長,他經過30年的觀察,積累了大量的天文資料。但是,他總是按前人的觀點,尤其是按照哥白尼提出的行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是個正圓的錯誤觀點去思考問題。所以,他的這些寶貴資料隻能作單個獨立的資料而已,而沒有太多天文知識的開普勒,他用了創造性的思維方法,通過對弟穀的大量資料的研究,終於找到了它們之間的聯係,發現原來所有的行星繞太陽的軌道都是橢圓形的。

④喜歡幻想,愛做“白日夢”

因為學校的教育大多因循守舊,強調抽象語言和有序的學習方法,所以一些思維活躍的傑出人才常常不能被發現。曆史上,許多後來被證明最傑出天才的人都未被及早發現,有的甚至受到埋沒。

被譽為“發明大王”的愛迪生,八歲才上學。學校老師一手拿著教科書,一手執皮鞭,扯著學生耳朵,硬把課本上的知識往他們腦子裏灌。一不對頭,就是頓皮鞭。愛迪生對此甚為反感。功課很難學進去,加上他提的問題老師總不能回答。三個月下來,每逢考試,愛迪生總是全班倒數第一!老師說他是個“糊塗蟲!”愛迪生哭著回家告訴了媽媽,媽媽氣得拉著孩子找到學校責問老師。老師說:“你那孩子就會搗蛋!有回上算術課,別的學生聽得挺專心,可他偏沒話找話問:‘教師,二加二為啥等於四呀?’你說這不是搗蛋是什麼?”其實,愛迪生的創造性思維方式傳統的日常功課格格不入,他將時間花在做“白日夢”上,思考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因而對學校的功課很少用心。

這樣的例子很多。其實,在很多情況下,這些有天賦的孩子可能表現在愛幻想、愛做“白日夢”和頑皮等。所以,當孩子不太聽話時,盡管可能存在其他原因,但必須考慮到有這樣一種可能性:他很聰明,他很富有創造性!

⑤愛學善問,興趣廣泛

火柴的發明者是一位名叫查理·索理亞的中學生。他從小就是一個愛學善問、興趣廣泛的好孩子。他在小學讀書時,不僅門門功課成績名列全班之首,而且特別對自然常識感興趣。別的孩子做完作業就算完事,他卻不然。雖然老師在課堂上已經給他們做了試驗,他回到家裏總是還要親手再試上一試。火柴的發明就是他一次化學試驗中的收獲。老師講硫磺、氯酸鉀、磷都是易燃品,可作炸藥……他就想,既然它們是易燃品,能不能用來做成理想的火柴呢?於是,他在家裏搞起了試驗,經過多次努力,終於成功了。

⑥不受禁令約束,敢於冒險

富蘭克林出生在美國波士頓城郊一個貧寒的手工工人家裏,他隻讀了兩年小學就輟學幫爸爸做工了。

一天,富蘭克林跟著爸爸到遠郊送貨,路上見到一棵百年老鬆樹被雷劈開,殘枝敗葉落了一地。圍觀的人無不望而生畏。

富蘭克林不受禁令約束,根本不相信有“雷公”,他認為打雷是幾朵黑去相遇的結果。於是他想把幾朵黑雲裝進大鐵瓶。富蘭克林學習前人經驗進行了反複的實驗。一次實他把幾隻萊頓瓶連在一起,電容量加大了,不料一不小心,碰動了瓶裏的金屬棍,隻見一團電火花隨著一聲脆響一閃就消失了。後來他把這種產生光和聲音的現象叫放電現象。

為了進一步證實放電現象普遍存在,他於1752年7月的一天,冒著生命危險做了一次風箏試驗。那天,天黑陰沉,烏雲翻滾,雷雨就要來臨。富蘭克林在風箏上端裝一小段鐵絲,使鐵絲直插雲層,繩弦末端接上鐵片。這項實驗終於證實雷雨中的閃電就是一種放電現象。接著,他發明了避雷針……為人類真正掌握電的知識,為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⑦敢於對現狀質疑,具有獨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

意大利偉大的科學家伽利略的幼年,大部分時間是在修道院裏度過的。孩子們進入修道院後,首先受到教育是上帝創造世界一共用了六天時間。

第一天,上帝創造了白天和夜晚;

第二天,上帝創造了空氣、水及廣闊的宇宙;

第三天,上帝創造了江、河、湖、海……

第四天,上帝創造了月亮、星星、雲彩、雷、雨、露、霜、冰、雪……

第五天,上帝創造了飛禽、走獸、蟲鳥;

第六天,上帝創造了人類;

第七天,上帝創造了上帝說萬物造齊了,我累了,我該休息了。

牧師講完後,大多數小孩子都伸直小手爭先恐後地喊:“明白了!”可是伽利略想:我怎麼就和其他同學想得不一樣呢?我怎麼總有疑問呢?比如,上帝從哪裏取的材料呢?有誰看見了呢?我可不能不懂去裝懂!

從此,伽利略對天、地間的事情發生了強烈的興趣。他找來有關的書籍進行閱讀,尤其是有關天、地間的奇怪現象,他更是一睹為快。為了弄清楚天上的日月星辰、銀河雲層等自然現象,他花了十幾年的時間,製成了一架能放大32倍的望遠鏡,終於親眼看到了天體部分真實的現象,為人類的天文學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⑧別出心裁,搞點花樣

美國的萊特兄弟是一對愛別出心裁、搞點花樣的人。兄弟倆本來是靠修理自行車過活的,本可以守攤混飯吃,但他倆並不滿足現狀。

一天,兄弟倆在站前馬路上試騎剛修好的自行車,由於車閘失靈、路陡坡大,自行車一下衝了出去,嚇得路上的雞、鴨到處亂飛!

“哎!要把咱們的自行車變得能往天上飛,那該多好!”“把汽車、火車都安上翅膀,就都能上天了!”……兄弟倆真想搞點花樣了。

“連小孩子都明白,鐵跟空氣比誰輕,想讓很重的發動機飛上天,那不成神話了嗎?”萊特兄弟在“花樣”受到很多人的反對。

但是,萊特兄弟沒有被困難嚇倒。他們一邊學習理論知識,一邊觀察雄鷹盤旋、燕子高飛,花了大量的時間來鑽研。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終於製成了第一架雙翼飛機。兄弟倆高興地把這架用內燃機作動力、用木料做骨架、用幅帆布做機篷的飛機叫做“飛行者號”。從此,萊特兄弟開辟了航空科學的新紀元。

當然,盡管所有人的都具有創造力,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愛迪生、萊特兄弟、富蘭克林那樣上述表現出來的創造發明天才。所以,對待孩子的創造發明萌芽,也不需要求太高,隻要有那麼一點兒跡象,就應該努力去發掘、培養和更進一步的加強訓練。

孩子創造發明能力萌芽的跡象可從以下幾方麵去發現

①觸類旁通、思維靈活,腦子不“閑”著;

②喜歡冒險、敢做沒有多大把握的事情;

③喜歡一題多解,有時甚至還能提出獨特的見解;

④不願受習慣的約束,獨立工作能力較強;

⑤富於幻想,愛別出心裁,搞點小聰明、奇花樣;

⑥幽默、有豐富的想象力;

⑦不怕與眾不同,喜歡強烈的刺激;

⑧敢於對現狀提出質疑,能大膽提出自己的建議;

⑨具有較強的直覺能力,對環境敏感;

自尊心較強,能有自知之明;

能正確評價自己,心胸較寬;

雖然有時也會放棄和退縮,但對自己的計劃總充滿自信,競爭意識較強;

在個人活動受到幹擾時,容易煩躁,有時還表現為喜怒無常,競爭意識較強;

不喜歡常規和重複性的工作;

能有目的地抓住整體,工作起來目的比較明確;

喜歡選擇能發揮創造力的工作。

從孩子具體行為活動中發現了具有較強的創造力潛能,則還很有必要進行創造力測試和評價,便保證的發現更為合乎實際。

對孩子創造能力測試和評價,可以通過以下6個測驗進行。每個測驗由若幹個項目組成,每個項目可以有許多個不同的答案。測驗以一對一的方式進行,運用的時間不限,鼓勵孩子想出盡可能多的答案,想出與人不同的答案。每一個可接受的、意義不完全雷同的答案得1分,每個測驗的總分為所有項目得分數的總和。將各個測驗的總分填入表中,並作對照,可以評估你的孩子創造能力的高低。

測驗一:列舉

(1)列舉具有某一特征的事物

①請你說出會飛的東西,說得越多越好。

②請你說出冷的東西,說得越多越好。

③請你說出可怕的東西,說得越多越好

④請你說出紅色的東西,說得越多越好。

⑤請你說出亮的東西,說得越多越好。

⑥請你說出能發出聲音的東西,說得越多越好。

⑦請你說出會滾動的東西,說得越多越好。

⑧請你說出滑的東西,說得越多越好。

(2)列舉此事物的缺點

①手帕有些什麼缺點,說得越多越好。

②自行車有些什麼缺點,說得越多越好。

③鉛筆有些什麼缺點,說得越多越好。

④太陽有些什麼缺點,說得越多越好。

⑤風有些什麼缺點,說得越多越好。

⑥水有些什麼缺點,說得越多越好。

⑦船有些什麼缺點,說得越多越好。

⑧紙有些什麼缺點,說得越多越好。

參考答案:

(3)列舉具有某一特征的事物

①鳥(麻雀、老鷹、喜鵲等都屬鳥,隻給1分,下同)、飛魚、樹上的落葉、蝴蝶、火箭、氣球、飛機、肥皂泡、降落傘、滑雪的人、蒲公英、鵝毛……

②冰、風、雪、冰箱、雨、水、冷飯、冬天的被窩、水泥地、濕衣服……

③蛇、老虎、龍卷風、地震、黑夜、妖怪、毛毛蟲、死人、雷電、媽媽發脾氣……

④火、花、紅綠燈中的紅燈、紅旗、赤豆、晚霞、小孩的臉、金魚、血、紅衣服、兔子眼睛、西瓜瓤、草莓、太陽、紅墨水、紅封麵的書……

⑤太陽、電燈、電視屏幕、鏡子、螢火蟲、火、鑽石、動力的眼睛、金子……

⑥雷電、槍、喇叭、織布機、聲帶、風、收音機、自行車上的鈴、樂器、鞭炮、飛機、炸彈……

⑦皮球、輪子、西瓜、刺蝟、鐵罐、球糖、雞蛋、馬鈴薯、哭鬧在地上打滾的小孩子、雪球……

⑧油、香蕉皮、肥皂、滑石粉、打蠟的地板、溜冰鞋、滑滑梯、道林紙……

(4)列舉此事物缺點

①容易髒、會濕、會破、會褪顏色、用它蒙眼睛捉迷藏時太小,用它折東西時太軟……

②會撞倒人、下雨下雪時容易滑倒、比汽車漫、會生鏽、不能坐很多人、輪胎會漏氣初學時很難……

③要削、筆芯容易斷、攜帶在身上不方便、短的鉛筆握在手中很費力……

④夏天的太陽熱、太陽光很刺眼、會被雲遮住、會把皮膚曬黑……

⑤西北風很冷、會把皮膚吹裂、會使暴雨下得更猛……

⑥洪水會淹死人和衝壞莊稼、雨水會弄濕衣服、會使鐵生鏽、會使人滑倒……

⑦會沉、會撞壞、會漏水、會擱淺、在陸地上不能開、比汽車慢、體積太大……

⑧容易撕破、遇到水會變爛、折過以後會有痕跡、容易燃燒、太軟……

測驗二:用途

①你能說出椅子的各種用途嗎?

②你能說出茶杯的各種用途嗎?

③你能說出筷子的各種用途嗎?

④你能說出紙的各種用途嗎?

⑤你能說出繩子的各種用途嗎?

⑥你能說出鉛筆的各種用途嗎?

⑦爸爸能說出小鈴的各種用途嗎?

⑧你能說出積木的各種用途嗎?

⑨你能說出釘子的各種用途嗎?

你能說出水的各種用途嗎?

參考答案:

①坐人、放東西、當“小火車頭”、墊高、當武器、當柴燒、表演雜技……

②渴水、盛放東西、養魚或小蝌蚪、刷牙、當樂器、種花、燒飯……

③吃飯、當柴燒、當小旗的旗杆、做樂隊的指揮棒、做教鞭、做箭、攪拌攔棒、當壓舌板、……

④寫字和繪畫、做信封、印書、包書、做風箏,糊牆壁……

⑤捆東西、跳繩、拔河、曬衣服、登山、升旗、當鞭子、做漁網……

⑥寫字和繪畫、當筷子、當教鞭、當樂隊的指揮棒……

⑦當樂器、作為信號的發生器召集兒童、作裝飾品、當娃娃家裏的餐具……

⑧搭小房子、敲門、當柴燒、分凳子坐、計算數字……

⑨釘家具、打洞、當吸鐵石的吸物、做挖土的工具、當電線……

喝、洗澡、洗衣、救火、行船、澆花、發電、養魚……

測驗三:相似

①汽車和自行車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說得越多越好。

②桌子和椅子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說得越多越好。

③桔子和蘋果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說得越多越好。

④碗和杯子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說得越多越好。

⑤馬和牛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說得越多越好。

⑥收音機和電視機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說得越多越好。

參考答案:

①都有輪子、座位和刹車、都能用水衝洗、都是交通工具、都要人駕駛、都用漆漆過、都能發出聲音、都比人走得快、坐在上麵都比走路省力、都會撞傷人……

②都有四條腿、都是木頭做的、都是木匠做的、都能放東西、都能坐、用錢都能買到、都在家具店裏出售、每個家庭都有……

③都是水果、都是甜的、都是圓的、都有營養、都有皮和核、都能吃、都是和在樹上的、都在水果店裏出售、都比蔬菜貴、都能做成罐頭……

④它們的口都是圓的、都可以盛放東西、都可人用來喝水、都會被打破、都是瓷器、打破以後都會傷人……

⑤都是動物、都有四條腿、都有尾巴、都會跑、都會叫、都可以給人騎、都有毛、都吃草、肉都可以給人吃、都會耕田……

⑥都會發出聲音、都要用電、都有開關、都是長方形的、都有天線、都是工廠裏造出來的……

測驗解決問題:

①請告訴我能使別人笑的辦法,說得越多越好。

②請告訴我能使地上變幹淨的辦法,說得越多越好。

③請告訴我能使小貓不動的辦法,說得越多越好。

④請告訴我能使人不感到冷的辦法,說得越多越好。

⑤請告訴我能使大家都安靜下來的辦法,說得越多越好。

⑥請告訴我能使水變冷的辦法,說得越多越好。

參考答案:

①扮小醜、講笑話、變戲法、告訴別人喜訊、抓癢、看幽默畫……

②掃地、用吸塵器吸、用布擦、用水衝洗、用嘴吹灰塵、把地上的東西撿起來……

③撫摸它、給它打麻藥、用木棒嚇唬它、把它殺死……

④穿衣服、烤火、吃熱的東西、渴酒、跑步、曬太陽、睡在被窩裏、用熱水袋取暖、吃辣的東西……

⑤吹哨子、大聲喊、拍手、叫其中的一個人站起來、開始放電影或演戲……

⑥將熱水放在電風扇前麵吹、加冰塊或冷水、把杯子放在冷水裏、用嘴吹、放在冰箱裏、用東西攪拌……

孩子創造能力的評價方法

①將各測驗的分數真入下表中,並計算出各測驗的總分。

孩子創造能力測驗記分和對照表

測驗名稱總分各年齡兒童一般水平4歲5歲6~7歲1.列舉1828582.用途714263.相似38124.解決問題21324兒童創造能力測驗3063120

②將被測兒童的各測驗的分數和總分與同年齡兒童的一般水平作比較,如果明顯地高於同年齡兒童的一般水平,則說明你的孩子在這方麵或整體上思維方式具有較好的流暢性和變通性,分數越高越好。

③進一步分析各項測驗的答案,是否常出現與眾不同的回答,以此評價你孩子的思維方法是否肯有獨特性

孩子創造能力測驗評價的實用價值,在於能夠發現並判定孩子創造能力發展的潛力及能夠正確處理今後孩子並努力重點與成才發展趨勢。當測驗評價結果明顯地高於同年齡兒童的一般水平,即4歲孩子測驗評價結果大大地超過30分,5歲孩子的測驗評價結果遠遠地超出63分,6~7歲孩子測驗評價結果的絕對高於120分時,表明孩子具有較強創造能力的潛在素質,這樣的孩子很有培養前途,若求學深造,經過不懈的努力很可能在科學、建築、設計等方麵取得顯著成就。

2多蘭斯創造力發現法

一般說來,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創造力,但重要的是能否技高一籌或出類拔萃。當發現自己的孩子在創造力方麵比較出眾時,父母就應該及早打算,對孩子進行有目的的培養了。

在考察孩子的創造力時,父母首先應持有下列四種態度:

①正確對待孩子的觀點和表現。創造力高的孩子往往會有“奇思怪想”,與眾不同,父母切忌隨意譏笑或斥之為怪物。在考察孩子的創造力時,最忌諱的便是告訴孩子:“你怎麼不像你大哥?”人比人氣死人,孩子的創造力越高越不一樣。

②要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要馬肥,你得有草讓它吃,即使可以不用人去喂它,也要有“草”。同理,要孩子具有創造力,非得創設環境不可。家裏可以買些孩子看得懂的關於創造發明的故事書籍;玩具壞了,不必動不動就買新的,可以提供一些簡單工具,讓孩子自己動手改造、修理。

③讓孩子有機會模仿創造。創造在於求變求新,怎能模仿呢?其實,模仿的是創造的態度,創造的情操。如果母親一味買新衣服,而不將舊衣服改製成新衣,她的女兒就很少有機會模仿這樣的創造態度。透過“模仿”,可以感受到創造的魅力。

④鼓勵孩子的創造。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創造往往很難得到鼓勵。固然,父母很難判斷孩子的這些作品或想法的是非,但這沒有關係,作父親的應該記住一點,孩子的“有心創造”這種精神就值得特別鼓勵。

在考察孩子創造力時,父母除了應該抱有以上態度外,還可通過一些具體的方法考察其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譬如:

流暢性:

①讓孩子盡快說出什麼是紅色的,說得越多越好;

②盡快講出桌子的用途,講得越多越好。

③給孩子講一個沒有結尾的故事,要求孩子編出故事結尾,而且至少要編出三個不同的結尾,等等。

流暢性是思維敏捷的鏡子。

變通性

①鉛筆除了寫字繪畫還可以幹什麼?孩子能說出“當鼓捶”、“搔癢癢”等,就算擺脫了固定的思維習慣。

②有10根長短不齊的小棍,讓孩子將小棍按照長短排列一行,孩子如果能想到把10根小棍往桌上戳,一下分出長短,就算有變通性。

變通性是思維靈活的標誌。

③樹上有5隻鳥,“砰!”一槍打下來1隻,樹上還有幾隻?你一定為孩子答“還有4隻”而不滿意,認為應該答“一隻也沒有了”,因為槍一響所有的鳥都嚇飛了。請注意:如果孩子答“還有一隻”,才是有獨創性也的答案。理由可以是:打死的鳥兒正巧掛在樹上。

④魚缸裏有5條魚,死了2條,魚缸裏還有幾條魚?答“還有3條”,不好。“還有5條”,也沒有獨創性。孩子如答“一條也沒有了”就有獨創性。理由可能是:死了魚,一定要換水,活魚死魚都撈出來了。

獨創性是思維高超的體現。

這種例子很多,父母可以找一些相關書刊中登載的難易適中的“智力測驗”題,對孩子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多方麵、多角度的考查。

創造力,對人的生活生存相當重要,因為,隻有有了創造力,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有所發展,沒有創造力很難取得什麼成就。

創造力是表現人類智慧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麵,它不同於另一個方麵——智力。一個人的智力水平與創造力高低並不呈完全的對應關係。但可以說,創造力是思維能力發展的最高境界,是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有機結合的綜合反映,是想象思維與現實存在融合的產物。

創造性思維表現,如前所述有三:

一是流暢性,譬如給您一個空罐子,看您能想出多少用途來,越多越流暢;二是變通性,譬如一個空罐子您可以把它歸到多少個類別中去,越多越變通;三是獨創性,譬如您讀完一篇文章,便有自己的結論,見解很獨特,和人家的觀念不同,這表示您的獨創性很高。

那麼,怎樣測定孩子的創造性或創造力呢?目前不少專家學者在研究用於測定創造力的試題,但這些試題的合理性仍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人們使用較多的是多蘭斯提出的方案。他認為以下這些項目是孩子富有創造力的特征:

●常常專心致誌地傾聽別人的談話。

●說話或作文時常使用類比和推斷。

●能較好地掌握閱讀、書寫和描繪事物的技能。

●喜歡對權威性的觀點提出疑問。

●愛尋根究底,弄清事物的來龍去脈。

●愛好細致地觀看東西。

●非常希望把自己發現的東西告訴別人。

●即便在幹擾嚴重的嘈雜環境中,仍能夠埋頭於自己的研究,不大注意時間。

●常常能從看起來互不相幹的事物中找出相互間的聯係。

●即使走在街上或回到家裏,仍然喜歡反複思索課堂上學的東西。

●有較強的好奇心。

●常常自覺不自覺地動用實驗手段進行研究。

●喜歡對事情的結果進行預測,並努力去證明自己預測的準確性。

●很少有心不在焉的時候。

●常常將已知的事物和學到的理論重新進行概括總結。

●喜歡自己決定學習或研究的課題。

●喜歡尋找所有的可能性,常常提出:“還有別的辦法嗎?”

上述17個項目是供父母發現自己孩子是否具有創造力的潛能及其未來成才發展趨勢的。

如果實現了上述17個項目,那麼就證明這孩子具有較強的創造力,很有發展前途,也有繼續深造的價值,如自己又肯努力刻苦,則必有所作為,有所發明,甚至可能成為創造發明新理論、新學說、新概念、新體係的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家。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即使不能成名成家,也會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較一般人要好。如若能做些小努力,即可得小成,若肯做出大努力,定能得大成。

3對孩子的創造力的測試

測驗孩子的創造力本身並不具有多大意義,其重要意義在於指導我們確定今後的培養方向,估算適宜的價值投入。

創造能力的推測,有別於一般意義上的智力推測或非智力推測,其特點是推測題的答案沒有通常意義上的“正確與否”與“最佳與否”,其目的在於是否反映出非同一般的有突破性的思維能力。

創造能力推測題目的類型主要有四個:

①為故事或圖片加標題

列出一個小故事,要求為故事寫標題。評分的根據是:

?數量:給出的標題數目;?質量:所給標題的新穎性和獨特性。例如:

請給下麵這個故事加上標題:

前幾天,我買了一包“麥克羅蘭”牌火柴。使用中發現,不僅許多火柴的磷頭已經脫落,還有不少火柴劃不著,劃了兩下磷頭就脫落了。我將這些無頭和劃不著的火柴收集了一下,共用完三盒火柴,這些不著火的火柴棍卻裝滿了一盒,也就是說,三盒火柴實際上隻能當兩盒用,而且,還浪費了不少時間。希望“麥克羅蘭”牌火柴提高質量。

一般的標題可能是:“火柴質量不佳”、“火柴無頭”、“火柴不著”等。

具有創造性的標題可能是:“3=2”、“‘麥克羅蘭’名不虛傳”等。

②連接兩個無關的詞彙

給出兩個似乎毫無關係的詞彙,要求受測者指出一個可以將這兩個詞彙連接起來的詞。例如:

旅遊:菜刀(野餐)

房間:拋棄(舍)

秦俑:巴黎(博覽會)

這類題目有一定局限,對評分者的要求很高。可能的答案是很多的,如果評分者不能看出和理解答案中的聯係,這個測驗就不能揭示出受測者的創造力。

③圖形想象:給出一個不完整的或含義很模糊的圖形,讓受測者給出盡可能多的想象,想象這個圖形的含義是什麼。

④物體用途:給出一件物體,要求說出這一物體盡可能多的用途。例如,給出一支鉛筆,要求說出盡可能多的用途。

一般性回答可能是書寫或繪畫。

創造性回答可能包括:纏線的線軸、用來撓背、支撐花盆裏的花、嬰兒的玩具、教幼兒數數的教具、顏色偏好實驗的實驗品等。

上述隻是考察創造力的種種題目的舉例,顯然,這些題目存在一些局限。

●評分需要很多時間;

●測驗編製者需要確定創造力水平的高低,即上限和下限;

●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評分者,評分者必須能夠鑒別那些預定答案之外的可能很好的答案。

由此可以看出創造能力推測對父母要求高、操作難,是較高級的推測方法。因而不但要求被測驗者具有“千裏馬”的素質或表現,而且測驗者也必須具備“伯樂”的慧眼。

再次強調我們測驗孩子的創造力本身並沒有多大意義,其重要意義在於指導我們確定今後的培養方向,估算適宜的價值投入。

一般說創造力較強的孩子,可以向創造發明、改革圖新學科或領域發展,如發明家、改革家、技術革新能手、畫家、設計製造師。還請父母根據觀察情況更為具體地選擇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