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放學後,玲玲怎麼也提不起精神來寫作業,媽媽有些不高興,但看到她似乎很累的樣子,就沒有要求她馬上做作業:“玲玲,要是這會兒累不想寫作業的話,那就先休息一會兒吧?”得到媽媽的同意,玲玲心裏一陣輕鬆,就在房間裏麵聽起音樂來。
但一個小時過去了,玲玲還是沒有要做作業的跡象,媽媽在房間外提醒道:“玲玲,該寫作業了,你聽音樂也一個小時了。”“知道了,待會兒,馬上就寫。”玲玲隨意地敷衍了媽媽一句,又自顧自地玩起了小製作。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媽媽再次問起:“功課做了沒?”玲玲撓撓頭,說道:“吃完飯,馬上就寫。”
“酒足飯飽”後,玲玲又以稍作休息為借口,和媽媽“耍賴皮”,說道:“我待會兒就寫作業了,讓我先喘口氣。”
媽媽皺皺眉頭,指指牆上的時鍾對玲玲說道:“你打算什麼時候真正動手寫作業呢?你看現在時間都已經不早了,請你告訴我確切的時間好嗎?要知道,良好的時間觀念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基本前提。”
玲玲聽出了媽媽話裏的意思,不好意思地說道:“5分鍾後,我馬上就去做功課。”
媽媽接著說:“這樣還差不多,我建議你,最好在1個小時之內完成功課,鍛煉鍛煉你的效率,能做到嗎?”
“可以的,媽媽。”玲玲回答得很肯定。
果然,5分鍾後,玲玲就去做作業了,並且在1個小時之內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功課,比平時少用了20分鍾。
生活中,家長們一定會注意到孩子最喜歡講的話就是“待會兒”、“馬上就……”,可是他們的“待會兒”就去幹並不是馬上就去幹的意思,這隻是孩子慣用的“托詞”。這種拖拉的習慣很不好,長期下去就會讓孩子形成懶散、不上進甚至自卑等性格特征,因此當孩子說“待會兒”時,父母就應該馬上詢問:“待會兒是什麼時候?確切時間是多少?”要求孩子說明確定的時間,這是幫助孩子學習管理時間、形成果斷品質的好方法。
愛心指導讓孩子從容、果斷的2個方法
1父母該放手時就放手。由於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過於寵愛,讓孩子養成了事事依賴父母的習慣。其實,父母這種大包大攬的做法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父母隻有做到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讓孩子獨立麵對問題,才能逐漸培養出孩子獨立、果斷的個性。
2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告訴他“言必行,行必果”的道理,讓孩子學會信守自己的承諾,讓孩子明白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此外,父母也要在這方麵以身作則,有些父母自己答應同事或鄰居的事情老是做不到,卻要求孩子必須誠信為人,這自然沒有說服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最有模仿力的,因此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樣。
★馬上行動
培養敢當“指揮官”孩子的3個方法
果斷的孩子具備當“指揮官”的素質,“指揮官”式的人物無疑是成功人物,要想讓自己的孩子以後成為“指揮官”式的人物,父母從小就要培養孩子果斷的品質,下麵為父母們提供3個可行的方法。
1父母想要讓孩子果斷,就要形成一定的“軍規”。當孩子表現好時,父母要及時給予褒獎和鼓勵,比如語言上的表揚,或者玩具手槍、巧克力等物質上的獎勵。一般來說,年齡小的孩子對蛋糕、冰激淩等“實惠”的獎勵更感興趣一些;不過隨著年齡的加大,他們就會更加注重精神獎勵。
2父母要注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有些孩子辦事猶豫、不果斷可能是覺得事情比較棘手,對處理好該問題缺乏信心。對於這樣的孩子,父母就要注重培養他的思維能力,可以慢慢指導、引導他想出解決的辦法,並幫助總結經驗,這樣,孩子慢慢就會果斷了。
3父母要讓孩子認識到時間的重要性,以及良好的時間觀念是一個人做事情應有的品質。比如讓孩子按時完成父母安排的家務勞動,今天的作業今天完成等。父母最好多給孩子讀讀關於珍惜時間的名人名言,比如“每過一天,人就向死亡走近一步”等,這樣,孩子就會知道時間的珍貴,以後做事也就會果斷而不拖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