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喬榛、丁建華的公開信發表之前的兩個月,雙方的紛爭已見諸互聯網。當時我采訪了童自榮,文章發表於《外灘畫報》,題目叫《孤獨中的癡迷》,現在網上還能搜到這篇。童家不大,三十平方米左右,地段很好,在淮海中路延慶路附近,一間老式洋房的二樓,係童的父親傳給他的私宅。童家陳設簡單,未有奢華之物,除了按捺不住的憤懣,童先生夫婦還算怡然。
采訪童之後,我去了《申江服務導報》。此時網絡上關於上譯廠的事情繼續發酵,幾年前被勸退去向不明的蓋文源也被網友扒出“正在鬆江一間福利院等死”。
我找到了蓋文源,這年他五十二歲,因為中風後遺症,走路蹣跚、失語,當年靠聲音謀生的人已經說不出一個完整的句子,而且因為糖尿病後遺症,部分腳趾已經潰爛。蓋是福利院的名人,每日向人借錢喝得大醉,沒錢就在煙紙店賒賬。
文章發表後,反響強烈,我第二次去見他,帶去了報社贈送給他的DVD機器以及他配過音的部分碟片,希望能對他的語言恢複有所幫助。我去煙紙店幫他銷了賬,陪他聊天,他泣不成聲。就在這次采訪中,一直很照顧他的福利院鄰床的一名先生,對我透露了蓋家人之所以如此絕情的原因:蓋生活小節不夠注意,傷了家人的心。
後來,海軍455醫院還將蓋文源接去免費治療,穩定了病情。
當年,蓋已在鬆江福利院欠下幾萬元的費用,眼看待不下去,且因無房子,戶口無處著落。2004年初,我接到一個電話,來自民政部門,內容是和我探討“蓋文源的去向”。“我覺得他完全符合民政救助資格,這件事你們得管到底。”我說。幾個月後,我接到蓋文源在鬆江福利院鄰床那位先生的電話,得知蓋已被安置在徐彙區偏遠處的一家福利院。
幾天後,我找到那家福利院,將幾個月裏報社陸續收到的讀者捐款(五千元左右)交到他手裏,請他簽字,叮囑他少喝酒。當時蓋的語言功能稍許恢複了一點,鼻涕眼淚流得一塌糊塗。
那以後,我再也沒見過他。隻通過一些圈內朋友知道,上譯廠的一些舊同事,過年過節還會去福利院探望他。
至少截至2012年底,他還活著。2013年6月,蓋文源因病去世。
最後再說說上譯廠最近十多年來在社會公開活動中曝光率最高的那對黃金組合。
我沒有采訪過這兩位,沒有麵對麵的觀感和解讀。但公開信息顯示,這兩位無疑成為最近十多年來,大型活動及晚會中,“弘揚正能量”的朗誦界代表人物——按照80年代的說法,這叫“走穴”。
從業務氣場上的契合度,這兩位我覺得屬於“珠聯璧合”好搭檔。對民間流傳的這兩位為人詬病之處,我保留自己的觀點,不宜在此處公開披露。互聯網上的信息已經足夠多,各位可以自主分析,得出自己的結論。
2009年5月,喬榛因為患腦阻造成半邊臉部麵癱,一度不能說話,經上海第六人民醫院救治後病情已有好轉。
我最後一次從公眾媒體上看到喬榛是一年多前——2012年1月29日,喬榛出席可凡傾聽節目接受主持人曹可凡的采訪,再次與丁建華共同朗誦詩歌,身體恢複似不錯。
2013年5月上旬,童自榮因為“不堪惡鄰”騷擾,再次求助媒體。和上譯廠有關的種種往事,再度鉤沉。
在翻看喬榛作品年表時,我看到:《角鬥士》——馬克西莫斯。羅塞·克羅主演,喬榛代言。我在想如今真正躺在福利院裏某張床鋪等死的那個魁梧的東北男人。如果,如果一切都沒發生,如果話事的還是對他欣賞有加的陳敘一,角鬥士會屬於他嗎?
【後記】
本文的所有材料,均來自互聯網上有真實出處的報道,以及本人十年間對相關當事人的采訪。對互聯網上其他論壇相關帖子的其他內容,未作采信。
飄:邱嶽峰往事
三十四年前的3月30日,邱嶽峰的忽然自殺辭世,與一樁“八卦”有關。
如今回頭審視那樁八卦,擱在今天或許根本不值一提。目前,從收集到的家人同事相關回憶資料顯示,所謂的“八卦”其實是“和年輕女演員相處”的“流言”。之前有網友在我的微博裏跟帖,說“年輕女演員”就是大家都知道的D,事實並非如此。那位女演員另有其人。
應該說,“流言”的出現並非偶發,但是那個周末(1980年3月30日是星期五),邱和妻子為這個流言起了爭執,爭執中,邱挨了妻子一巴掌。邱嶽峰是個極度敏感、自尊的人,當年大家的生活環境又是如此逼仄。邱服下大量安眠藥,被人發現後送至淮海醫院,搶救一天一夜後宣告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