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遊牧民族的出現(2 / 2)

在遠古時代的早期文明中,古埃及和蘇美爾有三個地區和三個主要種族以半定居半漂泊的方式生活。膚色白皙的北歐人生活在遠在歐洲叢林地帶,可以說他們的這種狩獵生活較為低級。在公元前1500年前的原始文明時期,在遙遠的東亞浩瀚無際的草原上,還有一種民族不為眾人所知,這就是匈奴的蒙古部落。他們馴養野馬,還形成一種習慣,即在冬季和夏季進行季節性大遷徙。當時的北歐人和匈奴人很有可能是彼此不相往來的,因為俄羅斯的沼澤和水域,比今天的裏海更為廣闊,因此有了阻隔無法互相越過。那個時候,俄羅斯疆土上有很多沼澤和湖泊。閃米特人有著淺膚色和棕色的皮膚,在越來越幹燥的敘利亞和阿拉伯的沙漠上生活,他們正在各個草場之間忙著驅趕山羊群、綿羊群和驢子。而最早和早期文明發生親密接觸的遊牧民族,就是這些閃米特牧民和來自波斯南部黑色膚色的伊拉姆人。他們既為貿易而來,也為掠奪而來。於是,他們的部落中漸漸地出現了有遠見有膽識的統領,他們便成了征服者。

在公元前2750年左右,出現了一位征服蘇美爾全境的偉大的閃米特的首領——薩爾貢,此外,他還征服了從波斯灣到地中海的大片疆域。薩爾貢本人是個不識字的粗人,但他的臣民,阿卡德人卻學會了蘇美爾文,還將蘇美爾語定為官方和學界用語。經過兩個世紀,薩爾貢帝國走向衰亡。在伊拉姆人的入侵後,新興的閃米特人被稱為亞摩利人,他們又取得了蘇美爾的統治權,在當時,他們不過是一個傍河小鎮的巴比倫建立起自己的首都,還稱自己的帝國為“第一巴比倫帝國”。由於漢謨拉比國王時代(大約在公元前2100年)的偉大統治,巴比倫帝國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漢謨拉比國王製定的“漢謨拉比法典”是曆史上最早的一部法典。

由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開闊地形,入侵的遊牧民族可以肆無忌憚地長驅直入,而狹長的尼羅河流域卻不是這樣,征服它是很困難的,但是,到了漢謨拉比的統治時代,閃米特人最終征服了埃及,並且建立了法老統治的“希克索斯王朝”,也被稱為“牧人王朝”,統治時間長達好幾個世紀。埃及人們並不接納這些閃米特的征服者,並把他們看作野蠻人,終於在公元前1600年,埃及民眾把這些入侵者驅逐出境。

但閃米特對蘇美爾的影響是永久性的。這兩個種族彼此同化,無論是在語言還是在性格上,巴比倫帝國都留下了閃米特人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