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身
文身是由繪身發展而來的永久性裝飾。它分為痕身和黥身。痕文是在身上的某個部位做成一定形狀的傷疤。澳大利亞人的痕文是用貝殼片或石片在皮膚上雕割而成的,常製作在人的胸部和腹部。伊裏安島上的巴布亞人習慣用火在皮膚上燙刺痕文。恩貢貝人常用刀在麵部割許多傷口,再塞入刺激性的物品,使其長出許多肉瘤。在大洋洲波裏尼西亞的眾多群島中,人們則喜歡黥文。他們全身黥墨,以至於軀體上除瞳孔外的任何可見部分均遭損毀。複活節島人用弧形線條裝飾前額、耳輪和雙臂。南太平洋一帶的馬克薩斯人甚至連舌頭也刺紋。南非班圖族的馬卡拉卡部落,姑娘在出嫁前胸部和腹部都要紮4000個針眼,再將一種黑色液體注入傷口。
握手的由來
“握手”的產生可追溯到人類還在“刀耕火種”的原始年代。那時,在狩獵和戰爭時,人們手上經常拿著石塊或棍棒等武器。如果遇見陌生人,大家都無惡意,就要放下手中的東西,並伸開手掌,讓對方撫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沒有藏著什麼武器。這種習慣一直延續下來,並演變成在分別、會晤或有所囑托時以示親近。
脫帽禮
脫帽禮來源於中世紀的歐洲。當年,由於作戰時與敵短兵相接,肉搏而戰,頭部容易受到襲擊,因而不得不戴上笨重的盔甲。士兵們到達安全地帶就脫下頭盔以減輕負擔;同時,到別人家裏去,來者為了表示自己不是敵人,就首先把頭盔掀開,露出自己的麵孔。這種習慣發展到近代,就成了脫帽禮。
碰杯
碰杯的禮儀來自古希臘。據傳說古希臘人認為:人們喝酒時,鼻子能聞著香味,眼睛能看到酒色,舌頭能嚐到酒味,唯有耳朵例外。於是,他們想出個好辦法,即在飲酒前先互相碰一下杯子,讓這種清脆的響聲傳入耳中。
紅玫瑰為何象征愛情
古希臘傳說中,愛與美的女神阿芙羅狄蒂愛上了美少年阿多尼斯。有一天,阿多尼斯外出打獵被野豬咬傷。阿芙羅狄蒂聞訊後,急忙趕來,當她奔向奄奄一息的阿多尼斯時,卻在匆忙中不小心一腳踩在白玫瑰上,白玫瑰的刺把女神的腳刺傷了,殷紅的鮮血滴落在土地上。後來,在女神鮮血滴落的地方,長出了一片片鮮豔的紅玫瑰。後來,人們便用紅玫瑰來象征愛情。
蜜月
公元6世紀時的愛爾蘭有個叫克爾特郡的部落。部落首領有個女兒叫愛麗絲。愛麗絲天生麗質,既美麗又大方,王公貴族的公子們紛紛向她求婚。愛麗絲愛吃蜜糖,那些向她求婚的王公貴族就紛紛挑選上等的蜂蜜送給她。
後來,愛麗絲愛上了一位年輕英俊、溫柔且英勇的王子。於是,她叫人把那些送來的蜂蜜釀成了香甜可口的蜜酒,等到結婚那天用來款待所有的來賓。但是蜜酒多得婚宴上都沒喝完,這對幸福的夫妻又喝了一個多月才喝完。新婚佳期,王子和公主,喝著香甜的蜜酒,生活充滿幸福和溫馨。因此,他們將新婚的第一個月稱為“蜜月”。後來,人們便用這個詞來表示結婚之後夫妻共同度過的第一個月。
國外過年習俗
英國:英國人也有“守歲”的習慣,除夕之夜舉家圍坐,直至教堂鳴鍾時才集體前往教堂祈禱。人們高唱辭歲歌,圍火跳起土風舞,徹夜狂歡至天明。
法國:除夕夜必須把家中剩下的最後一滴酒喝完。據說這樣才可以迎來新的一年的好日子。人們把元旦這一天的天氣看做是新一年的年景:刮南風,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一切順利;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
德國:新年要舉行傳統的爬樹比賽。此外還在新年組成樂隊,通街遊行演奏,歡慶新的一年的到來。
意大利:除夕之夜,人們紛紛擁到街頭,燃爆竹放焰火,男男女女翩翩起舞,一直跳到午夜時分。家人將舊盆子等舊物拋出窗外,以示吉祥。元旦,各家各戶燃起爐火,日夜不熄。
西班牙: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待午夜教堂鍾聲敲響時,大家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鍾聲吃下12顆,便象征新的一年的每個月都一切如意。
葡萄牙:每年元旦前後10天要舉行盛大的鬥牛表演。
瑞士:過年時從屋外取些白雪化成水,灑在地上壓塵,然後進行清掃。
瑞典:新年時,由家裏最年輕的婦女身著盛裝,頭戴燃著蠟燭的桂冠,以美食招待客人。
比利時:在農村,人們在新年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充滿敬意地向牛、羊、豬、狗等動物拜年,祝它們“新年快樂”。
保加利亞:吃年夜飯時,主人要把第一隻羊羔、第一頭牛或者第一匹馬駒送給第一個打噴嚏的人。
匈牙利:除夕忌食飛禽和魚類。元旦,好友之間互贈禮物。
日本:除夕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喝茶,吃點心,聊天,觀看電視節目。午夜寺廟敲108下“除夕鍾”,鍾聲通過電視播送到全國。鍾聲響過,家人一起吃年糕,飲“神酒”,說祝詞。然後,人們擁向神社、寺廟,進行新年第一次參拜,為新的一年祈求好運氣,這稱為“初詣”。元月1日至3日,稱為“賀日”,家家戶戶門上都有夾著錢幣的草繩或草繩編的圓圈,稱為“注連繩”或“注連飾”,有招財進寶之意。
巴基斯坦:新年在陽曆3月中旬。新年這一天,人們手拿紅粉包出門,相互將紅粉撲在對方額頭上,互相表示恭賀新年,大吉大利。
朝鮮:新年到來之際有一個特有的“送鬼”活動。新年期間,要吃“藥飯”,用棗粉、鬆子加糯米,拌蜂蜜煮成。
柬埔寨:以釋迦牟尼誕生日為新年,每年4月中旬過新年。新年期間各個寺院都要掛起佛教的五色旗幟和白色的鱷魚像旗幟。人們紛紛到寺院朝拜,並在長老的指點下築起5~7個沙丘,以示新年吉利,五穀豐登。
緬甸、泰國:新年均和每年4月的“宋幹節”合二為一。新年裏,人們互相灑水祝願。
印度:一些地方有“哭新年”的奇特習俗;一些地區,人們禁食一天迎接新年,由元旦淩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過年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詩《羅摩衍那》。
伊朗:除夕夜晚,家家戶戶用幹草燃起篝火,謂之“祝火”,人們跳過祝火,未來將免災去病,吉祥如意。
馬達加斯加:新年前一周不準吃肉。夫婦在元旦這天要向雙方的父母贈送雞尾,還要向兄弟姐妹和親友贈送雞腿。
坦桑尼亞:沿海一帶的斯瓦希裏族,在新年前夕,要舉行“玉米穗日”活動,家家戶戶都要用木炭爆玉米花撒在屋內的各個角落。元旦清晨,姑娘們身著節日服裝,走街串巷唱民歌。早餐後,在鼓樂聲中,家家戶戶都去海灘洗澡,以示洗去汙穢,迎接新年。
尼日利亞:在農村的一些部落裏,人們在除夕之夜要手持火把來到河邊,姑娘和小夥子們在河中嬉戲、遊泳,談情說愛,這一天他們可以不受部落戒律的約束,盡情歡樂。
南非:黑人們用“南瓜舞”慶祝新年。
埃及:克魯特人迎接新年的方式極其鄭重。在新年之前的兩周就準備節日禮節陳設,作為獻給諸神的禮物。陳設的東西有8個碟子上擺著的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麥的顆粒,以及植物的幼芽,這預示著來年將有更大的豐收。
喀麥隆:除夕夜晚通宵不眠。元旦清晨,把屋裏垃圾清除掉,然後吃上一頓美餐。
幾內亞:新年的第一天,人們牽著大象來到街上,載歌載舞,盡情狂歡。
加拿大:新年來到時,往往把雪堆在住宅周圍,築成一道道雪牆。人們相信這樣可以阻止邪魔進犯,同時將帶來幸福和歡樂。
智利:除夕之夜,男女老少都穿上美麗的服裝,參加節日的各種慶祝活動。
美國:除夕之夜,人們在外舉行篝火晚會。午夜12點,大家一起把舊物扔進火裏燒掉,並圍火歌舞,狂歡至黎明。
哥倫比亞:元旦的前一天,每一條街上都要做一個表示舊年的大玩偶。除夕年夜時分,“玩偶”被炸得一片片飛散,大家便互相祝賀、親吻、跳舞、唱歌。節日活動長達數天,還要舉行假麵舞會,人們在3天內要把手和臉塗成黑、白、黃各種顏色。
巴西:新年要進山尋找“金樺果”,誰找到的“金樺果”最多,誰就最幸福。新年遇見老朋友時,要頻頻拉對方的耳朵,以示恭賀新禧。
古巴:除夕之夜,在教堂鍾聲敲第12下時,大家都端起事先準備的一碗水,潑到屋外,以示除舊迎新。
巴拉圭:新年之前的5天為冷餐日。隻有等到新年的鍾聲敲響,才開始烹雞燒魚,大擺宴席。
墨西哥:新年這天,父母往往將年滿17歲卻無對象的女兒作為新年禮物,送給任何一個男人。這裏的習俗規定,作為“禮物”送人的女兒,無權拒絕父母的做法。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發展至今,主要分為裏千家、表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3大派,其中裏千家影響較大。日本茶道有一定的禮儀規範,要求幽雅自然的環境。比較講究的日本家庭,在花園裏建有3間相通的精致小屋:茶室、客人休息室和煮茶室。室內陳列桌、椅、茶幾,並飾以花瓶書畫,顯得幽雅、肅靜。飲茶的時間有朝茶(上午7時)、飯後(上午8時)、消晝(正午12時)和夜話(下午6時)4種。客人先到休息室,後由主人帶領在茶室門口洗手、脫鞋,再進入茶室。賓主入茶室後,互相鞠躬寒暄。在主人煮茶時,客人到室外花園散步。主人準備好後,客人返回茶室飲茶。主人將綠茶粉放入古色古香的茶具內,以沸水衝泡。第一杯茶敬首席,然後再敬其他客人。主人敬茶是用左手掌托茶杯到客人麵前,客人接過後舉到額前,然後才飲。品茶間賓主互相談論茶道方麵的事,互祝身體健康,事業順利。當客人辭退時,主人跪坐門口送別。
武士道
武士道是指日本封建武士的道德規範。早在日本平安朝末期(公元l0世紀),日本的封建武士領主相繼興起,紛紛形成封建武士集團。他們豢養著大批家臣家兵,上尊下卑,等級森嚴。為了控製和管理武士,封建領主製定了名目繁多的道德規範。所謂武士道,即由此而來。明治維新以後,政府強調皇軍必須恪守武士道信條。其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強調武士“忠勇”,以善於殺伐為“榮”;要有自我犧牲精神,甘為主人賣命。武士為了殉主子之死,或者為了挽回他打敗仗而招致的恥辱,必須勇於剖腹自殺,以表示對主子的絕對忠誠。乃木希典大將及其妻子乃木靜子於1912年9月13日,即為明治天皇舉行葬禮的當天,雙雙剖腹自殺,表示絕對忠於明治天皇,成為開創日本軍人剖腹自殺的先例。二戰時,日本法西斯軍隊將武士道精神大加發揚。1945年8月日本戰敗以後,舊日軍上層人物剖腹自殺的竟達572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