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二章 誤結鴛鴦意 秀水引故情(一)(1 / 3)

玄旻送回建鄴的奏折無疑將梁國餘孽的問題提到了眾人麵前,今上為之震怒,當朝責問追究,景杭不得不出麵接受斥責懲處,皆因當年攻打梁國由他主理,戰後俘虜也經他安排,所以一直以來對梁國餘孽的追捕也由他負責。

景棠當眾為景杭求情,將景杭曆來功績一一數了一番,又有其他臣工在旁附和,這才稍稍平息了今上怒火。然而西雍在此時指出,巡史遇襲證明當地官員治理有失,汝南本就是梁國故城,再往西就更加不在控製範圍之內,所以請求今上除了派遣玄旻巡查更要加大力度搜捕那一帶的亂黨,無疑就是要今上以武力進行鎮壓。

陳、梁兩國交界的軍隊中有景棠的人,然而主帥付易恒卻跟西雍有些關係,是故景棠在第一時間就反對這個提議,一來是防止西雍借搜捕亂黨之事暗中調查他在當地的勾搭,二來也是不讓西雍的勢力滲透到梁國故地,造成日後更難與之對抗的境地。

朝中大臣有偏幫景棠一黨的自然為其說項,細數調兵的種種不必要。而西雍手底下的官員則力證當地官吏搜捕失職,亂黨遺害巨大,務必盡早鏟除。

兩派黨羽在朝堂上唇槍舌劍,爭得不可開交,而還在前往齊濟路上的西雍聽著聞說的回稟就顯得悠閑許多。

“今上將康王狠狠斥責了一番,又讓各地官員加緊搜捕亂黨的工作,沒有調用周邊的屯軍。”

聞說見玄旻閉著眼像是睡著了一樣,正要去拿毯子過來,卻聽他道:“繼續。”

“在建鄴的探子回報說,假書信送到後,康王立刻去了太子府。不久後康王就又發了飛鴿傳書出來。”聞說將書信遞給玄旻。

玄旻看過書信之後又遞給聞說道:“康王是真的急性子,不過這樣也好,讓我看看他們到底在梁國做了些什麼。”

聞說看了書信後道:“這上麵也沒有說清楚,王爺如果還要繼續往齊濟走,要不要多派人手暗中保護?”

“難道我要因為怕他們再有刺殺就此調頭回去?”玄旻沉思片刻道,“靖王在朝上的提議倒是出乎我的意料,想來他也對齊濟那個地方有些想法,否則不會在這個時候有這麼明顯的動作。”

“但是太子跟康王在齊濟的根基穩固,而且那裏遠離建鄴,靖王要介入其中會有什麼目的?”

玄旻凝神思索,他與聞說就此陷入沉默之中。窗外鳥語聲聲,玄旻循聲望去,見枝上新芽翠綠,葉間生花,正是春光將盛的景致,他走去窗下抬頭看著眼前一片勃勃生機,感歎道:“建鄴作為一國之都繁華之餘卻因為在天子腳下有諸多限製。齊濟雖然不是舊梁國都,卻靠著交通之便成為梁國的經濟重鎮,哪怕梁國覆滅,它在一班梁國商人的經營下也還如舊。一個遠離政治中心的行商重點,如果經營得宜,幾乎就可以成為一座金山。太子跟康王這些年在這裏做的,可不就是淘金麼。靖王想必也是為此才想要插足進來,隻可惜當年主攻梁國的是康王,靖王當時又沒有兵權在手,隻能眼饞不能動。如今他漸漸在軍中也建立起了人脈,終於按捺不住,想要出手了。”

枝上的鳥兒嘰嘰喳喳叫了幾聲之後突然飛走,玄旻看著那還在輕顫的樹枝道:“連飛鳥都知道追逐美景,更何況本就貪得無厭的人心。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麼?”

聞說垂眼,應是在斟酌如何跟玄旻開口,但玄旻卻不似要等她的意思,眼見景物無聲無趣就要離去,卻聽聞說道:“靈徽她……病了。”

玄旻靜默片刻就讓聞說引路。

此時靈徽喝了藥正在休息,迷迷糊糊聽見門外傳來腳步聲,她才支起身就見聞說推門之後玄旻走了進來。她立刻蹙眉斥道:“你不會敲門麼?”

玄旻徑直走去床邊,低眼看著臉色不佳的靈徽,冷淡道:“什麼病?”

聞說關門之後上前回說:“水土不服加上長途奔波,身體有些支持不住。”

“水土不服?”玄旻似是聽見了笑話似的挖苦道,“你一個梁國人,回了梁國居然水土不服?如果真讓你複了國,怕也是待不下去的。”

剛才有些昏昏沉沉的思緒在玄旻這樣的嘲諷中頓時清明起來,靈徽激動之下直接起身跪在床/上,抬頭迎著玄旻帶著鄙夷的目光咬牙道:“等我複了國,一定將你跟當初一樣吊在弋葵的城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