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島①
海船快到膠州灣時,遠遠望見一點青,在萬頃的巨濤中浮沉;在右邊嶗山無數柱奇挺的怪峰,會使你忽然想起多少神仙的故事。進灣,先看見小青島,就是先前浮沉在巨浪中的青點,離它幾裏遠就是山東半島最東的半島——青島。簇新的、整齊的樓屋,一座一座立在小小山坡上,筆直的柏油路伸展在兩行梧桐樹的中間,起伏在山岡上如一條蛇。誰信這個現成的海市蜃樓一百年前還是個荒島?
當春天,街市上和山野間密集的樹葉,遮蔽著島上所有的住屋,向著大海碧綠的波浪,島上起伏的青梢也是一片海浪,浪下有似海底下神人所住的仙宮。但是在榆樹叢蔭,還埋著十多年前德國人堅偉的炮台,深長的甬道裏你還可以看見那些地下室,那些被毀的大炮機,和牆壁上血塗的手跡。——歐戰時這兒剩有五百德國兵丁和日本爭奪我們的小島,德國人敗了,日本的太陽旗曾經一時招展全市,但不久又歸還了我們。在青島,有的是一片綠林下的仙宮和海水泱泱的高歌,不許人想到地下還藏著十多間可怕的暗窟,如今全毀了。
堤岸上種植無數株梧桐,那兒可以坐憩,在晚上憑欄望見海灣裏千萬隻帆
①本篇寫作時間不詳,現根據徐蔚南主編、1936年 9月上海大眾書局出版的《古今名文八百篇》第 1冊排印。
船的桅杆,遠近一盞盞明滅的紅綠燈飄在浮標上,那是海上的星辰。沿海岸處有許多伸長的山角,黃昏時潮水一卷一卷來,在沙灘上飛轉,濺起白浪花,又退回去,不厭倦的呼嘯。天空中海鷗逐向漁舟飛,有時間在海水中的大岩石上,聽那巨浪撞擊著岩石激起一兩丈高的水花,那兒再有伸出海麵的站橋,去站著望天上的雲,海天的雲彩永遠是清澄無比的,夕陽快下來,西邊浮起幾道鮮麗耀眼的光,在別處你永遠看不見的。
過清明節以後,從長期的海霧中帶回了春色,公園裏先是迎春花和連翹,成籬的雪柳,還有好像白亮燈的玉蘭,軟風一吹來就憩了。四月中旬,奇麗的日本櫻花開得像天河,十裏長的兩行櫻花,蜿蜒在山道上,你在樹下走,一舉首隻見櫻花繡成的雲天。櫻花落了,地下鋪好一條花蹊。接著海棠花又點亮了,還有躑躅在山坡下的“山躑躅”,丁香,紅端木,天天在染織這一大張地氈;往山後深林裏走去,每天你會尋見一條新路,每一條小路中不知是誰創製的天地。
到夏季來,青島幾乎是天堂了。雙駕馬車載人到彙泉浴場去,男的女的中國人和十方的異客,戴了闊邊大帽,海邊沙灘上,人像小魚一般,曝露在日光下,懷抱中是熏人的威風。沙灘邊許多小小的木屋,屋外搭著傘篷,人全仰天躺在沙上,有的下海去遊泳,踩水浪,孩子們光著身在海濱拾貝殼。街路上滿是爛醉的外國水手,一路上胡唱。
但是等秋天吹起,滿島又回複了它的沉默,少有人行走,隻在霧天裏聽見一種怪木牛的叫聲,人說木牛躲在海角下,誰都不知道在那兒。
複古的空氣
近來在思想和文學藝術諸方麵,複古的空氣頗為活躍,這是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就一般民眾講,文化是有惰性的,而農業社會尤其如此。幾千年積下來的習慣和觀念,幾乎成了第二天性,驟然改動,是不舒服的。其實就這群渾渾噩噩的大眾說,他們始終是在“古”中沒有動過,他們未曾維新,還談得到什麼複古!我們所謂複古空氣,自然是專指知識和領導階級說的。不過農民既幾乎占我們人口百分之八十,少數的知識和領導階級,不會不受他們的影響,所以談到少數人的複古空氣,首先不能不指出那作為他們的背景的大眾。至於少數人之間所以發生這種空氣,其原因與動機,可以分作四個類型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