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儉省不如套利,用賺錢的方法消費(3)(2 / 3)

高價買房,是當下最大的不必要消費。為什麼?因為它物有不值,物不盡用。炒來炒去,不為居住,隻為賺錢。房子全空置在那裏,都老化變舊了,哪兒來的物超所值,物盡其用呢?

凡屬必要消費,你不應放棄。但不必要的消費,你不應奢求。這樣做了,就是你在儉約消費、理性消費。生活中,“錢不夠花”的資源稀缺,與“不會花錢”的資源錯配往往結伴而行。因亂花錢而導致錢不夠花的例子,俯拾皆是。

營養充足的多樣化食物、便利舒適的居室與充足睡眠、室外運動與休假,都有益於身心健康,都屬於必要消費。而嗜煙嗜酒的病態消費、顯富擺闊的虛榮消費、貪圖便利的懶惰消費、得不償失的衝動消費、爭強好勝的攀比消費,都屬於不必要消費。

國內市場的無效性,促成了經濟人理性的低下,也加劇了市場行為的乖張虛妄。粗製濫造的浪費、揮金如土的靡費,比比皆是。與發達國家的市場相比,一清一濁,涇渭分明。有劍橋經濟學家說,“像印度、中國這樣人口爆炸的國度,借助工業化與都市化也能養活巨量人口,但生態環境會退化得像個’人口飼養場‘,使人喪失了生活在自然中的許多樂趣。”人均資源稀缺的日本,徹底挖掘出人力資源來代替,是資源替代戰略的典範。如今,滿世界沒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這樣,繼日本之後,中國人均資源的稀缺已經到了全球奪冠的地步。生態環境嚴重萎縮、惡化,資源基座過於狹小的國家,本應成為依賴科技、效率與人力資本節能減排、低耗高效的國家,如今卻成了比生態、資源富足的國家更加榨取生態、浪費資源的國家。

舉目國內市場,你滿眼可見折損的投資、虛妄的消費。見縫插針地建樓,見縫插針地停車,把樓高車快當成了現代化的中國人,正在飽嚐著投資亢進與消費亢進的苦果。即便是日常消費,你走進超市,也不難看到充斥著虛妄。根本沒有多少營養的膨化食品塞滿了貨架,功效可疑的洗腳盆、按摩床、理療墊之類質次價高的商品擠滿了空間。

理性消費,對於中國人格外重要。為什麼?因為中國人缺乏悲天、憫人、惜物的宗教信仰,也缺乏理性算計的價值觀。物不盡用的虛妄消費,隨便在哪個餐館的餐桌上、泔水桶裏,你能看不見?物有不值的沉重負累,隨便誰家的犄角旮旯裏,花了錢就舍不得扔的陽台堆砌物上,你能看不見?“物質的需求起因於必需,也應當止步於必需”(德謨克裏特語)。這是說理性消費的本質是必要消費。什麼叫必要消費?就是消費的發生或不發生、消費的多與少,皆應由消費的必要性來決定。

消費的必要性原則,類似於舞台布景道具的那個著名原則:“如果開幕時牆上掛有一杆槍,那麼,閉幕前你必須扣動扳機開火!”由此可見,物盡其用、物超所值,代表了理性消費的本質。

英國學者對英國人消費習慣的評價是:必需品買最好的,並不吝嗇錢;非必需品買最少的,絕不浪費錢。不可避免的花費,用他們的話說,叫“說給錢就給錢”。而可有可無、可大可小的花費,用同類的話說,叫做“耗費心思比耗費錢麻煩”。你看,英國人並不是一味省錢,而是區別對待必要消費與不必要消費。必需品要最好的,而不是要最低廉的。非必需品要最少的,而不是要最貴的。

什麼叫必需品買最好的?比如買藥吧。能不吃藥你盡量別吃,但必須吃藥時,你別撿便宜的買。那些世界大藥廠的藥雖貴些,但更安全。我理解的必需品不吝嗇錢,就是凡直接作用於身體的消費品,都很重要。內服的如食品飲料,外用的如服裝鞋帽、床品、洗浴用品等,都不要圖便宜用劣質貨。但牙膏與剃須刀之類,便宜的也不比昂貴的品質差多少。

什麼叫非必需品買最少的?比如買房、買車吧。房子、車子雖是必需品,但有一個也就夠了。頻頻換房、頻頻換車是浪費錢,頻頻換手機、換電腦、換電器也是胡花錢。當電器的品質提高後,為了延長保修期,你多花的錢就不必要了。當電器的功能擴展得太多時,為了繁雜功能多花的錢,你白花了不說,還徒費你的心思琢磨那些不常用的功能,也不劃算。至於買一櫃子鞋、衣服,再花上半天心思在換哪一件上,在我看來,更是在浪費錢,也是在浪費比錢更重要的智慧與精力。

國內外兩相對照,國內消費常常劍走偏鋒。一端是不要最好、隻要最貴的麵子消費與攀比消費,另一端則是必要消費壓縮成了最廉消費、最少消費。一味省錢,省成了消極消費或放棄消費,消費者也就否定了必要消費,異化為低消費者、無消費者。

理性奢侈消費,提升生活品質今天的奢侈品就是明天的必需品,這就是經濟曆史的發展規律。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