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一次教訓,安祿山在行軍打仗中嚴謹了許多,不久又憑借軍功變成了平盧兵馬使。不久,禦史中丞張利貞為河北采訪使,來到平盧。安祿山極盡阿諛奉承,又賄賂了不少財物,結果張利貞歸朝後盛讚安祿山功績,安祿山得以榮升為營州都督,充平盧軍使,兩蕃、渤海、黑水四府經略使。安祿山沒想到此舉為自己開了一片錦繡前程,於是變本加厲以迎合獻媚、賄賂收買皇帝近臣的手段博得盛譽,就連口蜜腹劍的李林甫也在唐玄宗麵前說他的好話;另一方麵又虛報戰功以贏得皇帝歡心,通過這些手段,安祿山晉升為平盧節度使,成為雄踞一方的地方土皇帝。
743年正月,安祿山奉命來到京都長安,這是安祿山升為節度使後的首次入朝,為了討得唐玄宗歡心,安祿山自編自導了一出“忠君”戲碼。他謊奏:“去年七月,營州境內出現了害蟲,蠶食禾苗,我迫不得已焚香請求神明解災:‘臣若操心不正,事君不忠,願使蟲食臣心;若不負神祇,願使蟲散。’我剛祈禱完,北邊就忽然來了一大群紅頭黑鳥,霎時把蟲吃得精光。”唐玄宗聽後,未派人加以調查,竟真的相信了安祿山的連篇鬼話,以為安祿山對自己忠誠,讓他代替裴寬兼任範陽節度使。自從安祿山當上範陽節度使後,他十分重視與唐玄宗的直接聯係,特意在長安安插了一個叫作劉駱穀的心腹,時時監視朝廷的一舉一動,朝廷有什麼風吹草動立即向他彙報。
安祿山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那圓鼓鼓的肚子,據說更衣時需要有人扶著肚子才能把腰帶係上。安祿山第二次進京城謁見唐玄宗時,肚子之大遠勝第一次。唐玄宗便指著安祿山的肚子問:“你的肚子為什麼這般大?”安祿山笑嘻嘻地說:“沒有其他的東西,隻有對陛下的一顆赤膽忠心呀!”這一番恭維,說得唐玄宗心花怒放。
經過兩次與唐玄宗深入接觸,安祿山深知,要取得唐玄宗的信任,絕不可流露出聰明機警的一麵,這樣反而會引起唐玄宗的猜忌。因此,他故意裝癡賣傻,時常在唐玄宗麵前裝出一副憨直的假象。有一次,唐玄宗將安祿山引見給皇太子,安祿山故意不施禮,所有的人都斥責他無禮,安祿山卻裝出一副很無辜的樣子問唐玄宗:“微臣乃一介武夫,不懂什麼禮節,請問太子是什麼官職?”唐玄宗就耐心地解釋給安祿山:“太子是我死後接替我皇位的人,是國家的儲君。”安祿山仿佛恍然大悟似地說:“我真是愚蠢,隻知道有皇上,卻不知道有太子,真是該死。”這才給太子行禮。安祿山看到楊貴妃得寵,也想借機巴結楊貴妃,使其在皇帝身邊替自己美言。有一天,安祿山進宮麵見唐玄宗,此時,楊貴妃就坐在唐玄宗旁邊,安祿山發現後,先是給楊貴妃行禮,而後才跪拜唐玄宗。唐玄宗大為不解,便問:“你為什麼先拜娘娘?”安祿山回答說:“按我們胡人的風俗,母親的身份高於父親。”唐玄宗便想逗逗安祿山,於是開玩笑說:“那麼你方才是拜見母親了?”安祿山趁機說:“如果娘娘願意收我這粗笨的兒子,我願意終生孝順。”楊貴妃受寵多年未有所出,現在憑空冒出一個人要給她做兒子,一是覺得新奇,二是安祿山的話也確實說到她心坎兒了,就這樣,安祿山就成了寵極一時的楊貴妃的養兒,唐玄宗自然就成了他的養父。從此,安祿山與唐玄宗和貴妃的關係更加親密。緊接著,唐玄宗又提升安祿山為禦史大夫,在政治舞台上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750年,唐玄宗又冊封安祿山為東平郡王,開了邊關將帥封王的先例。同年,又讓安祿山兼任河東節度使。自此,安祿山身兼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唐王朝的半壁江山,盡數落入安祿山的控製之中。天寶晚年,身兼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手下有近二十萬能征善戰的部隊,此時中央政權執掌的禁軍人數已遠遠落後於安祿山,且這些人幾十年沒有打仗,毫無作戰準備,一場唐朝有史以來最大的動亂已經由遮遮掩掩漸漸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