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寒及頑固性皮膚瘙癢症患者,當少食或不食香菇。
黃豆芽燉豆腐
黃豆芽250克,北豆腐300克,食用油40毫升,清湯200毫升,鹽、胡椒粉各5克,味精3克,薑、大蔥各10克,香油10毫升。
此菜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E、鈣等多種營養元素,能健脾開胃、潤腸清便、清熱解毒,便秘者宜多食用。
原料:
製作過程:
1.將黃豆芽摘去須、根,洗淨。
2.豆腐切成1.5厘米長、1.2厘米寬、1厘米厚的塊,入沸水鍋內焯水後撈出;薑切片;蔥切花。
3.鍋中倒油燒熱,加入200毫升清湯以大火燒沸,下黃豆芽、豆腐、鹽、味精、薑片轉小火燒透入味,調入蔥花、胡椒粉、香油即可。
勿食無根豆芽,因無根豆芽在生長過程中噴灑了除草劑,而除草劑一般都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作用。
燒豆腐
水豆腐250克,西紅柿100克,木耳、筍幹各20克,蔥薑絲20克,食用油、鹽、味精、料酒、高湯適量。
豆腐富含鈣質,據測定,一般100克豆腐含鈣量為140~160毫克。
原料:
製作過程:
1.豆腐切塊、西紅柿切塊;木耳、筍幹泡發後切片。
2.鍋放火上,下入油燒熱,下入蔥薑絲爆鍋,然後下入豆腐(豆腐先用熱水焯一下,這樣可除去豆腐的豆腥氣),加入鹽、味精、料酒、木耳、玉蘭片和西紅柿,添高湯或水。
3.蓋上鍋蓋,3分鍾即成。
豆腐上色的竅門是提前用鹽水泡上,這樣的豆腐不論煎,還是炸,不僅容易上色,而且不破碎。
西紅柿豆腐羹
西紅柿、豆腐各200克,毛豆米50克,食用油、鹽、糖、味精、胡椒粉、水澱粉、鮮湯各適量。
西紅柿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還含有蛋白質、糖類、纖維素,可調補脾胃,益氣和中。
原料:
製作過程:
1.將豆腐切成片,下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瀝水待用;毛豆米洗淨待用。
2.西紅柿洗淨,用開水燙後去皮,剁成蓉,下油鍋煸炒,加鹽、糖、味精,炒幾下,倒入碗中待用。
3.在油鍋中放入鮮湯、毛豆米、鹽、味精、胡椒粉、豆腐,燒沸入味,用水澱粉勾芡,再倒入西紅柿蓉推勻,出鍋即成。
西紅柿不宜和青瓜同食。
四寶煮豆腐
嫩豆腐150克,胡蘿卜50克,菜心、腐竹、粉絲各100克,雞清湯、香油、鹽、味精適量。
粉絲的營養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蛋白質、煙酸和鈣、鎂、鐵、鉀、磷、鈉等礦物質。
原料:
製作過程:
1.豆腐切塊焯水後撈出,粉絲、腐竹泡發,胡蘿卜切塊。
2.砂鍋內放粉絲、腐竹、菜心、胡蘿卜,再放入豆腐,加雞清湯。
3.鹽和味精調好味後大火燒開,小火煨至入味,淋香油即成。
一般人均可食用,尤其是體虛氣弱之人可經常食用。
彩色豆腐
嫩豆腐150克,雞蛋、圓椒各1個,西紅柿25克,火腿50克,黑木耳、蔥花、澱粉、鹽、味精、食用油各適量。
木耳的鐵含量極為豐富,常吃木耳能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並可防治缺鐵性貧血。
原料:
製作過程:
1.將嫩豆腐切成小方塊,在開水裏滾過;火腿切成小段;西紅柿、圓椒也切成丁;黑木耳泡開,摘成小片。
2.雞蛋磕破後倒入長方盤內,上鍋蒸熟,切成小方塊。
3.鍋內注入清水適量,待水滾後把上述原料放入鍋內,澱粉勾芡,然後加鹽、味精、食用油、蔥花即可。
蛋黃的膽固醇較多,一天食用的量不可過多。
豆腐幹炒蒜苗
青蒜苗250克,豆腐幹200克,鹽、味精、菜油各適量。
青蒜苗含有蛋白質、維生素、氨基酸、辣蒜素等營養成分,有殺菌、消炎的功能。
原料:
製作過程:
1.將豆腐幹洗淨,切成條形;將青蒜苗洗淨,切段。
2.鍋中放菜油燒熱,放入青蒜苗煸炒至翠綠色時,放入豆腐幹、鹽繼續炒。
3.用味精調味,即可出鍋。
炒製時應用大火快炒。
美味腐竹
水發腐竹750克,淨冬筍50克,紅辣椒2個,蔥15克,薑3克,豆瓣醬50克,醬油15毫升,香油25毫升,醋5毫升,素湯500毫升,鹽、味精、菜籽油適量。
與其他豆製品相比,腐竹的能量配比更加均衡。
原料:
製作過程:
1.腐竹切成粗絲,用開水氽透,撈出瀝去水分,紅辣椒切成絲,冬筍切成粗絲,蔥、薑切細絲,豆瓣醬剁成細泥。
2.炒鍋置旺火上,加菜籽油900毫升,燒七成熱時,投入腐竹,炸至金黃色,倒入漏勺,瀝淨油。另起鍋把幹辣椒絲炒至深紅色,投入豆瓣醬、蔥、薑煸出香味。
3.待油色變紅時,加素湯、鹽、醬油、腐竹絲、冬筍絲和醋燒沸,移小火上,加蓋燜燒至湯汁不多時,起蓋,移至旺火,加味精,邊燒邊轉動鍋,邊淋熟油至汁濃時,淋入香油,炒勻出鍋,裝盤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