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這是全書總序,談到作者在明代商品經濟發展的情況下寫作《天工開物》的目的,是為了給人們提供一本關於工農業生產技術的有益處的著作,它是作者在南北各地見見聞聞的產物。作者在這裏表達了重視實學和實踐而反對空談的可貴思想,指出本書各章的次序安排是按“貴五穀而賤金玉”的原則作出的,而本書討論的盡是有益於民生的實際學問,與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作者說明,本書是在他困苦的條件下寫出的,沒有條件做充分考證,僅憑記在心裏的孤陋見聞而寫之,難免有不當之處,懇請讀者諒解。
天覆地載,物數號萬,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遺①,豈人力也哉?事物而既萬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後識之,其與幾何?萬事萬物之中,其無益生人與有益者,各載其半。
世有聰明博物者,稠人推焉②。乃棗梨之花未賞,而臆度楚萍③;釜之範鮮經④,而侈談莒鼎⑤;畫工好圖鬼魅而惡犬馬⑥,即鄭僑、晉華⑦,豈足為烈哉⑧?
幸生聖明極盛之世,滇南車馬,縱貫遼陽;嶺徼宦商,橫遊薊北⑨。為方萬裏中,何事何物不可見見聞聞?若為士而生東晉之初、南宋之季,其視燕、秦、晉、豫方物,已成夷產,從互市而得裘帽,何殊肅慎之矢⑩也。且夫王孫帝子,生長深宮。禦廚玉粒正香,而欲觀耒耜(11);尚宮錦衣方剪,而想象機絲(12)。當斯時也,披圖一觀,如獲重寶矣。
年來著書一種,名曰《天工開物》(13)卷。傷哉貧也,欲購奇考證,而乏洛下之資(14);欲招致同人,商略贗真(15),而缺陳思之館(16)。隨其孤陋見聞,藏諸方寸(17)而寫之,豈有當哉?吾友塗伯聚(18)先生,誠意動天,心靈格物(19),凡古今一言之嘉,寸長可取,必勤勤懇懇而契合(20)焉。昨歲《畫音歸正》,由先生而授梓(21)。茲有後命,複取此卷而繼起為之,其亦夙緣之所召哉。
卷分前後,乃“貴五穀而賤金玉”(22)之義。《觀象》、《樂律》二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臨梓刪去。丐大業文人(23),棄擲案頭。此書與功名進取(24)毫不相關也。時崇禎丁醜孟夏月(25)奉新宋應星書於家食之問堂。
【注釋】
①曲成而不遺:語出《易經·係辭上》“曲成萬物而不遺”,意思是人要適應事物的變化,屈曲委細成就萬物,而不遺棄細小,則物宜得矣。
②稠人推焉:受到眾人的推崇。
③臆度(duó)楚萍:主觀猜測“楚萍”。典故出於《孔子家語·致思》篇,言楚昭王見江中紅色圓狀物,不知為何物,遣人問孔子,孔子說此乃萍實,可食,唯霸者可得。
④釜(xún)之範鮮經:很少接觸鑄鍋用的型範。釜均指鍋。
⑤莒(jǔ)鼎:《左傳·昭公七年》載晉侯賜子產二方鼎,由莒國(今山東莒縣)所鑄煮食器,原物早已不存。
⑥畫工好圖鬼魅而惡(wù)犬馬:《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雲,齊王問畫師畫何物難,答曰畫犬馬難。又問畫何物最易,答曰畫鬼怪易。因犬馬天天見到,很難畫得像,鬼怪是不存在的,怎樣畫均可。
⑦鄭僑:春秋時鄭國著名政治家公孫僑,字子產。晉華:西晉的學者張華,《博物誌》的作者。
⑧豈足為烈哉:如何值得效法呢?
⑨嶺徼(jiào)宦商,橫遊薊(jì)北:嶺南一帶遠處的官吏和商人遊曆河北。薊北:今河北省一帶。
⑩肅慎之矢:古代在黑龍江地區的部族肅慎,曾將木箭石鏃進貢於周王。
(11)耒耜(lěi sì):古代耕土農具,木柄叫耒,犁頭叫耜。此處泛指農具。
(12)機絲:織機和絲縷。
(13)天工開物:“天工”取自《尚書·皋陶謨》“天工人其代之”,“開物”取自《易經·係辭傳上》“開物成務”,作者將二詞合用,賦予新的含義:“從天然界中靠人工技巧開發出有益之物”。作者以此命名其著作,亦發展一種優秀的技術哲學思想。
(14)洛下之資:《三國誌·魏誌·夏侯玄傳》注引《魏略》,載蔣濟語:“洛中市買,一錢不足則不行”。此處指無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