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女性的健康食物(1 / 3)

1.榴蓮

榴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對機體有很好的補養作用,是良好的果品類營養來源。榴蓮有特殊的氣味,不同的人感受不同,有的人認為其臭如貓屎,有的人認為其香氣馥鬱。

榴蓮是馳名的優質佳果。成熟果肉淡黃,黏性多汁,酥軟味甜,吃起來具有陳乳酪和洋蔥味,初嚐有異味,續食清涼甜蜜,回味甚佳,榴蓮的營養價值很高,在民間有“一隻榴蓮三隻雞”

的說法。一隻榴蓮果肉中含澱粉11%,糖分13%,蛋白質3%,還有脂肪、維生素C以及鈣、鐵、磷等多種微量元素,營養相當豐富。

榴蓮健脾補氣,補腎壯陽,溫暖身體,屬滋補有益的水果。一般健康人都可食用。

榴蓮的這種氣味有開胃、促進食欲之功效,其中的膳食纖維還能促進腸蠕動。

由於其營養價值很高,榴蓮常被用來當做病人、產後婦女補養身體的補品。榴蓮性熱,可以活血散寒,緩解痛經,特別適合受痛經困擾的女性食用;它還能改善腹部寒涼的症狀,可以促進體溫上升,是寒性體質者的理想補品。

榴蓮雖然好處多多,卻不能一次吃太多,否則容易導致身體燥熱,還會因腸胃無法完全吸收而引起“上火”。在吃榴蓮的同時,不妨喝些淡鹽水,或吃些水分較多的水果來平衡,比如梨、西瓜等,可以很好地消除燥熱。榴蓮的最好搭檔是被稱為“水果皇後”的山竹,它能夠降伏榴蓮的火氣,保護身體不受損害。

一次不可多吃,每天不應超過100克。榴蓮富含纖維素,但它在腸胃中會吸水膨脹,過多食用反而會阻塞腸道,引起便秘。榴蓮含熱量及糖分較高,因此肥胖人士宜少吃,糖尿病者更不應該進食。它亦含較高的鉀,腎病及心髒病人應少吃。酒與榴蓮皆屬熱氣之物,如患糖尿病人士兩者同吃,會導致血管阻塞,嚴重的會有爆血管、中風情況出現,宜小心食用為妙。

2.蘋果

蘋果素來享有“水果之王”的美譽,“一天一個蘋果”是人們熟知的健康口號。的確,蘋果含有豐富的糖類、有機酸、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多酚及黃酮類營養物質,被科學家稱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

吃蘋果能減肥

1個不大不小的蘋果隻含60~100千卡熱量,不含脂肪也不含鈉,對於正在減肥中的女性來說,是再好也沒有的食物了。在巴西裏約熱內盧大學所進行的一項研究中,超重的中年女性分成3組,每組每天吃低熱量飲食,並分別吃3個蘋果、3個梨或3塊燕麥餅幹(3種食品的膳食纖維含量相等);12周後發現吃蘋果和梨的女性的體重減輕了1.22千克,而吃燕麥餅幹的女性體重變化不大。蘋果為高纖維、低熱量食品,常吃蘋果不容易有饑餓感且熱量攝入少,有助於減肥。

蘋果中的營養成分及其他植物化學成分有助於抗擊癌症,女性肥胖不但影響日常工作、生活和美觀,而且還容易患有癌症。

日本一研究小組對15054例成年女性進行了長達9年的隨訪調查,最終發現有668例女性發生癌症。經統計學分析後發現,與正常體重的女性相比,超重或肥胖的女性發生癌症的危險要上升29%~47%;女性體重指數越高則患乳腺癌、結腸直腸癌、子宮內膜癌和膽囊癌的危險越大。研究提示,超重或肥胖是女性發生癌症的危險因素。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使女性既能減肥又能防癌呢?確實有,那就是常吃蘋果。

意大利的研究人員調查了629例癌症患者的飲食情況,詳細分析後發現,與每天吃蘋果少於1個相比,每天吃蘋果1個以上可以使結腸直腸癌、食道癌、喉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等癌症發生危險降低9%~42%。蘋果除了含有傳統的營養素和膳食纖維外,還富含黃酮類化合物,後者為天然的抗氧化劑;而且與其他水果相比,蘋果中遊離型黃酮類化合物的比例較高,這樣更容易被人體吸收。這些天然抗氧化劑可以使遺傳物質DNA(脫氧核糖核酸)免受氧化應激的損傷,有較強的抗癌作用。

天天吃1個蘋果(最好連皮吃)還能防止中風,蘋果對健康有利,更是女性健康的守護神。吃蘋果最好連皮一起吃,因為與蘋果肉相比,蘋果皮中黃酮類化合物含量較高,抗氧化活性也較強,並能防止中老年女性中風。但由於蘋果在栽種過程中可能使用了大量農藥,在食用蘋果時假如不仔細清洗,滯留在蘋果表皮的化肥農藥可能導致白血病等多種疾病,所以,假如不能保證蘋果的“天然”,吃蘋果前最好洗淨、削皮。

蘋果內含多種有效預防心髒病的元素,蘋果富含葉酸,葉酸是維生素B的主要成分,它有助於防止心髒病的發生。蘋果中的抗氧化劑有利於心髒的健康運轉,蘋果中的纖維、果膠、抗氧化物和其他成分能降低體內壞膽固醇並提高好膽固醇含量,讓壞膽固醇阻塞血管的時間比正常情況下晚一些,而壞膽固醇阻塞血管的時間越早,就說明患心髒病的幾率越大。蘋果中含有能增強骨質的礦物元素硼與錳。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硼可以大幅度增加血液中雌激素和其他化合物的濃度,這些物質能夠有效預防鈣質流失。醫學專家認為,停經婦女如果每天能夠攝取3克硼,那麼她們的鈣質流失率就可以減少46%,絕經期婦女多吃蘋果,有利於鈣的吸收和利用,防治骨質疏鬆。

蘋果能中和人體酸性物質,70%的疾病發生在酸性體質的女性身上,而蘋果是堿性食品,吃蘋果可以迅速中和體內過多的酸性物質(包括運動產生的酸性物質及魚、肉、蛋等酸性食物在體內產生的酸性代謝產物),增強體力和抗病能力。

3.棗

大棗還是一味治病良藥,中醫認為它味甘、性平、無毒,入脾、胃二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調營衛、生津液、解藥毒等功效。

大棗,自古以來被列為“五果”之一,是我國人民愛吃的傳統果品,向有“木本糧食”之譽。大棗,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史。

根據科學分析,大棗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有機酸、胡蘿卜素、維生素及部分礦物質鈣、磷、鐵等。鮮棗肉每100克含有維生素300~600毫克,比蘋果高15倍左右,因而有“鮮維生素丸”的綽號。鮮棗肉的含糖量達23%,幹棗肉的含糖量則高達70%,這比製糖的原料甘蔗、甜菜含糖量還高。民間有“天天吃大棗,青春永不老”,“一天十個棗,一輩子不顯老”,“五穀加大棗,勝過靈芝草”,“若要皮膚好,粥裏加大棗”等說法。

大棗可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疲乏無力、氣血不足、津液虧損、營衛不和、心悸失眠等。現代醫學還用棗來治療過敏性紫癜、慢性氣管炎、貧血、高血壓等症。

中醫將紅棗歸於補氣藥類,稱其性味甘平,有潤心肺、止咳、補五髒、治虛損的功效,於胃腸道功能不佳及消化吸收功能差時,就很適合常吃紅棗以改善腸胃不佳功能而增益體力。用於腸胃較易脹滿者,則應加些生薑同煮,才不會助長脹氣。

紅棗和黑棗兩者成分,功效類同,但黑棗有加強補血的效果。

根據現代藥理研究,紅棗有增強體能、加強肌力的功效,紅棗的含糖量高可以產生熱量大,另外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及多種維他命,尤其所含的維他命C量,幾乎居眾水果之冠,因此紅棗可以說是天然維他命丸。

最特別的是紅棗含有環磷酸腺苷(camp),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心肌收縮力,和中醫稱其有補益功效是相符合的。在精神緊張、心中煩亂、睡眠不安或一般更年期症候群時,中醫的處方常配加紅棗,主要是紅棗有鎮靜作用,因此平常如果生活緊張者,不妨在主菜湯中加入一些紅棗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