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上午,海萍送女兒朵兒去數學老師家補課。數學老師家住城北金桂小區。朵兒走進那個單元樓後,海萍就坐在樓下的台階上向上張望。
她看見女兒小小的背影走過一樓、二樓的走廊拐角,到3樓的時候隻能看到她穿校服的上半個側身,到4樓的時候,隻看到一隻小辮子在晃動,然後不見了,她就聽到了5樓的門鈴聲。女兒進老師家門了。
接著她就看見別的一個個背書包的小孩也來了,進了那個單元門。海萍坐在台階上等,她想象著女兒和別的十幾位初中生坐在老師家窄小的客廳裏。小女孩要在那裏坐兩個鍾頭,坐到10點鍾,做完兩張試卷才能下來,然後另一批孩子背著書包輪換上場,老師開始另一輪補習。
海萍準備在這裏坐等兩小時,因為也沒有哪兒讓她有心思去走走。她的身旁是一排桂花樹,左手邊是小區的圍欄,外麵就是車水馬龍的大街了。
從前年初一開始,每個周六上午,海萍都用自行車帶女兒來這裏補課。補課的就是朵兒自己學校的老師。
對這個問題,海萍是現實的,與其請別的老師當家教,還不如請朵兒學校的任課老師,他們起碼更了解自己學生的學習情況。隻要任課老師願意,並且能夠給他班上的學生補課。好在他們好像也沒有什麼不願意和不能夠的,因為許多人都是這樣在做的。
雖說以前不能夠,現在也不允許,但如今好像也沒有什麼是不能進行的了。一方麵是因為那些民辦初中沒有哪個不在雙休日集體補課的;另一方麵,公辦初中雖被教委明令禁止集體補課,但中考難度對公辦和民辦的學生是一視同仁的,所以公辦學校隻好對家長們說:民辦的都在補,我們沒辦法搞,希望家長們自己在外麵找人給孩子補。
那麼由誰來補呢?家長們像無頭蒼蠅,到處打聽哪兒有好老師。於是就有了公辦老師悄悄在外麵給孩子補課的情況。因為家長有這個剛性需求,而公辦學校和任課老師也有讓學生考好的壓力和硬杠杠,所以學校心態自然是複雜的。
補課當然是要收費的,每節課100元至200元不等,一次兩節課。對此,海萍覺得是應該的。老師都花了力氣,雙休日四個上下午,一撥撥學生輪番前往,這活可不是輕鬆的。賺這點錢也是不容易的。海萍對他們充滿了同情,甚至覺得這也算是可敬和崇高的。有一天語文老師電話過來問朵兒要不要補,海萍都不好意思拒絕了。
於是對小女孩朵兒來說,雙休日的安排如下:周六上午數學,下午科學,周日上午英語,下午空缺,因為朵兒需要做學校布置的雙休日家庭作業。
結果等語文老師來電話時,朵兒實在不好意思了,她說,我報滿了。她還為這事難過了好幾天。因為她喜歡這位語文老師,覺得他有經驗。後來,海萍還是讓朵兒去了。這樣朵兒的雙休日就隻剩下兩個晚上,留給她做作業。
上午9點半,小區的花園裏靜悄悄的。下一輪補課的孩子有幾個已經在樓下等著了。他們背著書包,相互悄悄地打鬧一下,明媚秋陽下,臉上帶著天真的神色。有一位大媽在桂樹旁曬棉被,海萍看她晾不到那根欄杆,就過去幫了一把。那大媽說,小孩在補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