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2 / 3)

這一晚,小女孩躺在床上,睜著剛才哭泣過的淚眼,像一朵令人心疼的花蕾,一下子無法睡去。媽媽海萍蹲在床邊上,關了燈,輕輕地說,小時候囡囡最喜歡聽媽媽講故事,媽媽講的那個星星會落在小孩子眼睫毛上的故事,囡囡最愛聽,所以把眼睛閉起來,別去想作業和考試了,想星星會一顆顆落下來。

小女孩朵兒顯然不想聽什麼故事,她突然坐起來,對媽媽說,媽媽我明天不想去上學了,可不可以?

海萍抱住她的小肩膀,把自己的臉貼在這小臉膛上,她再一次感覺到自己的女兒其實還很小,她心裏有空曠的疼痛。她說,好的,明天我們不去上學了。

海萍大聲說,請假,說病了,我答應的。

後來海萍對單位的同事們說,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定要答應,沒理由地答應,因為要讓小孩子知道家是可以退的地方。

等女兒睡著了,海萍輕輕退出了主臥室。她掩上門,開始和方園一起做女兒剩下的作業。

方園繼續用“百度”搜答案。查著查著,他感歎起來:是誰發現了這個辦法,用百度搜答案,一搜一個準,而且有那麼多熱心人在網上做習題,他們是為自己的孩子們在做的吧,他們一定不是孩子,一定是家長,他們真的是好心腸,他們一定和我們一樣,他們簡直和雷鋒一樣了,他們一定深深同情小朋友,所以把答案拿出來共享。

方園一邊說,一邊想象著這夜幕下,這無邊無際的天地裏,有多少人和他一樣,正在網上做著查著,彼此未曾謀麵,但心心相通,了解那些小小的人兒人生最初的焦慮恐懼,和他們眼角邊的小淚水,他們是各家的寶貝,怎麼心疼都來不及,所以一起上陣吧。

方園在說什麼,海萍根本沒心思聽,一方麵她在幫助做語文題,另一方麵她在想,明天朵兒不去上學了,自己要不要也請假在家陪她。

她決定不陪,她知道小孩子隻是需要喘口氣,恢複一下,她就會好的,後天一早她就會去上學的。她了解女兒,這大半年來女孩子一口氣地懂事起來了,要不然,也不會那麼在乎分數的。

海萍做著做著,發現多數題沒把握,那些閱讀主題歸納,及近義詞區分,她也辨不清楚了,她覺得有些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好像都說得通,難道它們真的必須進行區分嗎?

他挖空心思隻為(牟取/謀取)那些名利

你作為他的助手,應對他的工作多加(輔助/扶助)

他(扼製/扼止)心中的怒火

……

她就要去查電腦。但方園在用電腦。她就問,你說這個和這個到底有什麼樣的區別?

方園皺起眉頭。她讀了兩遍題,他好像都沒聽明白,窗外已是深夜了,他那眼睛定定的樣子是不是也有點困了?

他搖頭,說,不知道。

她笑了一下說,嗨,你還學中文的呢,再讓你去考一次高考,保準考不上。

他說,切,別說高考,就是考初中都不一定考得上。

他們就不再說話,繼續做女兒的作業。這真是荒誕的一夜,因為做著做著不僅發現自己比中學生還笨,還發現自己當年學的那些東西怎麼在大腦裏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其實今天方園下班回家的時候,可沒想到自己做不出來的是這些數學題語文題,而是另一道女兒早上突然想到而布置給他的題目。

當時女兒一邊咬著饅頭,一邊說,爸爸,什麼是“文革”?

方園說,那是十年動亂,是曆史上的一個錯誤。

方園想,用這樣說法,去應付中學生在學校裏需要的說法應該沒事了。但哪想到小女孩今天早上對這事突然有了興趣,她追著問: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你說清楚點。

方園說,你要問這個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