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美國高等教育的管理 第四節 “學管分開製”的學生管理
一、以學生公寓為中心的學生生活管理
美國高校的管理體製是條狀的,學生管理和教學科研工作是分開的(學管分開製)。教學科研這一線條在院係裏,學生生活管理這條線在宿舍部。各高校實行完全、徹底的“管學分開製”。學生進校不分班級和年級,即沒有班級和年級的概念,在一、二年級專業和係的概念也被打破了,學生的集體宿舍(公寓或稱宿舍樓)才是學生們相對穩定的地方,是學生生活和休息的場所,也是他們學習的園地,信息獲取的窗口,思想交流的渠道,娛樂的天地。學生在宿舍裏的時間一般要長於在課堂的時間,宿舍實際上是學生課堂的延續,或稱第二課堂。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形成和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宿舍氛圍的影響,學生中的事端,也往往發生在這裏。他們以宿舍為單位,設專職人員實行“管理、教育、服務”三位一體的管理。這種做法相對科學,有以下幾種優勢:一是思想工作落到實處,而不是空洞說教;二是嚴格要求與關心愛護相結合,思想教育與製度保證相結合,可以使思想工作更有成效;三是管理、服務和教育相結合,提高了管理和服務的水平和質量。
學生管理工作隊伍是專家型、職業化的。宿舍部主任都是向社會公開,從全國各地招聘來的,一般任期3-4年,也有幹7-8年甚至更長的,他們非常精幹,有教育學、教育管理學、教育行政學等的碩士、博士學位,文化層次很高。他們在學生中有威信,因為一般人更樂於接受比自身層次和水平高的人的管教。宿舍部正副主任全部住在學生宿舍,吃在學生食堂,辦公室也設在學生宿舍,他們和學生管理員一起工作,參加學生的各種會議和活動,課間飯後與學生廣泛交談,可以說是整天泡在學生當中,與學生直接溝通有利於了解學生,做深入細致的工作。
宿舍部管理工作人員有勝任本工作的專業知識體係,學生工作部門和機構有專業化的分工,如獎學金評定、宿舍管理、困難學生資助、心理健康指導、就業指導、職業規劃,分工細致明確,滿足學生各方麵需要和服務。宿舍部管理人員還有一項重要工作是指導宿舍內學生管理員及學生會的工作,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學習、生活等進行谘詢、引導,處理宿舍中的違紀事件,提供各種教育和文體(社團)活動項目。當然在硬件方麵,如房屋的調配、管理、設備報修、門衛值班等項工作;宿舍內為學生服務的信件收發、小商品零售、食堂、洗衣房等生活設施,電視室、遊戲室、琴房、健身房等娛樂、鍛煉場所都要管理。
有些大學有顧問製,教授作學生顧問。新生入學,學校按學生申請表上填寫的特長和愛好,學校配一個教授或教學秘書作顧問,和學生一起生活,學習,並住在學生宿舍,注重學生意向,尋找學生個人興趣和愛好,同時又建設性地指導學生合理、自由地選課和學習。經過一段時間,學生發現不符合自己的學習要求,可更換顧問老師或專業。學生專業方向確定以後,學校又指派專業教授作學生的學習顧問,以達到本科教育的目的。還要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道德成長,開拓智力潛質,發展他們的思辨能力。
這些管理人員非常敬業,有優良傳統。美國早期學生事務工作者克拉克曾說:“我沒有特定的職責,沒有特殊的權威,也沒有前輩引導或者阻礙。我就像在一片從未嚐試過的大海上航行,唯一擁有的是對學生的關注和對這份工作的興趣。”
美國大學學生管理工作在這樣的體製下逐漸發展形成了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以“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為中心”的目的觀、以“服務與研究並重”的實踐觀,並日益走向“專業化的發展趨向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
在教育管理方式上,除溝通、說服外,規章製度成為大家同共遵守的條例,自覺性和強製性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使學生管理工作呈現“製度化、規範化、科學化”三大特點,保障學生集體生活有序不亂。集體宿舍的規章製度可保證學生有一個良好的、有序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能使多數人的利益得到維護,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規範。比如,在宿舍內不準隨意飲酒。違反者,第一次要在宿舍部舉辦的學習班接受教育,再次發生被令參加義務勞動或搬出校園,屢教不改或飲酒肇事者則開除出校。
二、嚴格的管理製度,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
為了培養學生“個人行為不影響他人和社會公德”的品德,有嚴格的管理製度保持宿舍生活環境。為確保大家的學習和休息,宿舍的安靜,室內的電視機和音響不能開得過響,不得在走廊上跑步和高聲地談笑;每天早上9:00前及晚上10:00後不得會客,其餘時間會客要登記,除周末外不準留宿客人;規定在走廊上、衛生間等公共場所不得亂扔果皮紙屑、廢紙、易拉罐、塑料盒等,必須分檔放在指定的地點以便回收;違者要自己打掃,嚴重違反不聽勸告者則處以罰款;宿舍和公共場所不得吸煙、嚴禁賭博、吸毒,嚴禁將動物和槍支彈藥帶進學生宿舍;愛護公物,損壞公物要照價賠償等。美國高校學生管理規範化——有固定的格式和程序,體現出正規、完善的特點。他們認為大學生正處於接受養成教育的階段,他們又是社會的高層次人才,對他們的要求高於普通公民,嚴格要求是必要的。
三、考試、誠信和學分製對學生學習是最好的管理
學分製首先在美國產生並得以推廣,是與美國實行多元政治體製、自由市場經濟的國情以及美國人強調張揚個性和自由密切相關的學習成績評定製度。美國大學有充分的自治權,這給實施學分製提供了一個有利的環境。市場經濟體製為實行學分製提供了契機。他們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高等院校比作為教育超市,教師就是知識的生產者、零售商、批發商。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就是購買知識的顧客,選修課程、選學專業、選擇教師的過程,就是顧客們去超市挑選和購買知識的過程。學分製的選擇要求是由市場的選擇以及由選擇而誘發的市場競爭而決定的,是主觀意願順應客觀需要的一種行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