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啟示錄115(1 / 3)

第十一章 美國高等教育的管理 第五節 教師及其管理

教師是大學中極為重要的教育資源。美國大學的正常運轉是依靠一整套嚴格的“運行規則”來保證的。這些運行規則是美國高等教育在其長期發展中逐漸完善和發展起來的。教師及其管理方麵的經驗,也有獨特之處。

一、尊重和發揮教師的第一教育資源作用

美國高校教師分為正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三級。教師隊伍是指教學科研人員、行政管理人員、教輔人員等的總稱。美國許多大學就是一座城市,其中工作種類多達幾十種,社會功能齊全,學生幾個月不出校門都可以在校裏得到所需要的一切。有些大學所在小鎮50%-80%以上的人都從事與教育有關的工作。如普渡大學所在小鎮的人,都稱自己是“普渡人”或“大學人”。教師當然不包括做這些工作的人。

美國高等院校教師學曆高,通常都有全學位(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不少還是博士後,並且經過專門教育訓練,是大學教育資源中最根本、最重要的能動資源,是大學中第一教育資源。

美國高等院校重視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特別是參與教學管理。學校設有“教授評議會”和“學術委員會”發揮教授在學校管理和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對新教師的聘任、教師工作評價,教師晉升、終身教授崗位的授予以及教師解聘上都起重要作用,有較大的權利;在課程設置、教材選用、教學要求、學生學業成績評價和學位授予上擁有決定性的作用和權利。教師參與管理還表現在對行政管理人員的選拔和評價上。

二、嚴格定編,實行聘用合同製

各大學教師嚴格定編,實行聘用製:設有多少終身教授、正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或研究員、助研,其編額是嚴格控製的。要新增加編額非常難,除非極特殊情況,比如為學校帶來新成果的精英,或學術帶頭人,才可破例。正常的是在聘教師中有退休,或退辭的,讓出了空編才能補充。

美國教師都是聘任合同製(除終身教授外),全國聘用。在畢業博士中招聘比較簡單:首先招人部門登廣告,學生提出申請,然後院係考查,從優勝者中選定,成為助理教授。

在校外招聘首先在全國教育網或刊物上刊登廣告,說明招聘人員的條件,名額(有的還公布待遇),學校專業等情況。學校成立招聘小組(委員會)接受申請人的申請書和材料,並進行初選。然後電話詢問申請人一些問題,以便更多了解申請人的情況;聘選委員會再確定是否達到來校麵試條件。每年的7、8月份以後就有許多招聘廣告(其他時間也有),招聘者要把自己的申請材料寄往招聘學校。為了一份工作,往往要發幾十封求職信件,還要在網上查找應聘學校資料及該校聘選委員會組成人員,以及他們個人資料——愛好、氣質、專業、人際關係等,以便采取靈活的應聘對策,爭取成功率更高。

11、12月份應聘學校從眾多求職材料中初選幾人,與之電話聯係,詢問一些問題,從中再了解申請人的特質——談吐、專業、特長、態度等和對本校的看法,這是遠距離不見麵的考查。被選中者,學校通知麵試。一個優秀的應聘者往往可收到幾所大學的麵試通知。應聘者從東到西,穿南走北,飛來飛去,既花錢又耗費很大精力,夠辛苦的,而且還提心吊膽,怕被拒聘。

學校對應聘者的麵試考查隨時隨地都在進行,從應聘者下飛機就開始了:應聘者的風度、外貌、氣質、語言能力等都深深地留在去機場迎接的人的腦海裏;到校後,要回答學校提出的各種問題,與教授單獨交談,與學生見麵,回答一些問題;共進午餐,喝咖啡,參觀校園,了解老師的專業能力和成果,對學校的看法,有什麼打算等。學校若帶應聘者到社區看房子,被錄用大概就沒有問題了。

第二年3-4月份招聘工作結束,應聘者可得到錄用與否的通知。有的人可能得到幾份錄用通知。

如果教師在合同時間內,達不到聘用合同要求規定的教學質量和科研成果,合同期滿(四年)就要走人。教師對自己的工作是心中有數的。有的人考慮自己難以完成合同中的指標,預計可能被辭退,在合同期滿前一年就早作準備與外聯係,另謀出路,免得學校到期被辭退,既不光彩,又非常被動,一下難找到工作而失業。

對教師的管理,博克認為,教師專業水平、敬業精神、對學生的愛心和職業道德等素質非常重要。他對教師的業務水平提出了4點看法。

(1)保障所有教師接受合格的職前師資教育及在職進修,以具備合格的知識技能,適應日益多元化的學生對教育的不同需求;

(2)保障所有教師不斷更新知識的機會,以更有效地應用最新科學手段、測試方法於基礎教學之中;

(3)各州各地教育部門將創建綜合性渠道宣傳、招收、培訓、複訓、支持教職人員,幫助他們提高業務水平,確保師資隊伍的高水平;

(4)各地應盡一切可能建立地方中小學、教育部門、高等院校、家長及地方企業的多方合作關係,為改進師資水平提供條件。

三、在注重本科教育基礎上對教師綜合評價

公平、公正、透明的教師評估體係是學校管理製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考核體係強調教師在教學、學術,創造性研究,服務性工作三個領域的重要作用,學校希望在這三個相互支撐的領域保持連續性和高水平。科學研究是研究型大學的重要職能,因此,對教師科研業績的評價權重要大於其他非研究型大學。在評價體係中,教學方麵的權重仍然是最大的。研究型大學對教師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評價的權重分別為50%、30%和20%。由此也可以說明,教學工作在大學是最重要的工作。這樣的評價標準本身就對強化學校的教學工作,對克服和避免隻重科研較教學的傾向具有明顯的導向作用。這是突出本科教學是學校主要地位的重要保障。此外,有的學校還專門製定政策,激勵教師投入教學工作。例如康奈爾大學等還設立了“優秀教學獎”來鼓勵更多的知名教授從事教學工作,全美教師年薪隻是9個月,更是保證本科教學的重要措施,這使更多的教授、學者和名流們自覺登上本科教學的講台,熱愛本科教育工作。

博克教授對學生評教提出了哈佛的做法。他說要進一步改革學生評教的方式,改變過於重視教師的行為而忽視學生學習的結果。學生評教不僅應該讓學生回答教師的上課是否充分,上課是否有激情,授課內容是否通俗易懂,學生還應回答這一堂課是否有助於自己寫作能力的提高,是否有助於更有效地分析問題。將這些問題綜合起來考慮,學生評教不僅可以更全麵地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情況,而且可以揭示本科課程的不足之處,這些評價結果便可以成為確立教育改革議程的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