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啟示錄117(1 / 3)

第十一章 美國高等教育的管理 後 記

我幾次美國探親之行後,頗有感受和想法,有意寫一本關於美國的書。當寫到《重視知識和人才,教育立國的國家》這章時,強烈的“資源”意識觸動了我的神經——社會發展離不開資源,自然資源隨著經濟發展在不斷減少,或因汙染不能再生,唯有人力這種軟實力資源是能動的,可增值的。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這個時代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競爭。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教育是產生第一生產力的搖籃。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基地,辦好我國的教育,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對實現中國夢非常重要。

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把我所了解到的美國在短短200多年裏成為智力資源強國,領跑世界教育的經驗和做法介紹給國內同仁,為我國教育改革、發展和實現教育現代化,使中國教育發展水平與美國教育比肩,促進中國經濟發展與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同步,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適應出一點綿薄之力。有了這個強烈的願望,我的心潮就傾向了教育,於是,就將美國教育的先進性、靈活性、開放性、多樣性和國際化的特色展示出來,將美國教育製度健全、教育法規完善、教育管理科學、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多樣的特點及我對美國教育的認識寫出來。美國教育完整豐富,遠不是一本書能寫得完說得清的,我隻能援引真實典型的資料,根據事實談點感受和啟示,所以把本書命名為《美國教育啟示錄》。

以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為基礎的知識經濟時代,各國文化交融越來越密切,相互啟示,相互借鑒成為常態。我國教育麵向世界,麵向未來、麵向現代化,正根據國情,以史為鑒,繼承優良傳統,不斷推陳創新,由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在此關鍵時期,希望《美國教育啟示錄》能發揮點作用。

國家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廳關心和支持吉首大學軟件服務外包學院學習和借鑒美國等發達國家教育教學的先進理念和先進經驗,實行校企合作辦學,在全校形成了創新教育教學的小氣候,把學院辦成了“創新的實驗田,智慧的樣板田,標準的示範田和豐收的高產田”。學院領導、老師和廣大學生齊心協力,積極創新,大膽實踐,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學院創造性地推行研討式教學等新的教學方法,貫徹因材施教原則,采用包括為有能力、有特長、有熱情、有創新精神的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資源,建立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室,為學生開小灶,全麵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學院培養了大批軟件技術高級應用型人才,2014屆、2015屆畢業生就業率均達100%,學生創新、創業、就業成績令人鼓舞。學院在國內大學生軟件技術諸多大賽中創造了多個第一,榮選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專家委員會副理事長單位、全國服務外包技能考試專家委員會副理事長單位,並榮獲“中國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最佳實踐新銳獎。”2015年5月,湖南省教育廳文件《關於我廳在吉首大學開展軟件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工作的說明》中規定:吉首大學開展軟件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改革試點,“通過試點的方式,引導高校對接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人才需求,大力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機製,全麵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健全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標準,進而為全省高校開展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提供示範和借鑒”。

吉首大學軟件服務外包學院教學改革的成績足以證明這本《美國教育啟示錄》對我國教育發展確有借鑒作用。

美國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我們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洋為中用,優為我用。根據自己的國情,揚長避短,創造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教育,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本書在編寫和出版過程中,得到了吉首大學武陵山區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吉首大學張家界校區軟件服務外包學院以周清平教授為院長的領導團隊和學院全體師生的大力支持,中尚圖對本書斟酌、修改和把關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在此,我一並謹表真誠的感謝!

本書中資料來源除參考資料列出外,還參考了其他著作、論文和大量網站資料,尤其是參考了美國的中文網《文學城》,也在此一並致謝。

2015年7月

附:

創新的實驗田,智慧的樣板田,標準的示範田,豐收的高產田

——吉首大學張家界校區軟件服務外包學院教學改革成果豐碩——

如何使中國的大學更好地具備和實現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為社會服務和傳承文化這四項職能,為國家建設、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培養多的優秀人才;如何使中國從學前教育開始,就十分注重學生全麵素質教育和母語教育,因材施教,讓不同學生得到不同教育資源,質疑能力、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得到不斷提高,培養出更多的一流人才,趕超美國的教育,使中國由教育大國成為教育強國、智力資源強國和軟實力強國,這是郭遠珍教授多年來一直思考、探討和努力實踐的課題。

兩個半多世紀以來,美國由英國的殖民地而建設成為綜合國力強大,科學技術先進,雄霸世界的超級大國,主要得益於美國具有領先世界的先進教育。美國不僅實現了國民12年免費義務教育,並且教育理念先進,教學方法科學,重視學生綜合素質、質疑創新和動手能力培養。更為重要的是特別重視高等教育。美國隻有3億多人口卻擁有4000多所大學,且很多所大學穩居世界一流水平。美國的高等教育為美國培養了無數在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科技、藝術、管理、工程、政法等各個領域領先世界的高素質人才。

中國教育與美國教育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中國的教育要發生質的飛躍,必須繼承和發揚中國教育兩千多年發展曆史積澱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也必須吸收和借鑒美國和世界教育的先進經驗。中西合璧,蔚為大觀。隻有這樣,中國的教育才能融入世界,適應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科技社會化的天下大勢,才能培養出世界一流人才,為中國社會服務,從而實現中國人民國家富強,民族興旺,人民幸福的夙願,真正實現中國夢。

基於這樣的認識和目的,郭遠珍教授早就開始收集資料,探索研究世界和美國教育。2003年、2005年,他與老伴龔桃英老師先後兩次赴美國探親,居住1年多時間,有計劃地搜集資料,親身感受美國從幼兒教育到研究生院教育的各級各類學校教育。他們一方麵一直跟蹤研究子女和孫輩在美國的學習全過程,從中獲取豐富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麵從圖書館、媒體,網絡搜集資料,此外還向華裔同胞交流,多渠道了解美國教育。在這基礎上,條分縷析,去粗取精,提煉精華,數易其稿,才將《美國教育啟示錄》付梓。所以,本書引用的材料真實,內容翔實,對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很有借鑒意義。

郭遠珍教授退休後是軟件服務外包學院和張家界校區的教學督導,利用經常到各學院座談研討、聽課評課、討論、參加教研活動、與學生幹部會、學生座談會和給上黨課等機會,介紹一些美國教育。2014年5月,郭教授還安排在麻省理工學院讀書的外孫女鄧迪與吉首大學軟件服務外包學院40多名學生幹部座談,專門就美國高等教育的方方麵麵作介紹和解答同學們的提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美國教師指導性的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質疑和創新能力的方法及指導學生探索科學奧秘,學生誠信,不是為學分而是為求真知而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刻苦勤奮的創造性學習,對師生都有啟發作用,對吉首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產生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郭遠珍教授積極推介美國先進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學方法為重要內容的一係列講座,在吉首大學軟件服務外包學院(以下簡稱吉首大學軟件學院)舉辦得最多,辛勤的勞動在該學院首先收獲了勝利的果實。

吉首大學軟件學院院長周清平博士、教授以全球眼光、廣闊視野,高瞻遠矚,革新創造,既是優秀的學術帶頭人,又是學院的好班長,他團結學院領導王曉波、徐洪智等領導班子成員,帶領和指導院內教師,綜合國內高校的先進經驗,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借鑒美國高等教育先進的理念、教育體製、教育法規、教育管理、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成功的經驗,在學校領導大力支持下,大膽試驗,努力創新,決心把學院辦成“創新的實驗田,智慧的樣板田,標準的示範田,豐收的高產田”。郭遠珍教授鼎力支持周清平院長用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理念規劃設計,勵精圖治,教書育人,為國家培養一流軟件人才。院長助理覃遵躍帶頭上研討課,黃偉老師輔導榮譽班,因材施教,為學生開小灶,全院教師齊心協力形成了教育教學改革的小氣候,在短短5年裏,把吉首大學軟件學院辦成了享譽全國的示範性學院。

一、校企深度合作共育人才

學院教學引入軟件學科發展前沿成果,使學生牢固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新技術;學生的能力培養與生產實際緊密相結合,培養軟件行業急需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學生就業前由軟件行業組織指導參加項目開發實戰訓練,鞏固專業知識,強化專業技能,切實提高每個學生就業競爭的實力。學院從2010年始與國內知名軟件開發企業中軟國際簽約實行校企合作辦學,此後又與青島軟件園、蘇州軟件園、北京渥瑞達軟件開發公司簽約實行校企合作辦學。這就是周清平院長獨具慧眼,另辟蹊徑,開創的校企合作辦學育人新途徑。軟件行業是高級軟件人才彙集之地,也是軟件產品生產基地。吉首大學軟件學院實行校企深度合作育人的主要方式是:部分專業課和以強化學生編程能力訓練的課程設計教學工作由簽約合作企業遴選具有5年以上項目開發經曆和兩年以上培訓教學經曆的軟件工程師來校主講和指導,學生第四年按專業方向分赴合作企業參加實訓,由企業選派最優秀的工程師擔任指導教師,指導學生每人完成1項編程課題,保證能夠運行,並由學院組織專業教師赴企業實訓基地進行答辯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