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鋒相對的鬥爭2(1 / 2)

2

也就在中蘇開始接觸後第三天,即6月15日,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正式送來了美國總統杜魯門的極機密備忘錄,即《關於中國國民政府和蘇聯協定綱要的說明》,並附有雅爾塔密約全文。杜魯門的備忘錄主要內容是:“1.斯大林盡全力促進由蔣主席領導的中國統一。2.戰事結束後,中國應由蔣主席繼續領導。3.斯大林期待中國達成統一、安定,希望滿洲為統一中國的一部分。4.對於中國便於在滿洲組織行政組織,歡迎蔣主席的代表和蘇聯軍隊同行進入滿洲。5.斯大林同意美國對於中國所提倡的門戶開放主義。6.斯大林同意朝鮮由中、美、英、蘇四國托管。”備忘錄最後還說:“美國依據這個外交文書,認為是斯大林對於中國沒有存絲毫野心的‘背書保證’。”由於美國人說了話,特別是美國總統所表明的態度,在中國毫無所知的情況下由美蘇大國擬定的密約,現在竟變成中國非締不可的“協定綱要”。在美國人的意旨下,蔣介石不得不在6月27日派行政院長宋子文和他的兒子蔣經國,率中國政府代表團赴蘇聯莫斯科談判。從7月2日至12日,宋子文等同斯大林等舉行第一次會議曾經六次晤談。此時,宋子文才知道蘇聯還要外蒙古。宋子文對斯大林說:“任何中國政府不能割棄領土而存在。”斯大林回答你可先立密約,“待日本投降後再行公決。”宋則以“事逾訓令範圍”,要請示蔣介石作為緩兵之計。但宋久候訓令不至,乃讓蔣經國與斯大林做會外洽談,終於探明斯大林的真意。宋子文於7月7日會談時辯稱:原來(雅爾塔)協定僅維持外蒙現狀,並無獨立之說;但斯大林說外蒙已是“人民共和國”,現狀即獨立。宋以高度自治對,斯氏不允,並說外蒙古獨立若不解決,中蘇同盟條約無從討論。很顯然,斯大林的強硬態度,明告宋子文你不賣國,一切就莫談了。

可蔣介石在斯大林的強硬態度下軟了下來,他召集高級幕僚商議後,發出如下訓令:

一、外蒙獨立問題,須待我國國內真正統一,領土主權真正無缺,行政真正完整,始能考慮。

二、蘇俄如能保證東三省領土主權之完整,不支持中共之割據,不鼓勵新疆之叛亂。

三、中國政府願自動提外蒙古獨立案經外蒙公民投票許其獨立,但此宜俟抗日勝利後,始能辦理。

四、大連應為自由港,旅順應做中蘇共同軍港,鐵路幹線應由中蘇共營,但管理權仍在中國。

這個訓令實際上答應了外蒙古獨立,隻是爭取一點出賣的交換條件,那就是“保證東三省領土主權之完整,不支持中共之割據”。這說明蔣介石出賣外蒙古,較雅爾塔密約的出賣實際更多更明顯,因雅爾塔密約是所謂“維持現狀”,照羅斯福的解釋,中國對外蒙古仍擁有宗主權,現在“願自動提出外蒙獨立案經外蒙公民投票許其獨立”則連宗主權也沒有了,“公民投票”就是冠冕堂皇的擺設了。盡管雙方在某些問題上獲得了妥協,但對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尚無結果。由於斯大林出席波茨坦美英蘇首腦會議,中蘇談判中止。

美國在促使蘇聯與中國談判並即將對日宣戰的時候,又從情報機關截獲日本也要求結束戰爭的消息,便考慮到:如果由蘇聯擊敗日本,必將導致蘇聯在亞洲的勢力進一步擴大,在歐洲發生的事情將會在亞洲重演,這無疑對美國是極大的威脅。所以,美國政府為了確保在亞洲的優勢,決定無論如何也要搶先在蘇聯軍隊參戰的8月8日之前,盡快使用原子彈,用美國的武力迫使日本投降。於是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殺傷近20萬日本人民,震驚了日本,也促使蘇聯未等中蘇談判結束,於8月8日對日宣戰。美國本預定在8月11日向日本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由於蘇聯對日宣戰並於9日出兵,於是就提前在9日。這一天,百萬蘇軍在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指揮下,進入中國東北,對日本關東軍發動強大攻勢。

中蘇談判的第二次會議也於8月8日舉行,在蘇軍已進入中國東北的情勢下,10日,斯大林警告中國談判代表宋子文:中國政府最好盡快同意達成協議,否則,中國共產黨就要進入東北了。此時,中蘇談判中的難點有三個問題:一是外蒙古境界線,中國主張事前在地圖上確定,蘇方要求維持現狀;三是南滿鐵路局局長人選,雙方都主張用本國人;三是旅順問題,中國主張組織中蘇軍事委員會,共同使用,蘇聯反對。當時中國代表鑒於蘇軍已進東北,在打敗日本之後如果這些部隊不撤走,怕蘇軍將東北地區交給了中共,認為簽訂一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可能有對蘇交涉的依據,好作為遏阻蘇聯的防波堤;再者中蘇會談是美國促成的,如鬧成僵局,恐將波及中美關係事情就大了,為了能和在雅爾塔密約上簽字的美英保持協調,也是牽製蘇聯的一個條件。基於上述考慮,中國國民黨政府不得不委屈於雅爾塔密約所造成的國際情勢之前。

然而,宋子文是個聰明人,要出賣國家主權,更要出賣外蒙古,他不願做第二個李鴻章,所以就辭去外交部部長職務,而讓蔣介石的家奴家臣王世傑任外交部部長,來擔當這個罵名。於是王世傑在莫斯科於8月14日同蘇聯外長莫洛托夫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同時簽訂的還有:《中蘇關於中國長春鐵路之協定》、《中蘇關於大連之協定》、《中蘇關於旅順口之協定》等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