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鋒相對的鬥爭6(1 / 2)

6

當歐洲希特勒德國節節敗退,太平洋上的日軍不斷失利,整個國際形勢麵臨大變化前夜之際,蔣介石國民黨一喜一憂。喜的是歐戰一旦結束,美英可騰出手來替他打日本,他可坐享其利;憂的是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一旦垮台,將危及蔣介石國民黨買辦封建法西斯獨裁統治。為使抗戰勝利後能維持其統治地位,蔣介石感到有再來一次大規模反共行動之必要,於是在1943年3月,蔣介石發表了反共反人民的《中國之命運》一書,它集中反映了蔣介石極端反動的買辦封建法西斯思想和主要政策,它是蔣介石發動第三次反共高潮的宣言書。時值1943年5月15日,共產國際執委主席團根據新的形勢,作出了關於提議解散共產國際的決定。5月26日,中共中央做出決定宣布:自5月15日起,“中國共產黨解除對於共產國際的章程和曆次大會決議所規定的各種義務。”蔣介石更認為他找到反對共產黨的借口和機會,把第三次反共推向高潮。6月,國民黨西安勞動營訓導處長、複興社特務頭目張滌非,假冒“民眾團體”名義,召開會議,發表通電,叫嚷“馬列主義已經破產”,要求“解散共產黨,交出邊區”。國民黨的中央通訊社乘機把這消息廣為傳播,大造反共輿論,國民黨各報刊大叫中共“應放棄共產主義”,“解散一切非法組織,停上一切非法行動”。還說什麼“中共既係自外生成,今第三國際已告取消,各地支部全行解散,則中共失所秉承,自應乘此機會,宣告解散”。6月18日,胡宗南在洛川召開軍事會議,部署進攻陝甘寧邊區。會後,國民黨河防大軍紛紛西調,糧彈運輸絡繹於途,此時邊區周圍集中四五十萬大軍,準備九路閃擊延安;七、八月間多次進行試探性進攻。同時在華北、華中也準備對各抗日根據地發動進攻。中國又麵臨內戰危險邊緣。

麵對蔣介石國民黨消極抗戰、積極反共的方針與行動,中國共產黨堅持了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采取了發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方針,領導各抗日根據地軍民,戰勝了蔣介石國民黨的三次反共高潮,緊緊掌握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領導權,自力更生,發展生產,精兵簡政,克服重重困難,抗擊了64%的侵華日軍和95%的偽軍,發展壯大了人民軍隊和抗日根據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成了抗日的主要戰場。而蔣介石國民黨卻跑到峨眉山上,保存實力,坐山觀虎鬥;同時還大搞“曲線救國”,指使一部分軍隊和官員投降日本,與日本侵略軍一起進攻抗日根據地,來消滅中國共產黨。特別是乘抗戰之機大發國難財,1938年9月8日,國民政府下令改組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成立“四行聯合辦事總處”,作為政府的最高金融組織,由中央銀行總裁孔祥熙、中國銀行董事長宋子文、交通銀行董事長錢永銘為常務理事,特派國民黨總裁、中國農民銀行董事長蔣介石為四行辦事總處理事會主席,從而四大家族合法壟斷了全國金融組織,享有發行紙幣、辦理外彙等金融特權。1942年7月,宣布實施“貨幣統一發行辦法”,借機濫發紙幣、辦理外彙等金融特權。1937年6月法幣發行量為14.1億元,到1945年底為10.319億元,增加7300倍,造成通貨膨脹,大量掠奪人民財產。同時,還以抗戰名義大借外債和發行國內債券。從1937年到1939年不完全統計,全國發行各種名目公債19筆,金額24.17億元,多數以總預約權形式交予中、中、交、農四行先行付款,四行不是動用現金,而是濫發紙幣。從1937年至1942年,共向美、英、法、捷、蘇、比、德等國,借外債32筆(其中美國8筆、英國12筆、蘇聯5筆、法國4筆、捷克1筆、比利時1筆、德國1筆),折合法幣442.9億元。利用這些外國貸款,各國供應了十分可觀的軍用物資。如1940年蘇聯駐華武官崔可夫,一次就帶來150架戰鬥機、100架快速轟炸機、300門炮、500輛吉斯——5型汽車及相應裝備與配件。1943年5月,美國總統羅斯福決定自7月1日起,經印度對中國空運軍用物資,每月增加到7000噸至1萬噸。蔣介石對各國所支援的軍用物資,沒給抗日人民軍隊一槍一彈,而全部用來裝備嫡係部隊,作為反共內戰的資本。在對外關係上,蔣介石是左右逢源,靜觀其變,以便從中撈到好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1940年9月,德、意、日在柏林簽訂協定,正式結成三國同盟;同時,英、美也簽訂了協定。兩大集團都在爭取蔣介石。德意日要求蔣介石政府放棄抗日,加入他們的同盟;由德國勸和,日本誘降。美英則要求國民黨蔣介石政府加入英美同盟,美國願給大量借款,英國允許重開滇緬公路。與此同時,蔣介石還繼續得到蘇聯的援助。國際上三大力量都在拉蔣介石,使得蔣介石春風得意,身價倍增。當時周恩來對蔣介石曾作了一個很好的描繪:“三國協定後,美英積極拉蔣,蔣喜。現在日本拉蔣,蔣更喜。斯大林電蔣,蔣亦喜。此正是蔣大喜之時,故蔣於日軍退出南寧,斯大林複電之後,立往成都,此行絕非偶然。”“蔣現在處於三個陣營爭奪之中,他認為以一身暫時兼做戴高樂、貝當、基馬爾最能左右逄源。故他自己躲在成都,讓其夫人及英美派拉英美,朱家驊、桂永清拉德,讓親日派談和,讓孫(科)、馮(玉祥)親蘇,讓何(應欽)、白(祟禧)反共,以便他居中選擇,並以反共為軸心來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