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鋒相對的鬥爭37(2 / 2)

停戰問題的解決,為政治協商會議如期召開鋪平了道路。會議召開前,國共雙方在參加單位和代表名額分配問題上,經過一番鬥爭後,最終商定由5個單位38名代表參加。1月7日,國民黨政府正式公布會議召開辦法及與會人員名單。國民黨8人:孫科、陳布雷、陳立夫、張厲生、王世傑、邵力子、張群、吳鐵城;共產黨7人:周恩來、董必武、王若飛、葉劍英、吳玉章、陸定一、鄧穎超;青年黨5人:曾琦、陳啟天、餘家菊、楊永浚、常乃德;民主同盟9人:張瀾、羅隆基、章伯鈞、沈鈞儒、張東蓀、張申府、黃炎培、梁漱溟、張君勱;無黨派人士即社會賢達9人:郭沫若、王雲五、傅斯年、胡霖、錢永銘、繆嘉銘、李燭塵、莫德惠、邵從恩。7日下午3時,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舉行政治協商會議預備會議,實到代表35人,由孫科擔任臨時主席。會議決定:政治協商會議在10日上午10時於國民政府正式開幕,主要議程為:停止內戰、和平建國方案,國民大會及其他有關問題,並由國共雙方代表報告停戰商談經過。會上中共代表陸定一引用了舊金山會議菲律賓代表羅慕洛的話:“讓我們這會場作為最後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