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鋒相對的鬥爭42(1 / 2)

42

1946年1月14日,東北人民自治軍奉令改稱東北民主聯軍,領導人為:司令員林彪、第一政治委員彭真、第二政治委員羅榮桓,副司令員呂正操、周保中、肖勁光,參謀長肖勁光兼,第二參謀長伍修權,政治部主任陳正人、副主任周桓,前方後勤部部長葉季壯,後方後勤部部長吳溉之;下轄北滿、西滿、南滿、東滿4個大軍區。此時,羅榮桓病倒了,被批準到朝鮮蘇軍醫院治療。平壤蘇軍醫院經過診斷,認為羅榮桓患的是腎癌,由於醫療設備不足,無法進行手術,勸羅到莫斯科治療。1946年2月23日,羅榮桓從平壤轉到大連蘇軍醫院療養,有一天,他正躺在病床上,突然進來了一個穿蘇軍軍服的少校軍官,一看是中國人。來人脫下軍帽說:“你不認識我了吧?”羅榮桓立刻說:“劉亞樓,好,你個劉亞樓,洋麵包一吃精神多啦!”劉說:“延安一別,整整7年啦!老首長,你得了什麼病?要緊嗎?”羅回道:“腎出了毛病,有啥要緊,大不了去見馬克思!你講講這些年都幹了些啥?”劉亞樓很高興地介紹他1939年進蘇聯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後留在蘇聯工作,參加過蘇聯衛國戰爭,去年8月隨蘇軍回到中國東北,現在實際上是東北民主聯軍和蘇軍的聯絡官。劉亞樓說:“我想上戰場,真刀真槍地幹幾仗,請老首長幫幫忙。”在劉亞樓一再懇求下,羅榮桓向東北局和黨中央發了電報,建議劉亞樓擔任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並很快得到批準。

此時,林彪住在彰武附近的一個農家小院內,每天的必修課就是麵對牆上的軍用地圖沉思。杜聿明分兵冒進,結果使蔣軍破綻百出,這也是一直“避戰”的林彪夢寐以求的局麵。可是就在這時停戰令下達了,13日18時中央來電說:“國民黨拒絕與我談判東北問題,國民黨軍隊進入東北後要向我們進攻是不能避免的……”這使林彪更加苦惱,認為這次停戰是蔣介石玩弄的陰謀,按照停戰令蔣軍仍可以接收主權為名調入東北,而民主聯軍方麵既不能主動出擊,又不能破壞交通設施,一旦蔣軍在東北蓄足了力量,隨時都可爆發戰爭,到那時一切都晚了,經過周密思考,於1月15日致電中央軍委和東北局。其文如下:

依照中央13日18時電看來,此次和平協定的實質為蔣之一個陰謀。這一陰謀是對我黨力量采取避實擊虛各個擊破的方針。目前以口頭上的民主諾言欺騙全國人民,以有名無實的和平空談代替它的軍隊鉗製我在華北的真實力量,從而束縛我之手腳,避免彼方在經過我8年創建之不可征服的群眾戰場與我作戰,以便抽出主要力量,首先向我最薄弱之一環——東北進攻。而後再以東北為依托,向我華北根據地南北夾擊。以目前所知的條件看來,則我此次和平的前途較之繼續戰爭的前途更壞。我入東北部隊目前完全處於無根據地的狀況,與我軍脫離中央蘇區以後到陝北以前的狀況大體相同(指無根據地條件),如敵調全國兵力,向我到處進攻,則對我甚為不利。因此我意必須堅持彼在東北不停戰則我在華北、華中也不停戰。我們須深信而且具體想到敵進入我華北、華中無論多少,在我堅壁清野民兵到處放地雷封鎖擾亂的情況下,再加以主力作主動有準備的進攻,則敵無論如何也必定會被消滅的。在我新的技術條件下,堡壘已可擊破,因此,華北、華中將成為我消滅蔣軍之大切肉機,如我在這方麵停戰,而讓敵自由攻擊東北,則對我黨的後果是很不利的,華北之暫安局麵也絕不會長久的,因此我們對現在所謂和平的實際收獲,須清醒考慮之。

林彪發完此電,立即向各部隊下達了一個指令:時局尚在動蕩中,各部須嚴加戒備,隻有戰爭才能爭取和平。林彪還放心不下,經過整整一天思考,他認為此次停戰隻局限於關內,而關外是不可能和平的。國民黨軍要接收東北各地,就不可避免要與自己領導的軍隊發生衝突。他怕和平空氣麻痹了官兵的意誌,又在前電發出3小時後,再向各部下達如下指示:對於和平問題,切勿向下級指戰員散布和平空氣,以免解除精神武裝、渙散軍心民心,故隻應鼓勵為和平而戰,為停止敵之進攻而戰。

1月16日,中央對林彪15日電作了答複:“我們在月初及以前時期,能給杜沉重打擊,推動全國停戰,保障和平,提高我在東北及國內國外地位是有利的。而在停戰令公布以後情況起了變化,杜聿明部又未繼續進攻承德,我如主動的向杜部進攻,將受到國內國外輿論的嚴重責備。蔣頑發動內戰的責任將推在我們身上,人民是不容易了解的,這對於我是不利的。因此目前可能取得局部的軍事勝利(你們來電所說杜部分散),也隻有暫時放棄不向杜部進攻,以服從目前全局的政治形勢。”

接到此電後,林彪隻好放棄主動攻擊杜聿明部的計劃。1月17日,他率前指移駐秀水河子。他騎著戰馬在冰天雪地中緩緩行進,表情很沉靜。此時,部隊中已經有人在散布“林總畏戰”的謠言,可誰能知道他此時是怎樣的心情。他隻有等待杜聿明的新一輪攻擊,為他創造戰機。此後戰機與事件就接連不斷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