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鋒相對的鬥爭46(2 / 2)

聽了杜聿明的高論,白崇禧還是不大放心,他背著手踱到地圖前,說:“我們在南京和共產黨協議,不進長春。如果把握不大,我建議新六軍打到公主嶺為止,不必繼續北進。”杜聿明很有信心而又很堅決地說:“廖耀湘得到了共軍可靠情報,共軍在四平遭我重創,已無力與我軍決戰。我認為攻占長春十拿九穩。”白崇禧笑著回道:“既然如此,能拿下長春當然好,我想老頭子不會不高興吧。”當白崇禧帶來攻占長春有絕對把握的信息後,蔣介石對國共談判的態度立刻強硬起來,要馬歇爾向中共代表團轉達他對和平的砝碼:“國軍占領長春後立即停火。”

新六軍攻占公主嶺後,發現共軍並沒有設防,因此,毫無遲疑直奔長春。由於蔣軍大多是機械化部隊,很快就趕上了北撤的民主聯軍,雖然組織小股部隊節節抗擊,但無法減緩蔣軍新六軍和第七十一軍的攻擊勢頭。

民主聯軍北撤途中,國共雙方軍隊形成多路平行並行,互相之間情況不明,因此雙方也無大的戰鬥。5月23日,蔣軍新六軍和第七十一軍進占長春。28日攻占永吉,31日攻占樺甸、法拉。東北聯軍主力於5月28日撤到鬆花江以北。

5月22日,當杜聿明電告南京已占領長春其部隊正向永吉前進消息後,蔣介石又將占領長春後停火動議推翻,提出更高的要價,中共的底線是“讓到長春雙方不駐兵為止”。而蔣介石要馬歇爾勸說中共妥協,考慮政府的新動議,並說他要離開南京一段時間。就這天,蔣介石偕宋美齡飛沈陽巡視,親自對東北的軍事進行部署。此時,民主聯軍第四縱隊包圍了海城守軍第六十軍之第一八四師。杜聿明命令新一軍火速增援第一八四師,孫立人卻要求休整3天,蔣介石批準了孫立人的請求,打亂了杜聿明的作戰計劃,致使第一八四師孤立無援,在東北民主聯軍的圍攻與政治爭取下,師長潘朔端率第一八四師宣布起義。

5月23日,蔣軍進占長春的這一天,蔣介石夫婦在杜聿明等高級將領陪同下,遊覽了清太宗皇太極的陵墓,他躊躇滿誌地對眾將領說:“自從1914年奉孫總理之命,前往東北調查革命情勢,實則已經是相距32年之後舊地重遊。”

5月30日,蔣介石夫婦偕白崇禧飛抵長春。一下飛機,他就想起半年前在此會見蘇軍馬林諾夫斯基元帥的情景。那時,長春機場冷冷清清,迎接他的蘇軍代表隻是虛偽的熱情迎接;如今機場內人山人海,豪紳地主揮舞著彩旗朝他歡呼。他感覺這是自抗戰勝利以來最愉快的時刻,其心情比月初還都南京時還高興。因此,他便在機場大廳裏對來迎接的豪紳巨富慰問一番。

當天,蔣介石召集杜聿明、鄭洞國、孫立人、廖耀湘、陳明仁等高級將領開會,向他們提出一個問題:“共軍的戰術,究竟比在江西的時候有什麼進步沒有?”眾將領爭先恐後地回答:“無論在四平街、在本溪各戰役,共軍的戰術和江西時代一樣,並沒有多少實力。”蔣介石認真傾聽了眾將領的意見後,他的結論是:“東北共軍除一部外,本屬烏合之眾,經此次打擊,勢必瓦解無疑。林彪部乃江西殘匪骨幹,戰力最強,經此次四平街會戰已十損七八,其他匪部實力遠遜於彼,可見不難解決。由此可斷定共黨並無多大實力。”

這次東北軍事會議,使蔣介石堅定了“武力解決中共”的決心。會後立即致電宋子文,要他轉告馬歇爾:“隻要東北共軍主力潰敗,則關內之事必易處理,不必顧慮共方之刁難與叛亂也。”

6月4日,蔣介石飛回南京,6日在南京發表聲明:從6月7日起在東北停止進攻15天。人們不禁要問:蔣介石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突然主動提出停止進攻?這裏麵大有文章,因為東北現在已經得手,他準備在全國大打,正在召開軍事會議,作全麵內戰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