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鋒相對的鬥爭47(2 / 2)

於是第一、第二團沿鐵路兩側前進,第三、第五團進行在蛟河待命。第四團向老爺嶺進發,準備擔負支援任務。黃昏時分,戰鬥正式打響。第二團首先發起攻擊,以吸引敵主要兵力、火力,戰鬥非常激烈。4個小時後,第一團由敵側後發起突然襲擊,並以尖兵向法拉村內迅速猛烈穿插,戰至撓曉,將敵一個營全殲。

原來蔣軍在築完工事後,並不知蛟河方麵民主聯軍集結有兩師兵力,加上千裏追擊,他們認為共軍已喪失抵抗能力,於是很放肆地派兵向蛟河“掃蕩”。他們剛剛一露頭,就被打得落花流水,趕忙縮回拉法、新站防禦工事內固守。

當民主聯軍發起淩厲攻勢後,駐守新站的蔣軍二六三團團長韋耀東,才如夢初醒,急電師長韓增棟請求支援或棄守新站。韓增棟知道堅守法拉、新站是蔣介石的指示,乃回電韋耀東死守待援。當時第八十八師配屬新六軍,因兵力分散,要抽調兵力去增援絕非易事,便將此情況上報廖耀湘。廖也做出相同的處置,令該團死守待援;並令韓增棟調兵增援。

在此情況下,韋耀東隻好利用白天加緊構築工事,做死守的準備。新站位於拉法以北12裏,村落較大,為防匪患,四周圍築有丈餘高的土牆,外圍是水溝和稻田,地形開闊,不利於進攻。韋耀東清楚,擅長夜襲的共軍突破土牆並不難,戰鬥主要是街巷爭奪戰,乃令將沿街房屋逐牆打通,作為隱蔽交通壕;並在街頭和路口構築堡壘,架設鐵絲網等障礙物。

由於白天蔣機不斷臨空盤旋,民主聯軍大部隊不便行動,入夜後部隊迅速集結,向新站進發。9日淩晨2時,第一、第三、第五團同時對敵發起猛攻,陳光親率第二團為預備隊。戰鬥一開始便非常激烈,第一團很快突入鎮內,占領了東南角部分陣地。蔣軍利用優勢火力和有利地形拚死反擊。到天亮時,雙方在鎮內的較量仍未見分曉。

韋耀東見援軍遲遲不到,就直接向杜聿明發電求援;杜聿明意識到情況不妙,嚴令韓增棟派兵前往。韓不敢怠慢,連忙集結部隊乘火車馳援。援軍於9日下午在老爺嶺受到阻擊。由於蔣援軍已到,新站前線指揮所已聽到老爺嶺方向的火車汽笛聲;有些指戰員擔心蔣機轟炸,特別怕受到兩麵夾擊,就想撤出戰鬥。陳光堅定地說:“一定要拿下新站!誰也不許動搖!”他衝出指揮所,到前沿觀察敵情,發現有大量蔣軍蝟集於一片民宅內,遂令參謀調來一門日式三八野炮,親自下令轟擊。炮彈接連命中目標,迫使蔣軍紛紛逃竄。

黃昏後,民主聯軍按計劃發起猛烈攻勢,陳光來到第二團指揮所,令團長江擁輝帶五個連從南麵突破。經一夜激戰,終於在10日拂曉全殲新店守敵。拉法、新站戰鬥,斃傷蔣軍1000餘人,俘團長韋耀東以下900餘人,繳獲火炮10餘門、輕重機槍70餘挺、槍1200餘支。

拉法、新店殲滅戰,使進入北滿的蔣軍清醒了,共軍主力還存在,再不能掉以輕心;從此,東北民主聯軍在北滿站穩了腳跟。

十五、為和平請願團下關被毆

1946年5月上旬,由於國民黨政府宣布還都南京,國共談判的中心也從重慶移到南京。5月3日,周恩來率中共代表團飛南京,住在梅園新村,對外叫中共代表團南京辦事處,對內稱中共中央南京局。辦公地點是梅園新村十七號,周恩來住梅園新村三十號。6月7日,就是蔣介石發表關於東北問題聲明的第二天,周恩來、陸定一飛返延安,向中共中央彙報談判情況,並研究對策。中共中央決定談判的方針,仍是在不喪失基本利益下實現和平,“決定竭力爭和平,哪怕短時期也好。”9日,周恩來等飛回南京,10日往訪馬歇爾,直截了當地指出:“國民黨的打算,是在東北用接收主權名義占領大城市和交通線,在關內用恢複交通的名義占領華北鐵路。如果中共不同意,就把中共除外,召開‘國大’,通過‘憲法’,表示中國已經實現‘民主’,以便取得外國援助,肅清中共。”並申明: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是要爭取和平民主,但目前內戰的危險日益嚴重,迫使我們不能不抵抗。隻有這樣,才能使得國民黨的內戰政策不能達到目的,使他認識困難,再回過頭來趨向和平。這時,周恩來同國民黨的談判仍在繼續進行,談判越來越艱難。6月15日,周恩來電告中共中央:國民黨方麵在最後決定權、路警、軍隊駐地、兵力、省主席名額五個問題上逼我讓步或與我破裂。我們既要避免破裂,又要不作大的讓步,今後一周將是鬥爭最緊張的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