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中共中央上海局書記劉曉,在“五二○”運動暴發前夜向中央報告說:由於最近物價暴漲和一連串美軍侮華事件,經濟剝削與政治壓迫加緊,近月來群眾鬥爭又複趨活躍,抗暴運動以後第二個高潮又將很快到來,5月份可能是這一新高潮的開始。“這一高潮不像抗暴帶突然性,而是在開始形態是此起彼伏、連綿不絕、分散的生活鬥爭,是生活鬥爭與政治相互協通、到一定時機又彙合成全麵性的政治鬥爭,我們在思想上組織上策略上都是為著準備組織與領導這一新的高潮,把蔣區民主運動向前推進一步。”
“五二○”運動是由上海局有計劃、有組織發動起來的。首先選定在國民黨統治的政治中心所在地南京突破,而後各地響應,並根據運動的發展情況加以具體指導,當運動發展到高潮時,不少學校通過“無限期罷課”的決議,上海局以清醒的頭腦分析了情況,認為運動己達預期要求,如果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讓罷課曠日持久下去,會使中間分子產生厭倦而動揺,乃於5月24日向中央請示報告提出:“趁我聲勢還浩大,上層分子已有配合,群眾情緒還高漲,敵人內部對學潮政策有分歧,還未統一的時候,主動決定暫時停止罷課,一麵上課一麵鬥爭,上課與罷課帶彈性的鬥爭策略。”在得到中共中央同意下,6月間各地學校相繼複課,工作重點轉入鞏固與發展已有成果,使“五二○”運動勝利結束。
1947年5月30日,毛澤東為新華社寫的評論《蔣介石政府已處在全民的包圍中》,高度評價了這次學生運動,指出:“中國境內已有了兩條戰線,蔣介石進犯軍和人民解放軍的戰爭,這是第一條戰線。現在又出現了第二條戰線,這就是偉大的正義的學生運動和蔣介石反動政府之間的尖銳鬥爭。”“學生運動是整個人民運動的一部分。學生運動的高漲,不可避免地要促進整個人民運動的高漲。”“中國事變的發展,比人們預料的要快些。一方麵是人民解放軍的勝利,一方麵是蔣管區人民鬥爭的前進,其速度都是很快的。為了建立一個和平的、民主的、獨立的新中國,中國人民應當迅速地準備一切必要的條件。”
第二條戰線的出現,是人心大變的結果,它擴大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影響,使很大一批過去沒有參加過愛國民主運動的青年學生,擺脫了對國民黨蔣介石的幻想,投入這場運動鬥爭中去。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鍛煉培養壯大了學生中的進步力量,在複雜險惡的鬥爭中,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分子,成為未來向全國進軍和解放後革命和建設的重要力量。
蔣軍四百多將官痛哭中山陵
抗日戰爭勝利後,駐華美軍總司令魏德邁中將,為蔣介石出謀劃策建議整編軍隊,蔣介石立即接受,將原來為適應對日作戰需要而成立的各戰區司令長官部和各方麵軍全部撤銷,接著撤銷了集團軍;蔣介石還準備利用整編時機,加強嫡係實力,削弱以至鏟除非嫡係軍隊,乃於1946年4月,下令陸軍總司令部在南京召開軍事會議,所有國軍師以上將領出席會議,由何應欽主持會議,魏德邁在會上講話,他主張把中國軍隊整編為50個師,其餘的複員轉業,魏在會上說:“我也要複員,回美國後,也可能回家做老百姓……”這個會議後,國統區內大規模整編軍隊工作開始,原來的師改為整編旅,軍改為整編師,3個整編師組成一個整編軍。原來國民黨軍隊編製是三三製,即一個軍3個師,一個師3個團,其營、連、排、班也是如此。按編製每軍10000多人,實際上各級軍官吃空額嚴重,士兵遠遠不足定額。對此,蔣介石對非嫡係部隊采取“要兵不要官”的政策,借機撤銷了很多非嫡係部隊編製,把士兵並入嫡係部隊中。
這樣一整編,編餘的軍官很多,這些軍官除了打仗,無一技之長,無法謀生,便流離失所成為社會一大公害,也就是當時人們所稱的“八大懶”之一。當時,在南京有一個斷腿斷臂殘疾軍官,因生活無著,便把受傷證明掛在身上,寫了“告地狀”三個大字,在太平路、國府路一帶乞討要飯,憲兵、警察認為有礙觀瞻,予以驅逐。第二天這個殘疾軍官不見了,不幾天秦淮河中發現了他的屍體。這個事件的發生,給當時社會和南京極大震動,引起蔣軍內部動蕩不安,有的軍官就率部起義投向解放區。當時在編餘軍官中流傳著這首歌謠:“此路走不通,去投毛澤東;此處無人要,延安去報到。”
蔣介石在得知此消息後,為緩解軍隊中再出現動蕩不安,便下令在全國主要省市成立“複員轉業軍官甄別考試委員會”,以何應欽為首負責此項轉業安置工作,除自願遣散的外,把各地編餘軍官集中,中央訓練團設置一個將官班,其餘設置若幹軍官總隊。中央訓練團是蔣介石十年剿共中首創於廬山,抗日期間遷重慶浮圖關,勝利後移至南京。軍官總隊名義屬中央訓練團,實際駐在全國一些中等城市,經過一時期訓練,再分別安置到工業、農業、水利、交通、運輸、郵電、建築等部門工作;還有不少軍官被送入中央警官學校的甲級班、乙級班、警政班,按級別編入進行警官訓練,以便轉警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