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拂曉,蔣軍整十七師開始南逃,行軍的序列是:四十八旅、師部、十二旅。不僅是十七師部隊,還有行政人員,並有從西安來延安做投機生意的商人等等,也跟著蔣軍一起逃走;在一片混雜與惶急之中走了三天,於4月23日總算到了洛川。十七師在洛川與楊蔭懷旅會合後,唯恐走路遲緩,第二天即向銅川撤退。本來兩軍會合兵力增加,且與西安主力接近了,照理說應減少緊張氣氛;但他們聽說西北野戰軍主力,正在涇、渭河穀活動,覺得越向南推進,發生遭遇戰的可能性越大,所以精神更加緊張。24日上午10時左右,當行進到離洛川30裏的交河口附近時,即接到情報說:在交河口以南不遠,通銅川公路兩側高地,有共軍部隊活動,並且沿途築很多工事。何文鼎立即召集三個旅長會商,認為再按原計劃走危險性很大,遂決定改變路線,循通往蒲城的公路前進。25日,蔣軍十七師到史家河地區宿營。26日早晨8時左右,史家河西麵響起一片槍聲,便派出向西警戒的十二旅搜索排,約20分鍾後,這個搜索排被迫退回到旅部附近,追擊的解放軍有二、三百人跟蹤而至,與十二旅直屬部隊展開戰鬥。接著,南邊師部所在地也響起緊密槍聲,且範圍很大。攻擊蔣軍十二旅旅部的解放軍打了約一小時之後,即轉向史家河的南原前進。十二旅旅長陳子幹立即派人去找四十八旅旅長康莊,共同商討對策,決定集中兵力,向南原師部所在地攻擊前進,俟與師部會合後再作打算。於是,以十二旅的一個團擔任左翼,以四十八旅的一個團擔任右翼,在上午11時左右,開始向南原攻擊前進。其時,南原已為解放軍占領,蔣軍前進困難,傷亡很大。戰至下午5時左右,解放軍主動西撤,這兩個旅才與師部取得聯係。這一天的戰鬥,左翼的十二旅傷亡800多人,團長王燦輝被擊斃;右翼的四十八旅,傷亡比十二旅少些,師部直屬隊也有傷亡,隻有楊蔭懷旅在戰鬥發生時,為圖自保,動也未動,而沒有傷亡。
27日,蔣軍按楊蔭懷旅、師部、四十八旅、十二旅的序列繼續南撤。約在上午8時左右,殿後的十二旅又遭解放軍襲擊,他們且戰且退,1小時後才得脫離戰鬥,幸免潰散,但行李輜重丟失,己狼狽不堪。下午2時,西安派來蔣機一架,投下命令:要十七師渡過洛河,經白水縣向蒲城前進。於是何文鼎令十二旅先行渡河,占領要點掩護,並準備架橋;四十八旅則留北岸掩護。兩個小時後,十二旅兩個團已渡過河,並占領了幾處製高點,這時南岸並沒有情況,其他部隊開始涉渡。正在此時,西北方向突然響起槍聲,涉渡的部隊均爭先恐後,而負責在北岸掩護的四十八旅,也拚命搶渡,故北岸製高點很快被解放軍占領,以重機槍向南岸掃射,並封鎖了公路渡河點。南岸蔣軍雖還能進行還擊,但十七師的所有汽車、戰車及大部輜重行李隻好拋棄北岸。當晩,蔣軍十七師到達洛河南岸七、八裏的一個小集鎮宿營。28日拂曉前,在鎮南小村莊的四十八旅一個團,又受到當地人民遊擊隊的襲擊。在人心惶惶下,十七師繼續南撤,直到下午3時左右,才在白水縣城北20裏的地方,與胡宗南派出接應的部隊會合,才鬆了口氣,但連休息也不敢休息,即繼續向蒲城撤退,到達時已是夜11點多鍾了。這次十七師由延安南撤,除殘部輜重得以保存外,全部重武器及汽車輜重,均在洛河以北丟光了,為解放軍充當一次很好的義務運輸隊。
回顧胡宗南的部隊,自1947年3月19日侵占延安,到1948年4月21日撤出延安,一年多一點時間,損兵折將,被殲11個整編旅10萬人以上,從此以後,便不得不退縮到渭河北岸地區,進行所謂“機動防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