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此時,聶榮臻的晉察冀軍區和野戰軍,也在總結經驗教訓。石家莊解放後,野戰部隊就地整訓,指揮機關移駐晉縣,後被敵特發覺,進行了一次突然飛機轟炸,於是連夜轉移到周家莊。1947年12月2日,野戰軍黨委在這裏召開了團以上幹部擴大會議,總結戰鬥經驗,部署新的作戰任務。朱德總司令、聶榮臻司令員親臨會議,向大會報告了國際、國內和邊區形勢,勉勵大家進一步學習毛澤東軍事思想,貫徹執行好黨的政策紀律,爭取更大勝利。會議宣布軍區新組建3個縱隊:第一、第六、第七縱隊,其中第一、第七縱隊為地方部隊,第六縱隊為野戰部隊。這樣,晉察冀軍區就有了4個野戰縱隊、2個地方縱隊、1個炮兵旅。會議還對將要進行的北線戰役,進行了研究與準備。
淶水戰役
傅作義為在華北“剿總”成立伊始,打個漂亮仗,以揚聲威,一改過去孫連仲被動挨打態勢,決定主動出擊,以造成像察綏那樣控製點線,機動靈活的作戰局麵。他於12月13日冒著嚴寒帶著有關人員親赴高碑店、涿縣、定縣等地視察,然後派他的基本部隊第三十五軍、暫三軍和蔣嫡係第十六軍、第九十四軍共4個軍兵力,另加騎兵部隊,不分散,不冒進,沿北平至保定鐵路西側向南推進,目的是尋殲晉察冀野戰軍主力,以配合蔣軍的東北戰場。部隊進至保定西南的滿城地區,沒有發現共軍主力,乃沿原路線回師高碑店、涿縣一帶,待機再戰。
對蔣傅軍的動向,晉察冀野戰軍領導密切注視,根據源源而來的情報,野司分析敵軍態勢,決定戰役預備隊及第十九旅,對保定發起猛攻,迫使敵軍來援分散其兵力,尋機殲滅。保定守軍告急,傅作義以為共軍真的攻打保定,急令4個軍南下,進入保定以北。共軍攻城部隊很快撤離,蔣傅4個軍兵臨保定,見不到共軍蹤跡,但仍然抱成團團,晉察冀野戰軍對他們無可奈何。於是野司又命令第三縱隊猛攻淶水縣城,目的還是迫使蔣傅軍分散。此時,傅作義既要保淶水,又要南顧保定,隻好把重兵集團一分為二,令第三十五軍軍長魯英麟中將率新編第三十二師和第一○一師兩個團乘汽車星夜北援淶水。
1948年1月11日,第三十五軍軍部率新三十二師進駐鐵路線上的高碑店,軍部紮在郵電局裏。當夜,軍長魯英麟正召開高級軍官會議研究作戰部署。淶水縣長來報告:小股敵人猛攻縣城,要求派兵支援。連日來行軍,魯英麟正為找不到共軍發愁,聽到報告立即下達命令:次日拂曉第三十二師部隊除留第九十五團隨軍部行動外,由第三十二師師長李銘鼎率第九十四團、第九十六團前去解圍,力求消滅共軍一部。次日一早,李銘鼎率兩個團直奔淶水。淶水縣城距高碑店40多華裏,路平坦好走。沒想到這天是個大霧天,行軍途中不斷聽到槍聲,李銘鼎一邊派出部隊反擊,保衛側翼安全,同時帶領主力強行渡過拒馬河。過河後,槍聲更加激烈。李銘鼎判斷遇到了共軍,立即命令第三十二師緊追。第三十二師被且戰且退的共軍引入一個叫莊町的村子,進村後發現共軍又沒影了。李銘鼎率司令部進村時,夜幕已經降臨,濃霧仍然彌漫,到處漆黑,伸手不見五指,整個村莊一片沉寂。看來是共軍和當地民兵有計劃地“空室清野”。淶水已近山區,正值冬天寒冷季節,第三十二師從拂曉到入夜連續行軍、作戰,部隊既無帶隨身幹糧,當地又找不到糧柴做飯,後方又沒人送飯,官兵們疲勞饑餓之下頗有怨言。
隨後跟進的第三十五軍軍部駐在拒馬河東,軍長魯英麟到村邊去看看,見天色已黑,霧茫一片,他見三十二師過了河,怕單獨一個師在莊町夜戰吃虧,就打電話給李銘鼎,叫他把部隊撤回河東,準備來日再戰。但李銘鼎以為戰鬥順利,自我感覺良好,不願後撤。李銘鼎為什麼有這種心理,因為傅作義部一進大同,二進張垣,都取得了勝利,自那以後沒有蔣係部隊那樣屢遭厄運,助長了傅軍輕敵思想。魯英麟雖知情況不好,心中無底,尤其遇事遲疑寡斷,沒有堅持己見,就讓新三十二師在莊町駐紮下來。這麼多的部隊擠在一個不大的村子裏,擺不開陣勢,施展不了火力,本為兵家所忌,這些都被軍長、師長忽略了,忘乎所以的李銘鼎就這樣自掘了墳墓。
12日拂曉,傅軍新三十二師在大霧裏渡拒馬河時,與晉察冀野戰軍三縱九旅三營遭遇。三營本來是要占領這裏的陣地,保障三縱主力圍攻淶水。戰鬥開始後,因大霧彌漫,敵人是哪個部隊,究竟有多少人?第三營都搞不清楚。當時,估計對方可能是1個營的兵力,經過激戰,第三營陣地被突破,部隊很快退至拒馬河西側的莊町。因沒接到上級的撤退命令,三營便在莊町西北角與傅軍對峙。這個時候還沒有摸清敵人的底細,但已知道是傅作義的部隊。鑒於這種判斷,三縱司令員鄭維山、政治委員胡耀邦命令第九旅迅速將這股敵人殲滅,主力仍攻淶水。九旅接到命令迅速開進,當日黃昏,就把敵人的後路切斷,從四麵八方把莊町包圍起來,隨即組織進攻,但未突破。當時,旅首長判斷可能是一個團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