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獨立第一旅第一次有了榴彈炮,大家高興異常,把大炮拉到山邊一個村莊,第二天組織部隊參觀。旅長曾美、副旅長劉東紀和副政委楊世明還背上剛繳獲的望遠鏡,站在榴彈炮前拍影留念。
這次戰鬥,傅軍損兵折將14000多人,特別新三十二師被殲,師長李銘鼎被擊斃,還有3門105毫米美式榴彈炮丟失……。這一樁樁的消息,使逃往高碑店的三十五軍軍長魯英麟精神失常。這一夜,他不吃、不喝、不睡,手裏掂著手槍,手槍開著保險,在室內外來回轉悠,眼光有些發直,口中不時念叨著:“總司令起家的三十五軍竟斷送在我魯英麟手中。”他的隨從張副官用央告的口吻請他到床上去躺躺,他好像沒有聽見。政工處長刁可成見勢不妙,又不敢奪他手中槍,怕激起意外,一再叮囑張副官妥為保護。晩間,傅作義從北平打來電話,魯英麟緊握話筒,口中隻是答應:“是、是、是……”第二天東方剛亮,魯英麟走上車站站台,趁著張副官和其他人員不注意的一刹那,飛步進入一節車廂,接著車廂傳出“啪”的一聲槍響,當人們趕去時,魯英麟已倒在血泊中。
魯英麟是傅作義在保定軍官學校的同學,兩人感情很好。傅作義得知魯自戕的消息後非常痛苦,在北平北長街一座小樓住所哭了好幾次。1948年2月1日,在北平中山公園為魯、李開了追悼大會。蔣介石題寫了“浩氣長存”四字。傅作義在會上慷慨陳詞:“我們是一倍兵力打八倍的敵人,而敵人的傷亡則十倍於我。”並用“勝利是在頓挫不諉,再三再四反複衝殺中得來的,不犧牲就不會有勝利”的話為部隊打氣。傅作義的機關報《平明日報》,1948年2月1日、2日特設專刊,大登題詞、挽聯和悼文,說淶水戰役是“孤軍製勝的血戰”,“魯將軍精神不死”等等。淶水的敗績,給剛剛上台的傅作義當頭一棒,他感到非常突然,應該很好的總結這次失敗的教訓,就派高參鄧世通等人前往涿縣一帶暫三軍、第三十五軍駐地檢查作戰情況,到連隊問長問短,觀察士氣,查究問題,總結教訓。但當他們到涿縣後,首先見到的是車站附近列棺待運的慘象,鄧世通等人不免有兔死狐悲的感覺。
察南、綏東戰役
傅作義的第三十五軍遭重創後,將他的主力收縮到平津地區,平綏路及察南、綏東地區兵力空虛,為打破蔣軍在察哈爾、綏遠的防禦,動揺傅作義的後方,晉察冀野戰軍於1948年3月20日至5月24日,以第六縱隊,北嶽軍區第一、二、三、四縱隊,共五個縱隊兵力,在冀熱遼軍區李運昌部配合下,發起了察南、綏東戰役,一舉攻克左雲、右玉、懷仁、陽高、天鎮、蔚縣等據點,收複了察南廣大失地,殲滅蔣軍18000餘人,迫使傅作義抽調一部主力西援。
冀熱察戰役
察南、綏東戰役結束後,為進一步牽製北寧路蔣軍,切斷蔣軍華北和東北的聯係,配合東北野戰軍作戰,根據中共中央軍委指示,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司令員楊得誌、政治委員羅瑞卿率第三、四縱隊和第四旅,共7個旅兵力,於1948年5月12日至6月25日,進軍平北、熱西、冀東,調動蔣軍五個軍兵力,在冀熱察廣大地區周旋。在(北)平承(德)路及北寧路唐山至昌黎段,輪番進攻,奮戰月餘,殲蔣軍24000餘人,使華北蔣軍無暇東顧。
保北戰役
為減輕冀東方向我軍壓力,華北軍區於1948年7月17日,以第二、六縱隊和北嶽軍區第一縱隊、冀中軍區第七縱隊,共四個縱隊兵力,在楊成武指揮下,發起了保(定)北戰役,殲滅平漢路平保段分散守備之蔣軍,孤立保定。戰役到7月20日結束,殲蔣軍12000餘人,調動了進入冀東地區的蔣軍第三十四集團軍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