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線戰略進攻61(1 / 2)

62

衛立煌自有主張,知道這次任命難以推諉,私下裏做些準備,他打電話把他過去的老部下第五十三軍第一三○師師長、原東北軍的王理寰找來密談,向王了解東北的情況,特別是被改編後的原東北軍還有多少,歸那些人帶領,思想狀況如何,同中央軍的關係,以及東北地方上各界人士狀況等等。接著,蔣介石再度找衛立煌談話,先談東北如何重要,沒有得力的人鎮守不住,然後給衛立煌戴高帽子,說:過去幾十年,有幾次靠衛立煌挽救了危險局麵,現在隻有他能擔當這個重任,並表示要把東北的黨政軍大權全部交給衛立煌,有什麼困難可以優先解決。蔣介石還說:萬一戰局失利,責任也不要衛立煌來負。衛立煌躊躇了半天,表示沒有軍隊不能打仗,現在東北的軍隊被圍困了,沒有大量增援是不行的。蔣介石答應增援5個軍,在後勤方麵優先補給東北。這樣,衛立煌答應先去看看再說。

1948年1月17日,蔣介石明令委任衛立煌為東北“剿總”總司令,東北行轅主任一職仍由陳誠兼任,用這種辦法來顧全陳誠的麵子。任命一發表,蔣介石立即叫準備專機,讓衛立煌馬上赴任。衛立煌對蔣介石表示:這一回是赴湯蹈火,有進無退,我得先回合肥去看一看80歲的老母親。經過討價還價,最後蔣給衛立煌三天準備時間。臨行前,蔣介石為衛立煌餞行。席間,蔣介石忽然問衛立煌:“明天一起走的,還有哪些隨員?聽說你的秘書很能幹,帶來跟我見見麵好不好?”還未等衛立煌答話,蔣介石立即命令侍從傳見,來了一個突然襲擊。正說話間秘書來到,此人叫王振英,安徽合肥人,原是衛立煌在河南任省主席時的省府秘書,這次蔣介石隻給三天準備時間,驟然之間來不及聚集幾個舊部下,就把這個賦閑已久,天天在秦淮河畔坐茶館的王秀才找來。蔣介石見此人眉發皤然,談吐愚闊,一望而知是個腐儒,也就放下心,叫他入席。

1月21日,衛立煌由南京飛北平,與李宗仁、傅作義商談後,22日飛沈陽,東北“剿總”立即成立。“剿總”的主要人員,幾乎全由東北行轅調用,行轅業務也隨之縮減,改為三組,即軍事、政治、經濟,由董英斌、董彥平、彭濟群分任組長,彭兼任秘書長。

當時,東北解放軍作短暫休整後,繼續進行冬季攻勢。衛立煌一到東北,1月26日以解放新立屯,殲滅蔣軍一個師作為見麵禮。原來陳誠一人主持東北,東北吃緊,現在多了個衛立煌,東北還是吃緊。所以,陳誠更急了,乃於1月31日派行轅副主任羅卓英赴北平求援,當晩與李宗仁、傅作義及冀熱遼邊區司令官範漢傑等舉行會議,商討華北與東北之間的問題。2月1日會議結束,羅卓英和範漢傑飛沈陽,向陳誠、衛立煌彙報。陳誠因為向北平求援無望,乃於2月5日以養病為由,悄悄飛離沈陽,還把鄭洞國一同拉去南京,讓鄭洞國在蔣介石麵前為自己作證,說明東北蔣軍的失敗,乃各將領不服從命令所致。當晩,蔣介石約陳、鄭二人吃飯,席間,陳誠講了東北各將領不少壞話,為自己無能辯解。

陳誠逃離東北戰場,引起國統區輿論嘩然,特別是東北蔣軍高級將領和知名人士議論紛紜,南京的輿論也越來越對陳誠不利。於是陳誠隻好請假去美國治病,剛到上海,正逢國民黨召開國民大會,白崇禧作軍事報告時,台下代表紛紛站起,大喊:“殺陳誠以謝國人!”“不讓陳誠逃往美國!”“到上海把陳誠扣起來,解京法辦!”“國大風波”嚇得陳誠不敢出國,隻好躲進上海聯勤總部陸軍醫院治病。

這時,中共東北新華社廣播電台和報紙,播發了由羅榮桓親自修政敲定署名“東北新華社記者”的文章,題目是《教師爺滾蛋了!》其文如下:

……5日晨10時13分,夜郎自大的常敗匹夫陳誠,就夾起尾巴坐著美國飛機,逃出危巢沈陽了。曆史是如此無情的嘲弄人,人們還清晰的記得,五個月前,陳誠奉了它的美國主子和賊頭蔣介石的“聖旨”,出馬東北時,他曾經像“打漁殺家”中那個“教師爺”一樣誇下海口,說什麼:“隻需六個月即可恢複東北的優勢”,“我們一定要從共軍手中收複滿洲一切失地”,“國軍在東北的地位獲得安全之前是不會回去的……”他決心要在東北住五年。然而曾幾何時,這些特等牛皮不僅沒有等到五年,僅僅隻有五個月,就徹底的遭到破產,曾經跟著搖旗呐喊,捧場打氣的蔣美通訊機關,如今也都偃旗息鼓,啞然無聲了。如此一個可恥下場,今昔對比起來,真是何等尖銳的一個諷刺!

讓我們替這位吹牛大王來算一算五個月來一筆無法交代的爛賬:喪失城市18座,土地麵積63000平方公裏,人口550萬,損兵折將128337名(其中將官30名),損失各種炮1364門、機步槍等59286支……這位常敗將軍不僅把他來到東北以後新添加的賣命本錢,四十軍和新五軍都弄完了蛋,一個二十一師遭到殲滅性打擊,而且還把一一六師等老本錢也都全部送了禮,將戰火一直引到沈陽市郊,這就是個“足智多謀”的蔣匪參謀總長“恢複東北優勢”的卓著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