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線戰略進攻63(1 / 2)

64

9月19日,在魏德邁返回華盛頓後,向杜魯門提出一份洋洋10餘萬言的秘密報告,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軍事各個方麵指責了南京當局的腐敗與無能,措詞異常激烈。但在結論部分,又持諒解態度說:“雖然如此,對國民政府努力改良所得成效的批評,須顧到八年抗戰所給予中國的艱難困苦,反抗共產主義的負擔和它為盟國所作的犧牲。”通篇充滿對中共的誣蔑、謾罵,什麼“蘇聯夥伴”,“殘暴的集權主義”,“專以破壞為任務”等等,並肯定“一個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對美國利益是有害的”。魏德邁說:“中國如為蘇聯所控製,或者成立一個親蘇的政權,則將使許多不凍港和空軍基地共同使用。我們自己在日本、琉球與菲律賓的海空基地將受到比較短程足以消滅實力的空中轟擊”。“反之,一個與美國友好或同盟的統一的中國,不但可供給重要的海空軍基地,而且從它的幅員與人力來看,也是美國的一個重要盟友”。既然美援可以收“穩定中國局勢和抗衡共產主義危險的擴張之效”,因此“那個決心是必須下的”。為使美援“有效的執行”,魏德邁除了要求南京政府進行迫切需要的經濟、政治、軍事政革外,就是必須在接受美援的特定經濟和軍事部門,由美國顧問團監督執行,按照美國政府的意圖加以運用,隻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才能提供大量的援助。魏德邁的援蔣計劃是:軍事上包括陸海空的裝備和後勤補給、彈藥供應,以及軍事顧問團監督的範圍擴大到野戰部隊、訓練所,尤其是後勤機關;經濟上,計劃自1948年7月1日起,執行一個為期五年的援助計劃,而對最迫切的運輸、電力、煤碳、人造肥料方麵的援助,可以提前在1948年7月1日之前開始。魏德邁在秘密報告中還多次建議:“中國請求聯合國,將滿洲置五強監護之下,如不成,則按照聯合國憲章置於托管製度之下”。以“迅速的行動”挽救“現已惡化”的滿洲局勢,對抗中共行將“對於滿洲在軍事上的控製”。魏德邁早在抗戰勝利後擔任美軍駐華總司令時,就覬覦滿洲,於1945年11月14日、11月20日兩次向華盛頓報告:“由美英蘇三國在滿洲成立托管製度。”在魏德邁秘密報告呈送不久,美國政府就恢複了曾一度中止的對南京政府的援助,從1947年10月到1948年4月止,美國先後同南京政府簽訂了《中美救濟協定》、《海軍協定》、《臨時援助》和《援華法案》等,共提供51000萬美元援助;同時,還派了大批軍事顧問團滲透到國民黨各個軍事部門,幫助蔣介石打內戰。

蔣介石登上總統寶座

美國政府通過魏德邁率團對中國一個月的實地調查,看到了不僅國統區廣大民眾對蔣介石集團的統治怨聲載道,而且了解到國民黨內部也有人對蔣介石一意孤行的作風日益不滿,這部分人認為如果按蔣介石的戡亂方針繼續執行下去是沒有希望的,主張改弦易轍,轉向與中共政治和解,從而保存國民黨現有力量,避免日後的慘敗。美國人對國民黨內出現的這種動向的推斷是:“在現在情況下,我們注意到有一種諉過蔣委員長和找一個人來替換他的統治的與日俱增的傾向”,“那他(指蔣介石)的退休將是不可避免的”。司徒雷登更為國民黨內這部分反對派推波助瀾,重複不久前魏德邁的話說:“現在需要的是能感召人的領袖,而這似乎是蔣委員長所不能作到的。”司徒還就中國政局向國務卿馬歇爾通報:“與日俱增的征象指出國民黨內對他(蔣介石)的逐漸增多的反對派可能會另尋領導的人了……而且將要使他下野退出政局。”蔣介石鑒於對他極不利國內外微妙局勢,決心召集行憲國大,再次取得合法地位,以鞏固自己的集權統治。他於1947年3月30日成立了以張厲生為主席的“選舉總事務所”後,不顧國民黨內眾多的一再反對,於11月21日,特派孫科為國民大會籌備委員會主任,洪蘭友為秘書長,並規定從即日起至23日三天內,在全國各地同時舉行國大代表選舉。由於人心反對,加上進行倉促,舞弊甚多,選舉風波迭起;尤以國大代表和立法委員的產生和競選爭吵更為激烈。11月28日,南京政府第十六次國務會議通過張群等12人秉承蔣介石的意旨所提出的《政黨提名補充規定》提案,共兩條:1.凡中國國民黨、青年黨、民主社會黨參加國大代表及立法委員競選者,將須由各屬政黨提名;2.用選民簽署手續登記者,以無黨派者為限。而1947年3月31日公布的《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第十二條規定所有候選人之產生都可通過兩個渠道:一是經五百名以上選舉人簽署;二或由政黨提名。張群等所提補充規定卡死了第一個渠道。同時,國民黨標榜現時已由一黨政治進至多黨負責任之政治,必須按比例分配一定名額給青年黨、民主社會黨和社會賢達,要求已當選國大代表之國民黨員相讓給黨外人士。相讓人數,陳立夫在國民黨中央常委會臨時會議上提供為:“1.黨內同誌應予互讓者256人(即中央提名的候補代表而選為正式代表者,以及未經中央提名而由五百人簽署當選者);2.本黨同誌應讓與友黨者171人,共計427名國民黨員須退出國大代表資格。”這頓使選舉掀起軒然大波。台灣省參議院致電蔣介石說:“若保證各黨派當選名額,是無異於分贓主義,勢必強奸民意。”湖北省選民護憲會議致電抗議說:如果“因民青兩黨之要挾,由國民黨遽爾代讓,顯尋破壞憲法,剝奪民權”,這樣以後“人民不履行憲法上所賦予之義務”雲雲。而民青兩黨更不讓步,且言詞甚為傲慢。至於國民黨內須讓出國大代表資格的兩部分人,各自分別組成聯誼會,結隊向國民黨中央請願,並張貼標語,散發傳單。兩派代表又相互攻訐,一方指責對方:“雖得黨的全力支持,不獲當選,可見不代表民意”;另一方指責對方:“不是土豪劣紳就是不法之徒,多賴選舉舞弊以致當選。”兩派代表都表示絕不讓出代表資格,要求集體報到,出席行憲國大。在此情況下,選舉機構不敢公布國大代表名單,行憲國大不得不被迫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