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周恩來仔細聽完王建安的談話後,說:“你的意見很好!”接著,周恩來與王建安進行了詳談,周恩來說:“蔣介石集團隨著軍事形勢的每況愈下,在政治上經濟上也發生了嚴重危機。國統區的廣大人民反饑餓反迫害反獨裁反內戰的愛國民主運動日益高漲。統治集團內部爾虞我詐,爭權奪利,矛盾愈益加深。許多地方的實力派正在醞釀反蔣倒蔣。李宗仁就正在爭取美國的支持,逼蔣下台,美國政府也在悄悄地物色新的人選,取代蔣介石。隨著軍事上的失敗和軍費支出的不斷膨脹,它的財政經濟陷入空前的危機,財政赤字達到400萬億法幣,工廠已經來不及印出當天的鈔票了。連美國駐華大使也說:局勢的惡化已經進展到接近崩潰了。根據軍事、政治的形勢有利於我方的重大發展,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要求具備了條件的野戰軍,應明確樹立奪取敵堅固設防的戰略要點,和敢於打大規模殲滅戰的決心。這次請你來,就是要通過你向華東的同誌、山東的同誌轉達中央的這個戰略思想。確定攻克濟南,可以說,正是這個戰略思想的具體體現。”
周恩來在分析形勢、傳達中央關於攻打濟南的決策後,繼續說:“蔣介石是準備把這場反人民的內戰打到底的。半年前他剛剛設立了執掌晉察冀熱綏五省軍政大權的華北‘剿總’總司令部;前不久又撤銷了東北行轅,擴大了東北‘剿總’總司令衛立煌的職權;撤銷了陸軍總部徐州指揮所、國防部九江指揮部、武漢行轅,設立了徐州和華中兩個‘剿匪’總司令部,任命何應欽取代白崇禧接任國防部長,任命顧祝同接替陳誠任參謀總長。蔣介石曾一度考慮放棄長春、沈陽,打通北寧線,將東北主力撤至錦州,進而伺機轉戰於華北、華中戰場;又打算把西北交給馬步芳、馬鴻逵,將胡宗南集團調至中原地區,以便與我們全力爭奪中原。這些情況,希望你好好向同誌們講明,務求他們真正理解。”
雖然早已是午夜了,周恩來毫無倦意,繼續同王建安交談著,關於濟南戰役怎麼打。周恩來說:“濟南戰役的打法,我和毛主席、朱老總幾個人是這樣考慮的:用攻濟、打援兩種戰略。蔣介石是不會放棄濟南的,濟南有重兵10萬;而徐州左右兩翼和南邊共有3個兵團近24萬人馬。我們把部隊分為兩部分,在徐州以北準備打援,但也造成圍攻徐州的架勢;攻城部隊則把濟南圍起來。這一戰略的奧妙就在於:如果你不增援,我就真攻城。如果你出兵增援,我們可以圍而不打,變攻城為打援。攻城打援視情況而及時選定,對於你們山東兵團來說,就是做好堅決打下濟南的一切準備!濟南戰役的意義十分重大,這是一次重大的戰略行動,它的重大意義就在於打下了濟南,便將華北、華東兩大戰區連成一片,更有利於我們集中優勢兵力,組織大的殲滅戰。”周恩來說到這裏,看了下自己的懷表說:“天快亮了!我們的話說不完,原是叫你去打太原的,不去了。你就帶著這些中央的精神返回山東,我們也不請張雲逸同誌、張鼎丞同誌了。許世友同誌在膠東休養,也不請他來了。你好好睡上一覺,就動身。隨後,我們準備發個電報去。”
在山東彌河邊上的中共中央華東局,立即接到西柏坡來電,告訴他們:“王建安將帶來重大決策消息。”因此,華野前委的粟裕、張雲逸、張鼎丞等,不時在彌河邊的樹蔭下等待王建安的到來。終於把王建安盼來了,王建安向華野前委彙報了西柏坡之行的情況和中央的決策;隨後,王建安又去向華野副政治委員兼山東兵團政治委員譚震林作了彙報,之後,徑直驅車來到膠東腹地棲霞向許世友彙報,並請他出山指揮濟南戰役。
攻濟打援部署
在攻下兗州後,華野指揮部移至曲阜距埋葬孔子不遠的一幢古式房屋裏。7月14日,中共中央軍委正式給華東局、華野前委發來電示:許世友、譚震林指揮的山東兵團打下兗州後,即向濟南攻擊,爭取9月、10月奪取濟南。此時,由於陳毅到中原野戰軍工作,粟裕是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代政治委員,中央的兩次電示和王建安回來的傳達,他一直在思考著如何組織濟南戰役?當形成一個宏大構想後,於7月15日午夜,召集華野參謀長陳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副參謀長張震開會,研究如何執行西柏坡的電報命令。陳士榘率先發言,他說:如何理解中央軍委的電令?我認為,如果這個部署主要是為了分散敵人,以幫助我們取得時間來休息,我的意見則不必如此。因為在此間我們的各路縱隊,除四縱、八縱外,部隊已大體得到一定的休整,疲勞已經恢複,隻是彈藥尚未得到補充,我們正在分別給以補充中,在半月至20天內即可完成。在這期間,即使黃百韜兵團和邱清泉兵團仍全力針對我們,我們亦可采用分散和掎角之勢以爭取休整。隻是我軍連月苦戰,營、連、排級幹部傷亡較大,建議華東局能督促軍區抽調大批這樣的幹部補給我們。唐亮接著說:“睢杞戰役後,邱清泉兵團雖然善於投機,常常尾隨我軍北進,逼我軍與其發生戰鬥,但他的五軍傷亡甚大,其戰鬥力大為減弱。我許譚兵團兗州大捷後,即屯兵那裏休整。黃百韜兵團轉向東南對付我軍四縱和八縱。根據以上情況,我以為,邱兵團目前不敢再向兗州,因此兗州盡可鞏固。如果萬一邱兵團再乘機向兗州進犯,則許譚也可乘邱兵團兵力不足和疲憊之機,而迎頭予以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