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會議,由陳士榘參謀長受粟代司令員委托,宣布各縱隊作戰任務,講話全文如下:
濟南戰役作戰之第一階段部署:組成北線攻城集團,以原山東兵團之九縱、十三縱及渤海縱共29個團,組成攻城之東兵團,由許世友司令員、王建安副司令員直接指揮,由東及東南向濟南攻擊;以原西兵團之三縱、十縱及魯縱共19個團,組成攻城西兵團,歸宋時輪司令員、劉培善政委指揮,由城西及西南向濟南攻擊。該兩攻城集團統歸許世友司令員、王建安副司令員統一指揮。
華野前委要求你們,首先占領濟南西郊飛機場、辛莊和濟南市東郊及東南郊外圍陣地後,協同向縱深發展,攻殲濟南守敵,奪取濟南,具體部署由許司令員、王建安副司令員決定。
以原西兵團之一、四、六、八縱、中野十一縱,原東兵團之七縱及蘇北兵團之二、十一、十二縱(欠三十三、三十四兩旅)並冀魯豫軍區之獨立一、三兩旅、魯中南之4個基幹團共76個團,組成南線阻援打援集團,負責阻援打援,保障攻城作戰之完全勝利,現將部署公布如下:
以一、二、七、六、十一縱隊及中野之十一、十二縱隊並魯中南4個基幹團,共56個團組成打援突擊兵團,由本部直接指揮,以鄒滕地區為戰場,誘殲由津浦線北上之黃、李兵團,以鄒縣、濟寧線為打援陣地。
以四、八縱隊並冀魯豫之獨立第一、三旅,共29個團為阻援鉗製兵團,由本部陳士榘參謀長統一指揮。第一步部署於嘉祥、巨野、龍山集、城武、金鄉地區,負責可能由魯西南北援之杜、邱兵團,並應於萬福河以南,金鄉、單縣、城武之內地區為前進陣地,該線以北之大義集、羊山集、張鳳集、龍山集、太平集之線至嘉祥、巨野及袁口、梁山、鄆城之線為陣地,以濟寧及以北戴家廟運河沿線為最後陣地,堅決阻擊邱兵團於運河以西地區。
廣縱附本部警衛團及政治部警衛營,於戰役開戰後,擬以5天時間,首先掃清長清地區之土頑,而後加至西路阻援兵團。
特縱全部參加戰役作戰,以美榴炮16門配合三、十縱墳城,以日榴炮全部6門及野炮團全部配合打援突擊與阻援兵團作戰。
戰役開始前後,擬令江淮軍區兩個旅襲擊徐州。爾後即轉向徐蚌段協同豫皖蘇部隊輾轉破擊徐蚌段。豫皖蘇部隊則可集5個團兵力,於戰役開始時即負責破擊徐蚌段鐵路,並盡力向徐州近郊擴張。而後,豫皖蘇及江淮軍區武裝共10個團,即輾轉該線兩側及徐州近郊活動,迫使援敵分兵以防徐州。同時,令淮南部隊破擊浦蚌段,蘇北部隊第三旅則向運河線進擊。
華野前委決定:攻城戰鬥定於9月16日開始發起。
最後,我宣布:曲阜會議的全部作戰指導思想、部署等,我們擬電告中央軍委。各路縱隊同誌散會後應即刻返部,待西柏坡回電後,一個重大的戰役即開始。
西柏坡對濟南戰役的宏觀運籌,越來越進入許多細節的考慮,1948年8月26日,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致電粟裕、譚震林、陳士榘、唐亮:“攻濟打援戰役必須預先估計三種可能情況:1.在援敵距離尚遠之時攻克濟南;2.在援敵距離已近之時攻克濟南;3.在援敵距離已近之時尚未攻克濟南。首先爭取第一種,其次爭取第二種,又其次應有辦法對付第三種。”在電報中囑咐粟裕等,在第一種情況下,即應臨機改變作戰計劃,由以攻城為主,改變為以打援為主,打勝援敵後再攻城。估計到這一點,希望將全軍區分為攻城集團和阻援打援集團,應留出強大的預備兵力,準備在第三種情況下,手裏有足夠力量殲滅援敵。為達此目的,西柏坡要求華野,應著重多道堅固阻援陣地的構築,以便一方麵節省阻擊兵力,另一方麵使敵人大量耗於我阻援陣地之前。同時要求華野,在第三種情況下,不但在兵力上,而且在彈藥和糧秣上均應有辦法戰勝敵人。隻有預先準備好了這一切,才能保證勝利。
在1948年8月的最後一天,華野向西柏坡報告了曲阜會議的全部內容。僅僅時隔兩天,9月2日,由毛澤東簽發的中央軍委的電報,分別發給粟裕、譚震林、陳士榘並告華東局、中原局,電報說:“完全同意8月31日電所提攻濟打援之整個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