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在蔣介石的命令督促下,北線的廖耀湘開始調兵,給遼西兵團各軍下達命令:新三軍由沈陽出發,向新民通彰武公路地區集結,向彰武縣城攻擊前進,占領彰武後,切斷共軍從北滿經彰武到黑山縣的鐵路交通線,掩護兵團右翼的安全。新六軍由沈陽出發,在新三軍之後,向新民通彰武台門地區集結,向葉茂台地區搜索,掩護新三軍右翼安全,並隨時策應新三軍進攻彰武縣城。七十一軍、騎兵旅從新民縣出發,沿北寧鐵路向大虎山、黑山縣攻擊前進。新一軍從遼中出發,向新民縣二台子邊集結,向新立屯攻擊前進,並隨時與新三軍、七十一軍聯絡。四十九軍從沈陽出發,在新六軍後向新民縣巨流河地區集結,為兵團總預備隊,向新民通法庫公路搜索,掩護新六軍右翼的安全。10月8日,廖耀湘在新民火車站設立了前進指揮所,並集合團長以上人員訓話。廖在訓話中指出:共軍這次圍攻錦州的目的是要打由沈援錦的新一軍和新六軍,所以首先要打下彰武、新立屯,切斷共軍的交通線以後,才能向北寧路前進。廖並傳正蔣介石的命令,團長以上人負,有權槍殺中共鄉村幹部等等。廖兵團出動後,即向巨流河新民地區集中,因為遼河上沒有公路橋,隻巨流河有一鐵道橋,臨時又趕搭了一道通卡車的浮橋。但步兵從鐵路橋過河,通過能力不大。因此,從遼中向新民集中的新一軍,隻可從新民以南涉渡,故兵團主力未能在10月11日前預期完成集中。本來若從沈陽沿北寧路直趨錦州,要比先西出新民、彰武地區再轉而南下,路程短得多。但廖耀湘怕沿北寧路進到黑山、大虎山地區,解放軍可能從彰武南下、錦州北上,加以包圍殲滅,所以寧肯把主力繞遠道先向沈陽之西的新民、彰武方問集中,然後由彰武轉南,向新立屯方向攻擊前進。廖以為這樣就可以切斷共軍的後方交通,迫使其放棄對錦州的進攻。如果錦州城為共軍所攻占,但後方有所掩護,遼西兵團回沈陽有保障。
蔣軍南線,根據蔣介石的決定從華北及山東抽調來7個師,連同錦西、葫蘆島的4個師,已集中11個師兵力,組成東進兵團,準備北上解錦州之圍。錦(西)葫(蘆島)蔣軍要北援錦州,必須經過錦西、錦州之間的塔山。東北野戰軍指揮部早已看準了這一要點,於10月4日即電令四縱回師塔山、高橋地區,與十一縱及獨立四、六師統歸第二兵團指揮,阻擊錦西、葫蘆島援敵。6、7兩日,四縱先後到達塔山、白台山、高橋等地區,夜以繼日地勘察地形、構築工事,部署部隊和進行戰前政治動員。羅榮桓對塔山陣地守將電話下達政治動員令說:“街亭雖小幹係重大。錦州與錦西相距40公裏,全靠塔山陣地阻擊敵東進兵團。否則,錦州敵軍就要跑掉,甚至使我圍城部隊陷於敵數路夾擊中。錦州戰役關鍵在塔山守不守得住,務必使每個幹部、黨員和全軍上下明白,這一任務的重要性。”現在能否把援敵阻於塔山以南,就成了錦州能否攻克的關鍵。塔山堡是遼東灣上一個百十戶人家的村莊,位於錦州與錦西之間,東臨渤海,西接白台山、虹螺山,緊貼錦西高地,兩錦公路穿村而過,北寧路在村東一公裏處與公路平行北上,是錦、葫蔣軍北進的唯一通道。四縱的防線就以塔山堡為中心,東自海邊,西至白台山、北山,正麵12.5公裏。這裏,北距錦州外圍不到20公裏,南距錦西蔣軍的前沿陣地隻一兩公裏。蔣軍已占據塔山南麵的大東山、小東山、影壁山一線高地踞高臨下,四縱陣地全在蔣軍炮火射程內,容易被敵控製,但又來不及修築堅固的防禦工事,且係單一兵種抵抗蔣軍陸海空聯合進攻,兵力上敵眾我寡,裝備上敵優我劣,地勢上敵高我低,這些條件顯示著這場阻擊戰的嚴峻與困難。野戰軍總部明確指示:“……兩錦敵人相距隻30餘裏,故我軍絕對不能采取運動的防禦方法,而必須在塔山、高橋及其以西以北部署頑強勇敢的攻勢防線,以四縱一兩個師兵力構築工事,準備在此線死守不退,在陣地前近距離開火,大量消耗敵有生力量,準備抵抗數十次猛烈進攻,待敵消耗疲勞進退兩難之時,再集中十一縱隊全部及四縱一兩個師兵力組織反突擊,將敵大量殲滅於我陣地之外。”“你們必須利用東自海邊西至虹螺山下一線20餘裏的地區,作英勇頑強的攻勢防禦,利用工事大量殺傷敵人,使敵人在我陣地前橫屍遍野……而使我軍創造震動全國的光榮的防禦戰。”根據這一指示,8日上午,四縱司令員吳克華、政治委員莫文華等帶領全縱團以上幹部到前沿勘察地形,下午在塔山堡召開了會議,根據上級的指示和任務,詳細討論了縱隊的決心,陣地編成,敵人特點,打法及兵力部署等問題。確定力爭將敵人挫敗在陣地前沿,一旦陣地被突破也有足夠力量將其消滅在陣地內的原則,決定以十二師全部展開於東自打魚山西至白台山一線,十一師三十二團展開於北山之前,重點守備塔山堡、塔山橋(鐵路橋)和白台山等足以支撐全線的主要陣地。為了保證有足夠力量持續不斷地反擊敵人的連續衝鋒,第一線師、團均以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機動力量作二梯隊,十師全部及十一師三十一團、三十三團則於一線部隊側後,按縱深梯次配置,作全縱預備隊。在各種軍事準備的同時,還反複深入的進行了政治動員,縱隊召開了陣前二屆士兵代表大會,縱隊黨委發布了《告全縱指戰員書》、《致全體共產黨員信》,號召全縱:“寸土必爭,與陣地共存亡。”各部隊在遍插著“死打硬拚,人在陣地在”,“讓敵人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等標語牌的陣地上,舉行了莊嚴宣誓。十二師師長江夑元指著自己的指揮所對部隊說:“我的位置就在同誌們身邊,為了保證錦州作戰的勝利,我隨時準備獻出自己的最後一滴血!”十師李丙令政委在幹部會上說:“為了粉碎敵人增援錦州的企圖,我誓與同誌們同生死共患難,拋頭顱灑熱血而不後退一步!”8日夜,下起傾盆大雨,部隊冒雨搶修工事,二兵團司令員程子華趕到縱隊駐地九戶屯了解備戰情況,9日一早即深入陣地視察,每到一個陣地,都親切向指戰員問好,當看到爭分奪秒搶修工事,即指示要把部隊組織好,換好班,輪流休息,保持體力,並要求采取措施偽裝好陣地,配置好火力,特別是強調加強塔山堡的陣地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