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果然不出所料,11日淩晨7時,蔣軍又以4個師,改用中央突破戰法,在兩翼猛攻塔山橋和白台山陣地策應下,全力突擊塔山。戰鬥開始,先來一小時火力急襲,一響百十發炮彈,呼嘯而下的巨型炸彈,從前沿排擊到縱深,又從縱深排擊回前沿,使整個陣地變成一片火海。接著整連整營的蔣軍,向四縱陣地衝擊。攻塔山堡的蔣軍五十四軍第八師一個團,由團長帶頭衝鋒,被打退後,再發射2000餘發炮彈,待陣地被燒焦後,又撲上來。守在塔山村頭的三十四團一連與蔣軍拚殺傷亡過大,蔣軍乘虛突入村沿之間民房,情勢萬分危急時,一營副營長鮑仁川越過炮火封鎖進入村內,組織一連零散人員及文書、通訊員等與蔣軍抗爭;後來營預備隊趕到,經逐屋爭奪20分鍾,收複了陣地。11日從早上7時至下午4時,連續9個小時的廝殺,戰鬥遠比第一天激烈,3個主陣地均一度被蔣軍突入。四縱的指戰員在工事不堅固,炮火處於劣勢,陣地狹窄,地形不利等困難條件下,憑著殺敵複仇的高昂士氣和頑強的戰鬥作風,打勇敢,打辦法,打持久的精神,打得蔣軍無法前進一步,隻得距前沿一二百米處構築工事,企圖造成對峙局麵。12日,蔣軍隻展開4個團的兵力進行小的進攻,同時以數百門大炮向四縱縱深陣地猛烈轟擊,飛機輪番轟炸掃射。在蔣軍縱深各高地上則有大批軍官在反複向四縱陣窺探。蔣軍的企圖是在偵察情況,選擇突擊方向,準備調整部署,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其注意力主要放在塔山堡以東陣地。四縱指揮員在判斷敵情後,指示各部隊抓緊時間加修工事,調整部署,整頓組織,準備迎接新的惡戰。由於十二師兩日苦戰傷亡很大,當日調整部署,縮小其防禦正麵,塔山堡以東陣地交縱隊主力十師接防,另將十一師三十一團前移,歸十二師指揮。同時,經兵團批準,將十一師三十一團陣地移交十一縱隊,三十二團撤出第一線,列入縱隊預備隊。當夜,到敵後捉“舌頭”、割電線、偷聽電話的偵察員們,在三岔路口設伏,捉到一個從師部開會回來的大胖子蔣軍副團長,據這個副團長供稱:兩天猛攻寸步未進,蔣介石大罵將領無用,今天派他的隨身參軍羅澤闓前來督戰,並決定把兩天沒舍得用的華北剿總直轄獨立九十五師,即所謂“趙子龍師”拿出來,準備明天大幹。為此,特地將獨九十五師老師長、華北督戰主任羅奇弄來,給他的老部下打氣。羅奇一到錦西就狂妄叫囂:“沒有‘趙子龍師’拿不下的陣地!”他為了一戰成功,好在蔣介石麵露一手,在部隊中建立了龐大的督戰組織,規定逐級監督,怯陣者殺無赦,並以每人50萬金圓券的代價收買了一批反動骨幹分子,組織了“寧死不退”的“敢死隊”。由此,可知來日惡戰的情形了。
正當南線的蔣軍在醞釀著更劇烈的戰鬥時,而北線的廖兵團,也於12日開始了向彰武的進攻。由新三軍擔任主攻,新六軍先頭部隊任新三軍右側背掩護,向彰武以東秀水河子前進。當日,新三軍在彰武以南,受到解放軍的激烈抵抗進展不大。至此,南北兩線蔣軍都開始了向錦州的增援行動。此時的錦州,自南線蔣軍發起對塔山攻擊時起,內圍戰事也日趨激烈。一邊是企圖越過塔山而援錦州,一邊是阻援而攻錦州;雙方的目的性已經再明白不過了。
為了更快的打下錦州,全殲東北的蔣軍創造條件,10月10日,在西柏坡的中共統帥部,由毛澤東起草給林彪、羅榮桓等發來電報,這就是中共中央軍委《關於遼沈戰役的作戰方針》的第二個電報,其文如下:
一、不會大動,你們要全一、從你們開始攻擊錦州之日起,一個時期內是你們戰局緊張期間,望你們每兩日或每三日以敵情(錦州守敵之抵抗能力,葫蘆島、錦西援敵和沈陽援敵之進度,長春敵軍之動態)我情(攻城進度,攻城和阻援之傷亡程度)電告我們一次。
二、這一時期的戰局,很有可能如你們曾經說過的那樣,發展成為極有利的形勢,即不但能殲滅錦州守敵,而且能殲滅葫、錦援敵之一部,而且能殲滅長春逃敵之一部或大部。如果沈陽援敵進至大淩河以北地區,恰當你們業已攻克錦州,使你們有可能轉移兵力將該敵加以包圍的話,那就也可能殲滅沈陽援敵。這一切的關鍵是爭取在一星期內外攻克錦州。
三、按照我軍攻擊錦州的進度和東西兩路援敵的進度,決定阻援部署的方法。如果沈陽援敵進展較慢(如果長春之敵在你們攻錦過程中突圍,並被我十二縱隊等部抓住殲滅,則沈陽援敵可能被麻痹,進得較慢,或停止不前,或回頭救援長春之敵),葫、錦援敵進得較快,則你們應準備以總預備隊加入四縱、十一縱方麵殲滅該敵一部,首先停止該敵之前進。如果葫、錦援敵被我四縱、十一縱等部所鉗製和阻止而進得很慢或停止不進,長春之敵沒有突圍,沈陽援敵進得較快,而錦州之敵業已大部被殲,全城已接近於攻克,則你們應使沈敵深入大淩河以北,以便及時轉移兵力包圍該敵,然後徐圖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