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解放錦州
10月14日上午10時,解放軍對錦州發起總攻,東北野戰軍以900餘門大炮,一齊射向錦州城預定目標,經45分鍾猛烈轟擊,打開了突破口,繼而攻城部隊發起衝鋒,到中午時分,主攻的部隊已進薄市區。蔣軍傷亡銳增,預備隊漸已用完,炮彈亦接濟不上了。而解放軍的炮火,對準範漢傑的師、軍、兵團指揮所集中轟擊。由錦州車站北亙鐵路工廠營房、錦州紡織廠、紗廠,錦州市南女兒河北岸碉堡線接連錦州舊城內的彈藥庫與錦州車站兩邊的地下汽油庫,均為炮火擊中而起火。接著,解放軍從多處突破市區南麵的蔣軍碉堡線,且由南向北擴展。蔣軍的輕型戰車參加抵抗,也無法阻止解放軍的前進,市區內漸入混戰狀態。下午4時許,範漢傑看到援兵無望,情勢危急,乃偕參謀長李汝和到盧濬泉的指揮所,與盧及九十三軍軍長盛家興、炮兵指揮官黃永安等開會研究對策。一致認為解放軍集中主力來攻,守軍傷亡過大,東西援兵均無消息,再守下去隻有坐以待斃,一致主張即日晚向錦西撤退;並決定:由李汝和、盛家興、黃永安共擬突圍計劃,負責通知各部隊。突圍時由盛家興負責指揮,以景陽的暫編十八師為先頭部隊向北猛攻,掩護突圍部隊過小淩河,經南山農場附近,向高橋、塔山與陳家屯之間突擊,再與從錦西向塔山攻擊的部隊會合。14日黃昏,即按計劃開始行動,範漢傑同盧濬泉、李汝和隨帶特務團一部,從六兵團司令部北麵坑道向東門移動。當範漢傑等一離開司令部,就為突入南市區碉堡的解放軍發覺,立即受到火力阻擊,以致後續部隊無法跟上。範漢傑等到東門附近,找向奎軍的黃建墉部卻找不到,以為還在前麵。出城後,走到南山農場北麓,仍然找不到,又找景陽的部隊也找不到。接著,範漢傑等越過南山農場。
這時,已有解放軍從東麵渡過小淩河向西運動,混亂之中,盧濬泉和李汝和分頭向西尋找自己的部隊去了,範漢傑逃上鬆山,一口氣跑了兩個小時,歇下來一看,身邊隻剩下侍從副官、衛士和女秘書。範漢傑在山頭回顧錦州,城內火光衝天,爆炸之聲不絕於耳。副官見山東麵有一小窩棚,建議白天就躲在窩棚裏,夜裏再行動。15日下午4時,副官報告說:駐附近村莊的解放軍已經向城裏出發了,範漢傑決定化裝行動。當日下午6時,已聽不到錦州城的槍炮聲,攻城戰鬥結束了,但16日錦州城上空還有蔣機在盤旋,用煙幕作信號,打圓圈後向南直飛,一而再,再而三,示意蔣軍向南突圍。
16日清晨,範漢傑一行走到錦州東南20華裏的穀家窩棚時,被解放軍的潛伏哨截住。當時,範漢傑頭戴爛氈帽,身穿一件露棉花的破棉祅和一條不合身的小棉褲,肩上搭一個破麻袋,邊走邊啃蘿卜。哨兵一盤查,發現女人說活是廣東口音,再問其他人都是廣東話,哨兵馬上明白了,這幾個人必是調來東北打內戰的蔣軍人員。當時還未弄清他們的真實身份,被安置於蔣軍暫五十五師安守仁部的被俘官兵中,一起隨軍移動,17日被送到東北解放軍總部俘虜收容所一查對,那個頭戴爛氈帽的人,60歲出頭,大高個子,臉黑頭禿,廣東口音,他就是錦州蔣軍主將範漢傑。
範漢傑是東北戰場被俘的蔣軍最高將領,17日夜,林彪、羅榮桓在忙牛屯接見了他,林彪問:“你對錦州這一仗有什麼看法?”範漢傑回答:“打錦州這一著,非雄才大略是下不了這個決心的。錦州好比是一根扁擔,一頭挑東北,一頭挑華北。現在扁擔斷了。”林彪聽後得意地笑了。羅榮桓聽時望了望牆上的毛澤東像說:“戰略上我們棋高一著,那麼,戰術上呢?”範漢傑回道:“貴軍炮火猛烈,出乎意料。我們的炮火全被壓製住了。貴軍迫近挖壕作業很熟練,我們在地麵上看不到部隊運動,無法實施阻擊,貴軍衝鋒起來,實難扺擋。”
錦州戰役殲滅蔣軍東北剿總錦州指揮所、冀熱遼邊區司令部、第六兵團部、九十三軍軍部及所屬暫十八師、暫二十二師和六十一軍一八四師,新八軍軍部及所屬八十八師、暫五十四師、暫五十五師和四十九軍七十九師,以及眾多地方部隊,生俘官兵9萬餘人,其中包括上將剿總副司令兼錦州指揮所主任、冀熱遼邊區司令範漢傑,冀熱遼邊區副司令兼遼西行署主任賀奎,第六兵團司令官盧濬泉、副司令官楊宏光,九十三軍軍長盛家興等將官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