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1月5日,毛澤東為新華社寫了《評戰犯求和》評論文章,說:“人們不要以為戰犯求和未免滑稽,也不要以為這樣的求和聲明實在可惡。須知由第一號戰犯國民黨匪幫和美國帝國主義的陰謀計劃,有一種顯然的利益。中國人民可以由此知道:原來現在喧嚷著的所謂‘和平’,就是蔣介石這一夥殺人凶犯及其美國主子所迫切地需要的東西。”評論一一批駁了蔣介石和談的五個先決條件,一下子把蔣介石企圖利用和平談判來保存反革命實力的陰謀揭露無餘。蔣介石聽了中共的評論,知道他的計謀是蒙混不過中共的,於是便加緊做桂係的工作和必要的安排。6日,張治中受命來到傅厚崗向李宗仁傳達通報蔣的意旨,謂蔣將於9日派張嶽軍赴漢口晤白健生,就當前局勢有所洽商。蔣最近對內對外均將有所部署:如電邀劉文輝來京,告以經營四川的必要,並將派張嶽軍入川主持一切;在對外方麵,蔣將接納白健生上月24日提出的建議,請美、英、法、蘇四國政府“調解”國共戰爭。
8日下午,蔣介石召集孫科、張群、張治中會商,研究運用外交促成和談問題。會後,蔣即授意行政院長孫科,由行政院副院長兼外交部部長吳鐵城出麵,照會美、英、法、蘇四國,希望四國政府運用其影響,促成中國國共和談的實現。當晚,程思遠受白崇禧之托,把白的“亥敬”電抄送孫科一閱。孫也無信心,他在鐵道部一號官舍對程說:國共之間的武裝衝突,係中國內政問題,不便請外國參加幹涉,所以此次照會四國政府,隻是請他們從旁讚助,以使國共雙方代表能夠聚首一堂,進行和談。因為那時美國政府希望蔣介石早日去職,以利於李宗仁來主持和談,所以不會給蔣以助力。司徒雷登曾對孫科、吳鐵城先後表示過,他本人不以為南京政府能從這方麵獲得什麼挽救的辦法;並坦白地告訴二人:不可過於依賴美國的援助,把它作為一種解圍的神力。12日,美使館把華府的答複通知吳鐵城說:“在當前情勢下,由美國政府出作調人,實難相信可達到任何有益的結果。”蘇、英、法各國政府,也婉拒所請,認為這是一個應當由中國人自己去解決的問題。
白崇禧在獲悉張群9日飛漢口後,7日晩,連打四次長途電話到南京找程思遠,設法通知當時在上海過隱居生活的黃紹竑,立即回到南京,以便與張群同機來漢口。當晚程思遠打電話到上海林森路115號找黃紹竑,適黃外出,8日晨程才同黃交談;黃初不願入京,後告知此行目的在偕張群飛漢口,他才答應乘夜班車來南京。9日,張群抵漢口後即向白崇禧轉達蔣介石的旨意:“1.餘如果‘引退’,對於和平,究竟有無確實把握;2.餘欲‘引退’,必由自我主動。”11日,張群同白崇禧繼續會談,張群說:“總裁強調這樣一種見解,就是今日之事,可和而不可降,能戰而後能和。”白對張說明,他前後兩次電話提出的主張都是備戰謀和,而不是無原則的妥協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