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體的解剖生理特點(2 / 2)

二、青少年時期的人體解剖生理特點

根據人體生長發育的規律以及形態、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將13~17歲的年齡階段稱為“少年期”,將18~25歲的年齡階段稱為“青年期”。青少年時期是人體形態、生理和心理發展迅速的時期,以身體形態發育突增為青春發育期開始的標誌,以性成熟為結束。此過程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現男女第二性征。第二性征的表現如:男生音調變低變粗、喉結增大突出、長胡須等;女生出現音調變得細高、骨盆變寬、脂肪有選擇性地沉積(胸部、臀部)等。這段時期的人體解剖生理特點如下:

(一)骨骼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骨骼的成分會發生變化,明顯的是水分減少、無機鹽含量增加、堅固性增加而韌性降低,直到20~25歲骨化完成後骨骼的成長變化才完成。在此階段,青少年一定要注意自己正確的身體姿勢的養成,采取正確的站、立、行的姿勢,避免含胸、駝背、脊柱變形等畸形身姿的形成。同時在身體鍛煉時,應注意身體各部位的全麵練習,避免肢體負荷不均勻的身體練習,促進身體形態、機能的健康、全麵發展。

(二)關節

在青少年階段的前期,關節麵的軟骨較厚,關節及韌帶的伸展性優於發育成熟的成人,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訓練不當容易造成關節的脫臼。因此,在做身體練習時應結合青少年關節發育的特點,注意練習的方法和手段。

(三)肌肉

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的水分會減少,有機物增加,肌肉重量也不斷增加,力量不斷提高。15~18歲是人體軀幹力量增加最迅速的時期,全身整體的肌肉力量在男生25歲、女生20歲左右達到峰值。在青少年時期,發展肌肉力量練習時應注意人體發育的個性特征,針對練習者不同的身體發育特點和此階段肌肉發育的特性製定訓練內容和負荷。進行肌肉力量練習時,首先應以動力性練習為主,避免過多地使用靜力性練習,練習結束後注意做好積極的放鬆。其次,進行力量練習時應注意身體各部位肌肉力量發展的先後順序。如在肌肉長度生長迅速的階段,應多進行伸長肢體的練習;在肌肉力量發展迅速的階段,應多進行增長肌肉力量的練習。

(四)循環係統

進入青少年時期,人體的紅細胞、血紅蛋白、淋巴細胞含量逐漸接近成年水平。心率也逐漸減慢,20歲左右趨於穩定。青春發育期結束後,心髒的機能發育迅速,但血管發育處於滯後狀態,同時由於性腺等分泌旺盛,引起血壓升高,稱為“青春期高血壓”。這種現象一般出現在身體發育良好的青少年身上,表現為收縮壓升高,是正常現象,一般不必驚慌。在此階段,進行身體練習時,應正確理解“青春期高血壓”,采取積極的訓練手段提高青少年的循環係統,提高心髒的機能水平。

(五)神經係統

神經係統是人體發育最早最快的機能係統,7~8歲時人腦的重量已接近成人的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腦和神經係統的機能結構逐漸完善,16~18歲時第二信號係統的機能就已經發展到相當的水平。在此階段練習時,教練或者教師應注意正確動作的示範,運用多種訓練方法和手段實現身體練習的生動活潑和多樣化,避免練習的枯燥和單調,促進青少年神經係統的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