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4月26日晨,當桂永清得知“二艦”確已起義後,惱羞成怒,大發雷霆,立即采取武力威脅,派飛機在艦艇上空示威。28日,派蔣機6架,分為兩股,飛臨南京以北江麵,對停泊在港口的艦艇進行轟炸。林遵下令堅決反擊。4月30日,林遵和“二艦”全體官兵向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拍發了致敬電,表示今後誓願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的領導之下,為貫徹毛主席、朱總司令的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徹底推翻蔣介石的獨裁統治,完成全國解放而奮鬥。5月1日,以該艦隊為基礎,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司令部,張愛萍任司令員兼政委,林遵為副司令員。5月11日,華東軍區司令員劉伯承在南京偽總統府為“二艦”全體官兵舉行盛大歡迎會,他熱烈讚揚“二艦”全體官兵的壯舉。8月28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在中南海設宴招待“二艦”起義官員。毛澤東一進門就熱情地與林遵握手說:“謝謝你為祖國立了大功!你們的起義抵得上我們幾十萬大軍,大大地縮短了全國解放的過程……人民解放軍白手起家,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今天已發展成為強大的陸軍部隊,但眼下我們的空軍很年輕,海軍幾乎沒有,新建的海軍技術、裝備都很差,希望老海軍互相配合,互相學習,共同建設祖國強大的海軍,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海上力量。”宴會結束時,毛澤東揮毫題詞: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海軍,這支海軍要能保衛我們的海防,有效地防禦帝國主義可能的侵略。
十、蔣桂衝突再起
南京政府拒絕在《國內和平協議》上簽字後,解放軍即分別於4月20日夜、21日,東迄江陰西到湖口千餘裏長江防線,一舉突破,渡江成功。在溪口的蔣介石即要蔣經國於21日夜打電話給南京,通知國民黨軍政要員速來杭州筧橋機場開會,商討對策。蔣親擬定會議腹案兩項:“1.徹底堅持‘剿共’政策,不能再有和談;2.應使政府不再與共匪中途謀和,否則等於自殺。”李宗仁接通知後,要程思遠同行,21日上午11時飛抵筧橋機場,蔣經國同浙江省主席周碞在機場迎接。隨後,何應欽攜張群、翁文灝、顧祝同、周至柔、桂永清、黃少穀等乘另一專機抵達,白崇禧乘軍機而來。先在21日派飛機去北平接和談代表時,李宗仁曾同張治中通了一次長途電話,張勸李宗仁不要離開南京,更不要去廣州。隨即又接章士釗、卲力子的電話說:“協定之限期屆滿,渡江之大軍歘至,硬派已如驚鳥駭鹿,覓路分奔;獨公坐鎮中樞,左右顧盼,擅為所欲為之勢,握千載一時之機;懇公無論如何,莫離南京一步,萬一別有危機,艱於株守,亦求公飛蒞燕京共圖轉圜突變之方。”對於在北平和談代表的意見和蔣介石的要李宗仁去杭州之約,李宗仁一時難於決斷,乃電話與白崇禧商量,白主張李去杭州,並建議在杭州會議中同蔣介石攤牌。按程思遠的解釋:“所謂‘攤牌’,就是說,在中共軍渡江以後,蔣介石與李宗仁隻能有一人當家作主。要麼蔣介石複職,讓李宗仁出洋;要麼蔣介石出國,讓李宗仁擁有指揮政府的全部權力。”白崇禧在向李宗仁提這個建議的時侯,自告奮勇要代表李宗仁在會上發言,二人都認為蔣在幕後操縱一切的局麵再不能繼續下去了。李采納白的建議去杭州與蔣會談,但不要白為已代庖。會談在筧橋航校舉行,參加的除上述人員外,還有蔣介石帶來的吳忠信、王世傑。會上先向蔣介石介紹戰況:“滬寧線已被共軍切斷,在西起湖口,東至江陰的千裏戰線上,國軍不是被圍,便是後撤,南京危在旦夕。”蔣聽後立即命令說:將南京城的火車站、碼頭、水電廠都炸掉,把所有的部隊,都撤到滬杭一帶。這乃是蔣介石早在“引退”前已定好的“堅持淞滬,重點經營台灣,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戰,伺機反攻的方針”一部分。接著,蔣介石根據他已擬好的會議兩點腹案,積極向桂係展開攻勢。對於南京的危急情況,蔣介石問李宗仁:“德鄰,你呢?”李回答:“我?當然去廣州。”蔣又問:“對於和談還有什麼打算?”李回答:“我準備再派人去北平商談一次。”蔣說:“不用了,不必再談了。過去共產黨因為在軍事上沒有部署好,所以才同意和談,現在他們已經渡江,再沒有談判的餘地了。”接著,蔣拿出一份擬好的電報稿說:“這是一份通電,準備由我們兩人聯名發出,聲明共產黨毫無誠意,和談已經破裂,中國國民黨和政府昭告內外,將繼續作戰到底。”李宗仁沒料到蔣有這一手,便說:“你當初要我出來,為的是和談,現在和談已經決裂,南京馬上就要失守,你看怎麼辦?”蔣說:“你繼續領導下去,我支持你到底,不必灰心。”李說:“你如果要我繼續領導下去,我是可以萬死不辭的。但是現在這種政出多門,一國三公的情形,誰也不能做事,我如何領導?”“和談方針既告失敗,請求蔣總裁複職。”對聯名通電未置可否。蔣那時注意到美國人的態度,無意複職,誠摯萬分地說:“不論你要怎樣做,我總會支持你!”並說:“今日隻討論時局之政策,不談任何人的進退問題。”蔣很巧妙的把會議中心轉到黨政關係上去,蔣要李勉為其難,為加強黨政聯係,主張在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之下設立一個“非常委員會”,作為最高決策機構,由蔣當主席,李當副主席,今後黨的重大決策,先提“非常委員會”決定,然後交由政府執行。由於參加會議的人多數是蔣的人,都附和蔣的提議。遂後,蔣介石當麵撥給白崇禧銀圓400萬元,因當時中央銀行沒有這麼多銀圓,其中一部分就以15000兩黃金折算,並派專機給白送到漢口。就這樣使白崇禧率桂係部隊與解放軍作戰到底,做了蔣介石的殉葬品,李也與蔣同歸於盡。中午,蔣邀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等在航校共進午餐。蔣經國則邀程思遠同蔣的侍衛長俞濟時、周碞到“樓外樓”吃飯。下午2時許,程思遠回筧橋時,因白崇禧已得到好處,從航校匆匆出來,拉著程思遠到他的軍機旁說:“我要提前離開,否則就不能在天黑前趕到漢口,你要隨時提醒德公,今天不要失掉同蔣介石‘攤牌’機會。”下午會談繼續舉行,根據蔣經國日記記載,會議又一致決議四事如下:“1.關於共黨問題,政府今後唯有堅決作戰,為人民自由與國家獨立奮鬥到底。2.在政治方麵,聯合全國民主自由人士共同奮鬥。3.在軍事方麵,何敬之將軍兼任國防部長,統一陸海空軍之指揮。4.采取有效步驟,以加強本黨之團結及黨與政府之聯係。”此外,決定總統府和行政院於23日從南京遷廣州。就這樣,蔣介石也沒有強迫李宗仁簽字發聯名通電,李宗仁原同白崇禧商量在會上與蔣“攤牌”之舉作罷。當天下午,何應欽回到南京,根據蔣介石的旨意,於當夜在南京發表一個公告,再次“申明團結反共,奮鬥到底之方針”。同時由行政院新聞處發表公報,把“破壞和平”的帽子戴在中共頭上。公報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