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國進軍2(3 / 3)

北平和平解放後,曾就綏遠問題,中共與傅作義方麵多次秘密談判和協商,傅作義認為條件尚不成熟,加上蔣介石頻繁破壞,在一段時間裏,雙方沒有達成協議。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將“綏遠方式”提到重要議事日程。毛澤東曾先後七次找傅作義談話,其中一次談了一天一夜。傅作義曾經問毛澤東:什麼叫“綏遠方式”?毛澤東回答:“就是不用軍事作戰的一種方式。先劃個停戰協定線,讓董其武慢慢做好他的內部工作。另一方麵派個聯絡組,把鐵路接通了,貿易做起來,然後再看董其武將軍他什麼時候覺得可以舉行起義,就什麼時候起義。傅先生你也可以看看你的舊部隊。對董其武的經濟困難,你去了也可以替他解決解決。”周恩來親自出麵解決傅作義提出的問題。由於毛澤東耐心而誠懇的開導,使傅作義同意了和平解放綏遠的方式。這不僅為綏遠國民黨的官兵指出了一條光明道路,也為和平解放綏遠開展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具體道路。

1949年3月初,中共中央軍委領導在北京飯店宴請傅作義、鄧寶珊時,傳達了中共中央關於由賀龍主持綏遠問題談判的決定。此後,由於原晉綏區劃歸華北局領導,主持談判工作的領導改為薄一波、聶榮臻。3月23日,雙方代表在北京飯店開始第一次談判,中共方麵代表是:晉綏軍區政委李井泉、華北局秘書長張友漁、綏蒙區黨委城工部長潘紀文;傅方代表是:原華北“剿總”秘書長周北峯、政工處長王克俊、副處長閻又文。談判開始,傅方拿不出停戰分界方案,中共方麵有求之過急情緒。周恩來針對這種情況批評中共方麵代表說:“實現‘綏遠方式’不要急,我們要理解他們的處境。要耐心等待他們覺悟,又要積極工作。否則,就不成其‘綏遠方式’了。”4月26日,在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的情況下,雙方又開始了談判。這時,李井泉已經離開北平,中共方麵派張友漁(時任華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哲仁(華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參加。在談判中,傅方提出每月要發23萬大洋的軍費,還要在天津開設貿易機構。為劃分臨時分界線、偽金元券兌換等問題,雙方爭執幾天也未達成協議。毛澤東、周恩來知悉談判又陷於僵局時,即令中共方麵作出讓步,答應傅方一切條件,馬上達成了協議。協議的要點是:劃定解放軍和綏遠部隊駐地的臨時分界線,這條線在陶卜齊附近的古力烏素分向南北,南至黃河北岸的喇嘛灣,北至四子王旗。規定雙方軍隊均不得越線,停止敵對行動,剿除土匪,保護群眾利益。旗下營至歸綏一段鐵路立即恢複通車,平綏鐵路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鐵道部統一管理,對董其武將軍所屬軍政公用運輸予以特殊照顧。恢複兩區商業貿易往來,雙方互設貿易機構,互相依法進行自由貿易。通郵通電,人民可以自由往來。中國人民銀行在歸綏設立辦事處,銀圓、金元券與人民幣在董方區域得以自由流通。中共方麵在歸綏設立聯絡處,董方得保證安全。解放區書報在董方自由流通。原綏遠省的軍隊和政府均保持現狀,停止一切擴軍措施,解散特務組織,令其離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