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和蘇聯元帥們閱讀了中共代表團寫的材料之後,斯大林專門為中共代表團召開一次政治局會議,並請幾位元帥列席研究這個材料。之後,於7月11日晚10時,以劉少奇為首的中共代表團被邀請到克裏姆林宮蘇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室,蘇方出席的有:斯大林、莫洛托夫、馬林科夫、貝利亞、米高揚、卡岡諾維奇、布爾加寧、什維爾尼克。列席的有:索科洛夫斯基及參謀總長、海軍元帥等。柯瓦廖夫因是陪同中共代表團來的,也出席了會議。斯大林親自主持會議並說明這次會議是按照中共代表團的願望召集的,同時,還向中共代表團說明,因為材料中涉及戰爭及軍事問題很多,所以請了幾位元帥參加。對材料本身,斯大林認為寫得很清楚,他自己沒有意見。參加會議的蘇方其他人也都表示沒有意見和問題。會議決定:組織一個借款條約共同起草委員會,蘇聯方麵由米高揚、柯瓦廖夫參加,中國方麵由劉少奇、王稼祥、高崗參加,並決定由高崗代表中國東北政府簽字,在報紙上立即發表高崗率東北商業代表團到莫斯科的消息,以利公開活動。
最後,斯大林問中共代表團還有什麼問題和意見,劉少奇把原已準備好的幾個問題提出來:1.會不會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2.國際局勢和前景是朝什麼方向發展?3.國際共運和工運形勢如何以及防止戰爭和爭取和平建設的可能性等。斯大林作了回答,大意是:在目前不大可能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因為暫時誰也沒有這個力量。革命力量是向前發展的,人民力量比戰前更強大了。帝國主義要發動世界大戰,至少要有20年的準備。人民不答應發動戰爭,人民不願意戰爭,戰爭就打不起來。至於和平能維持多久,要看我們的努力和形勢的發展。
會談中就盡可能提早解放新疆交換了意見,蘇方表示願意作出必要的幫助。所以,7月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王震,經中央給劉少奇打電報,要求派人做新疆三區的工作。劉少奇立即派鄧力群秘密從莫斯科來到新疆伊利伊犁,為和平解放新疆而效力。雙方還商定:蘇聯在旅順幫助中國辦一所海軍學校,還答應幫助從蒙古烏蘭巴托到中國張家口修建一條鐵路。劉少奇還向斯大林說:我們打算在1950年1月1日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斯大林提醒劉少奇要警惕:“國家不可長期無政府。”後來,當中共代表團告別回國時,斯大林再次強調說:“無政府的時間不能長了,否則外國可能利用這個機會進行幹涉,甚至聯合幹涉,那樣就被動了。”於是,劉少奇把會談詳細內容都及時電告國內,使中共中央加快了成立中央人民政府的步伐。
劉少奇同斯大林會見六次,除首次是禮節性會見外,會談五次,前四次是交換意見,最後是告別。在第四次會見中,斯大林談到各國人民之間的團結、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團結、互助、合作的先決條件,是各國人民互相信賴、竭誠相待。之後,斯大林邀請中共代表看幾部電影,其中有一部試驗原子彈爆炸的現場實況紀錄片,這是蘇聯人第一次給外國客人看這樣的影片。看完電影,斯大林談了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問題,並提出在下次聚會時,他準備請中國方麵的女同誌也參加。斯大林說:“聽說在莫斯科住著兩位中國女同誌,從我們這方麵說,這兩位女同誌我們都願意邀請。但怎樣更合適、更恰當,請你們自己決定。”這兩個女同誌指的是江青和王稼祥夫人朱仲麗。
7月27日,斯大林在孔策沃別墅新建的二層樓上舉行宴會,招待中共代表團及江青。斯大林首先說中國同誌都這麼年輕,相互問好後就入座,便海闊天空閑談。由於劉少奇事先和江青打過招呼,讓她不要多講話,所以江青十分拘謹,一言不發。忽然,斯大林起立、離開座位,走到宴會廳的另一角。這時,馬林科夫、貝利亞等勸江青向斯大林敬一杯酒,江青立即表示同意。於是,他們請斯大林回到餐桌,聽取江青的祝酒詞。江青舉起酒杯,走到斯大林跟前,說:“我請大家一起舉杯,共為斯大林同誌的健康幹杯!斯大林的健康,就是我們的幸福!我祝願斯大林同誌永遠健康!請大家同我一道為斯大林幹杯!”
聽了這段祝詞後,斯大林開懷大笑,其他的與席者也都喜氣洋洋前來碰杯,一飲而盡。接著,斯大林走近中國同誌們旁邊說:“我的健康,竟可成為大家的幸福,這恐怕太抬高我了。”斯大林繼續說:“中國共產黨已度過了它的幼年與青年時期,現在已經是政治上成熟的黨,成年的黨了。它在鬥爭中成長起來,成熟起來!看來,中國黨主要的成就是有了在實際鬥爭、鍛煉中培養出來的幹部,他們經過了實踐考驗,積累了豐富經驗。”過了一會,斯大林離開又轉回來,似乎帶著一種內疚而傷感的情緒向中國同誌說:“我們(中、蘇)兩兄弟之間的友好團結是最重要的,對世界革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斯大林在世,我們兩國人民應該是團結的。斯大林不在世了,仍然應該是團結的。團結就是力量!我們之間的團結,是與世界革命與人類命運息息相關的,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接著,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斯大林會健在,願斯大林永遠健康!”這時,斯大林舉起酒杯,深有所思地麵對中國同誌說:“祝我永遠健康的美詞和良好的願望,使人聽了快意,但事實上人總有一死的。”繼之,斯大林動情地說:“我從來不喜歡奉承人家,但別人卻對我有許多奉承,我也覺得很厭煩。我說的中國馬克思主義者成熟了,蘇聯人及歐洲人要向你們學習的話,並不是奉承你們,不是客氣話。西歐人由於驕傲,在馬克思、恩格斯死後,他們就落後了,革命的中心由西方移到了東方,現在又移到了中國和東亞。”斯大林建議:“在國際革命運動中,中蘇兩家都應多承擔些義務,而且應該有某些分工,就是說要分工合作。希望中國今後多擔負些對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屬國家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的幫助,因為中國革命本身和革命經驗會對他們產生較大的影響,會被他們參考和吸取。蘇聯在這方麵起不到像中國那樣影響和作用。”斯大林對劉少奇等說:“關於馬克思主義,在一般理論方麵,也許我們蘇聯人比你們多知道一些。但是,把馬克思主義的一般原則應用於實際中去,則你們有許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在過去,我們已經向你們學習了很多。一個民族必須向另一個民族學習,哪怕是一個很小的民族,都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我聽到中國人特別勤勞的許多事實,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今天你們稱我們為老大哥,但願弟弟能趕上和超過老大哥,這不僅是我們大家的願望,而且也是合乎發展規律的,後來者居上。請大家舉杯,為弟弟超過老大哥,加速進步而幹杯!”劉少奇說:“兄長總是兄長,老弟還是老弟,我們永遠向兄長學習!”他拒不接受敬酒。這時,大家都有些驚奇,蘇聯人都異口同聲地圍上來勸飲,希望接受斯大林的良好祝願和盛情。斯大林說:“難道弟弟不應超過兄長麼?!我的意思是說,弟弟應該加倍努力,力求上進,爭取超過兄長,這也是為了你們將來要承擔更大的國際義務。”就這樣,推來讓去,劉少奇始終沒有接受這杯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