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黎明:全球經濟探析20(1 / 3)

(四)美國“再工業化”對中國的影響及對策

目前,中國製造業總體水平不高,以低端、高能耗為主,附加值不高,仍處於世界製造業產業鏈的中下遊,出口產品多數是技術含量較低、單價較低、附加值較低的“三低”產品,大量進口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和高價格的“三高”產品。按技術含量分類,近年中國出口產品中中等技術以下產品占比達2/3,高技術產品僅占5%。在中國製造業“大而不強”的當下,美國實施“再工業化”戰略將對中國的工業化產生巨大影響。

一方麵,部分跨國公司,特別是美資公司可能會逐步從中國撤資,轉而返回美國。隨著美國國內工人工資增長陷入停滯和“頁岩氣革命”的爆發,美國發展製造業的成本在降低,而中國製造業成本在不斷提高。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快,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劉易斯拐點”已經到來,中國工人工資增長迅速,對製造業利潤形成擠壓。與以前相比,中國製造業相對於美國的競爭優勢在逐漸縮小。在此形勢下,美國的“再工業化”將推動全球製造業格局的調整,導致國際產業可能出現從中國轉向美國的“逆轉移”,給“中國製造”帶來衝擊。一旦美國製造業回流引發高端製造業出現“逆轉移”,將加劇中國的產業結構失衡。此外,中國的土地等生產要素成本也在提高,高房價打擊了內需,導致中國國內對本國製造業產品的需求難以提高,隻能在產能過剩的壓力下奮力增加出口,導致國內企業相互壓價,招致他國的貿易製裁。而且,美國“再工業化”很可能會導致中美貿易摩擦加劇,這將增加中國製造業產品出口壓力。隨著中國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化,企業產品逐漸向高端邁進,中美兩國在中高端製造業上的競爭將趨於激烈。美國“再工業化”的目標是通過增加出口和平衡貿易,恢複製造業競爭力。奧巴馬政府提出“出口推動型”增長,其所製定的一係列增強出口競爭力的舉措,勢必會給中國製造業出口帶來重大挑戰,對美出口的一些中高端製造業產品將受到嚴重影響。此外,雖然美國曾是世界最大的產業資本輸出地,但隨著“再工業化”戰略的推進,美國的資本和技術流出將逐漸逆轉,甚至可能由直接投資淨輸出國轉變為淨輸入國,這不僅會導致美國資本回流,而且其種種優勢和巨大市場還會吸引全球資本,使得中國吸引全球製造業資本的優勢下降。

另一方麵,美國可能會通過修改國際貿易規則和限製技術轉移來阻遏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國際金融危機導致美國經濟長期不振,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業無法再成為推動美國走出危機陰影的主要動力,美國將從製造業的現代化、高級化和清潔化中尋找出路。隨著中美在製造業上的競爭加劇,美國將在國際貿易競爭規則上做文章,企圖從根本上遏製中國製造業的貿易競爭優勢。當前,美國正在大力推動“兩洋經貿戰略”,在環太平洋地區搞“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與歐洲談判“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其目的均在於打擊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國家的競爭優勢,通過重新製定規則,再次掌握國際經貿與投資主導權,維護美國及西方的優勢地位。此外,美國等西方國家還可能加大技術輸出控製力度,從而延緩中國產業升級步伐。加入WTO以來,中國日益成為跨國公司搶灘海外研發的熱土,並逐漸躋身於跨國公司全球研發網絡的重要節點。據不完全統計,在中國的近千家外資研發機構中,由“世界500強”建立的就有300家左右。技術轉讓是中國與跨國企業合作的重要方式,促進了知識擴散和技術溢出,從而達到獲取先進技術的目的。目前,美國仍擁有世界最高技能的勞動力和先進裝備,仍是世界上製造業最發達和先進製造業發展最快的國家,美國實施“再工業化”戰略後,憑借技術、標準、專利、知識產權的先發優勢和領先地位,可能會對中國發展先進製造業形成“技術封鎖”,阻滯中國產業升級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