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荀子(4)(2 / 3)

協調一個公司就像協調一支球隊一樣,有相互合作,也有明確的分工。有的人對於本職工作幹得兢兢業業,不辭勞苦,但是老板卻不能把重大的任務交給他們,這是為什麼呢?

這就是領導者必須明白的:有些人隻能做一些小事而不能期望他們做大事情。因為這些人往往偏重於某一技術長處,卻缺乏一種統禦全局的才能,所以決不能因為小事辦得出色而把大事也交給他來做。善於做大事的人行事果斷而犀利,安排各種工作遊刃有餘,能起到核心作用,受到人們的尊敬。善於做大事的人不一定能做小事,而小事做得出色的人也不一定能做大事,作為老板一定要明辨這兩類人,讓他們各司其職,分工協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

有的人有些小聰明,往往能想出一些小點子把事情點綴得更完美,這類人看上去思維敏捷,反應靈敏,也的確討人喜歡,但老板對其不能完全放權,因為一旦放任他的小聰明就有可能聰明反被聰明誤。但是也有另一些人,表麵上看並不聰明,甚至有點傻的樣子,卻往往能大器晚成。對於這類大智若愚的人,老板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決不能由於一時的無為而冷落他甚至遺棄他,因為這類人往往能預測未來,注重追求長遠的利益。既然是長遠的利益,也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信任他並給予重任,而不能讓這類寶貴的人才流失。

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人未必就是能擔當大任的人,而且這種人常常並沒有什麼真才實能。他們隻能通過口頭的表演來取信別人,抬高自己。

真正有能力的人,隻講一些必要的言語,而且一開口就常常切中問題的要害,這種人往往謹慎小心,沒有草率的作風,觀察問題也比較深入細致,客觀全麵,作出的決定也實際可靠,獲得的成果也就實實在在。所謂“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一個領導者應該注意一些少言寡語的人,因為他們的話語往往最有參考價值。切不可被一些天花亂墜的言語所迷惑,這也是一個成功的老板所應該具有的鑒別力。

因此,在提拔一個人時,要慎重考慮以什麼樣的速度提拔,提拔到哪一個位置,方不影響其他人的情緒,這才是正確的用人方式。

以仁德降服民心

【原文】“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親也。”

【大意】仁愛高於其他諸侯,所以天下的諸侯沒有不親近他的。

君王的德行是吸納人才的法寶,一個品行端正的君王統治國家,才會受到子民的擁戴,反之,一個奸佞偽善之人一統天下,遲早會被民眾蜂擁而推之。所以,有德才有天下,失德則失天下。

為君者都期望成為一個萬民稱頌、流芳百世的英明君王,但縱觀曆代君王能盛名萬世的寥寥無幾,探察他們成敗功過原因,一個很重要的方麵就是他們很能做到禮賢下士。為君者常省身能仁義理智,征服人心;善於聚攏人才,明察秋毫,英明決斷。

那麼,為君者該怎樣做,才能降服人的心誌呢?其方法就是製定以防衰敗的政策,為政清明,鞏固兵甲,不發生戰亂,天下太平,君不疑臣,臣不疑君,國家穩定,人主安詳,群臣進退有序,從而達到美好而無害的大治景象,人心自然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