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做好老板的“腹中蟲”——荀子(2)(2 / 3)

執行以達到老板的期望

【原文】“儒者法先王,隆禮義,謹乎臣子而致貴其上者也。”

【大意】儒者效法古代先王,尊崇禮義,謹慎地做臣子,能使君主受人尊重。

《荀子·儒效》中談到:“秦昭王問孫卿子曰:儒無益於人之國?孫卿子曰:儒者法先王,隆禮義,謹乎臣子而致貴其上者也。”秦昭王部孫卿子道:“儒家對話治理國家有沒有好處呢?”孫卿子答道:“儒者效法古代聖王,尊崇禮義,謹慎地做臣子,能使君主受人尊重。”可見,儒者在一個國家的作用就是能夠通過自己的德行感化,使君主受到尊重。而在現代社會中,對於老板來說,就是員工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滿足老板的期望,達到老板的要求。在老板的眼中,一位員工如果能夠正確抓住老板對他的期望並予以迎合,那麼這位員工就是一位“有用而可靠的人”,這樣的員工理所當然是老板的“至愛”。

能夠做到成功把握老板期望這一點不是十分容易,它需要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悟性。要想成功把握老板對員工的期望,我們就必須徹底了解老板對員工的期望有哪些。老板對員工的期望可分為許多層次,如果我們把老板對員工的期望,分為一般的期望和個別的期望兩種,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下麵我們分別從這兩種期望入手,分析把握老板期望的具體方法。

(1)一般的期望

一般的期望指的是老板對員工的比較普遍的希望、要求。通常情況下,老板對員工一般的期望因員工本人的實際情況不同而有所差異。雖然老板對員工的一般的期望反映了老板對員工的普遍要求,但是由於每位員工的主客觀情況不同,老板對他們的一般的期望也會有所不同。

一個老板對員工一般的期望是根據員工工作時間的長短,工作經驗是否豐富以及員工自身的業務能力水平來確定的。當然了,我們的分析和論述還很籠統,還有一些不甚確切。每一個人在了解老板對員工一般的期望時,應當根據自己單位的客觀情況以及自身的條件而定,一定要正確理解老板對其員工一般的期望是什麼,這是成功把握老板期望的基礎。

(2)個別期望

與一般的期望相對的就是老板對員工的個別期望。個別期望是針對每個獨立的老板而言的,它直接牽涉到員工的直接老板在特定時期內的希望和要求。由於每位老板自身的態度、想法以及老板本人的個性和他對事物的理解程度不同,不同的老板對員工的個別期望是不盡相同的。

作為優秀員工,及時並且在恰當的時機詢問老板對你的期望,這是你正確理解和把握老板期望時必須注意的一點,它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完成老板布置的任務,更加順利地獲取老板的賞識。

總之,把握老板對員工的期望是你成功獲取老板信任的關鍵環節,這樣才能不斷地加強和老板之間的交流,使老板對你逐步產生信賴。

服從是美德

【原文】“下之親上歡如父母,可殺而不可使不順。”

【大意】百姓親近君主如同歡喜自己的父母一樣,寧可被殺,也不能要他們不順從君主。

在古代,臣子是把服從君王看成自己的一種使命。士可殺,不可不服從,因此出現了一些愚忠、愚從。

在現代社會中,服從,仍然是優秀員工必備的一種品質,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每一位員工都必須服從上級的安排,就如同每一個軍人都必須服從上司的指揮一樣,服從是行動的第一步。

很多企業都強調發揮員工的創造力和主觀能動性,這種管理方法雖然是好的,但是,也不能違背原則。從根本上說,老板就是老板,員工就是員工,每個人都要有意識地服從老板,服從上司。

如果一個企業中,每個員工都擅自作主,各行其是,不按照老板的命令行事,那整個企業就成了一盤散沙。所以,即使員工有什麼不同意見,一旦老板決定了,任何員工都要服從決定。

在美國著名的西點軍校,即使是立場最自由的旁觀者,都相信一個觀念,那就是必須絕對服從。一位西點上校講得更為精彩:“我們不過是槍裏的一顆子彈,槍就是美國整個社會,槍的扳機由總統和國會來扣動,是他們發射我們。”

當軍官向學員下達指令的時候,學員必須重複一遍軍官的指令,然後軍官問道:“有什麼問題嗎?”

學員通常的回答隻能是:“沒有,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