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是自強的警醒劑
在個人事業的發展道路上,總有一些轉折點,在突破之前,往往是最困難、艱難的時刻,這種時刻,你一定要判斷形勢,確定方向、保持勤奮,無論情況多麼嚴峻,也不能輕易放棄,因為隻要堅持到“瓶頸”的突破,就會“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僅僅因為工作出色並不能保證你在單位穩步迅速上升,不管公正與否,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出實例的現實。
許多人專業能力突出,工作成就斐然,然而並沒有得到升遷,原因何在?原因在於工作成績隻是影響你升遷進退的多種因素之一。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壓力,但當壓力來臨時,我們必須要有處理的方法和技巧,不管什麼壓力,遇上時不加分析就給予處理,這不利於壓力的解決,我們應該認真分析,把壓力轉化為動力,繼而利用壓力,為我所用,創造生活和事業的奇跡,這才是我們最終所追求的目的,盲目行動隻能讓你失敗,失敗後就害怕麵對壓力,從而逃避壓力,把壓力的來臨說成是自己不幸,這種觀點需要你自己加以解決,做一個有心人,才是我們走向成功人生的關鍵。
與壓力和平共處,千萬不要因為壓力甩不掉,就灰心喪氣,隻要你活在這個世上,就要麵對壓力,接受壓力。
看看下麵兩個故事,這隻要你幾分鍾時間,卻很有可能改變你的一生。
老李年近50歲了,現在一家廣告公司擔任銷售部主管,他結婚後身體狀況一直很好,隻是工作壓力大了點兒。
由於他每年夏天都會帶人到鄉間度假,因此對那種與世無爭的田野生活格外羨慕——尤其是他快被老板逼瘋的時候。他曾認真地跟他的老婆商量,能否改變目前這種緊張的生活形態。在獲得首肯後,他真的放棄了眼前的那份高薪工作,跑到鄉下當農民,他買下了一塊人跡罕至的花圃,準備從頭開始學起。
結果呢?剛開始幾個月,他這個新科花農還做得有模有樣;但是好景不長,才經曆第一個寒冬後就發覺,這裏真不是人住的地方,荒涼的景象,猶如到了西伯利亞;而他的老婆根本不可能和這裏的鄉下人打成一片,小孩每天也得換好幾趟車才能到學校。
他知道打錯算盤了,隻是沒料到結局會這麼慘,當主管確實很累,不過當農民也輕鬆不到哪裏去,搞不好還更累。
在另一個方麵,他和老婆向來都是社交圈內的人,如今要找鄰居聊聊還得跑到幾裏外的地方;而在這種鳥不拉屎的鄉村,也不可有什麼電影院、KTV這類的娛樂,有的隻是睡覺,因為他每天都快累死了。
在苦撐了一年之後,他們乖乖地搬回城裏,他自稱“老了10歲”,改行不但沒有發財,連老本都砸了,更可笑的是,他當了二十幾年的上班族也都沒事,在鄉下窩了一年後卻累出一身病來,這真是他始料未及之事。
你看了這段話一定有某些感想,這是很自然的,每年總有數百萬的人們基於退休或其他考慮,不得不改變目前的生活形態,也想趁這個機會讓自己“解脫”,這是好事呀!問題是,一般人往往隻想到可以借此擺脫舊的包袱,卻沒想到該怎麼去適應新的壓力,你想過嗎?當然啦,這對某些人而言不是問題,但並不是每個人的適應力都這麼好。
夏田是一所大醫院的高級主管,到了68歲那年才退休,雖然平日的工作時間非常長,精神壓力很大,但他三十餘年一直是樂在其中,反而還擔心退休後沒事幹,所幸他對於園藝與繪畫相當有興趣,覺得能在晚年好好享受一番倒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種花養鳥的生活是優哉的,但日子一久就覺得太無聊了,沒辦法,他平日忙慣了,閑不下來,每天一早起床發現不用上班,他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似的癱倒在床上,連吃飯的力氣都沒了,久而久之,他幹脆把自己關起來,鄰居要見他一麵比見總統還難。有一天家裏的米缸見底了,他才心不甘情不願地跨出家門,但還沒走到店裏就暈倒在街上,被路人送去急救,這下子醫師傻眼了,因為實在找不出病因。
說來可笑,夏田居然跟醫師強調自己是“回光返照”,可以準備後事了,找個心理大夫談談吧。
你不難想像她掙紮了很久,拖了幾周之後才硬著頭皮去拜訪一個以前的老同事,這個心理醫師斷定老友是因為沒有做好退休規劃,才會迸出自閉症,因此,建議他去再次就業。
他順利地回到醫院,如今已屆70高齡還是老當益壯,其實他的體力跟年輕人哪能相比?然而工作壓力帶給他的成就感,卻讓他全身的細胞動起來,再度成為社交場合的活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