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魚越長越大,在魚缸裏轉身都困難了,女孩便給它換了更大的魚缸,它又可以遊來遊去了。可是每次碰到魚缸的內壁,它暢快的心情便會黯淡下來。它有些討厭這種原地轉圈的生活了,索性靜靜地懸浮在水中,不遊也不動,甚至連食物也不怎麼吃了。女孩看它很可憐,便把它放回了大海。
它雖然獲得了自由,但過了一段時間,它卻又不開心起來。一天它遇見了另一條魚。那條魚問它:“你看起來好像是悶悶不樂啊!”它歎了口氣說:“啊,這個魚缸太大了,我怎麼也遊不到它的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心就是一個人的翅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如果不能打碎心中的四壁,即使給你一片大海,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覺。
每個人的血管裏都流淌著祖先的血液,每個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印刻著先輩的痕跡,但是,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又都是一個嶄新的開始。林肯說過:“我不在乎我的祖先是誰,我在乎他的孫子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不能借口一顆平凡的心就不去奮鬥,那是背離了自己生命的本質。隻要你願意選擇去超越,人生就會充滿未知數。
李斯是秦朝的丞相,輔佐秦始皇統一並管理中國,立下汗馬功勞。可少有人知,李斯年輕時隻是一名小小的糧倉管理員,他的立誌發憤,竟然是因為一次上廁所的經曆。
那時李斯26歲,是楚國上蔡郡府裏的一個看守糧倉的小文書。他的工作是負責倉內存糧進出的登記,將一筆筆鬥進升出的糧食進出情況記錄清楚。
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著,李斯不能說完全渾渾噩噩,但也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對。直到有一天,李斯到糧倉外的一個廁所解手,這樣一件極其平常的小事竟改變了李斯的人生態度。
李斯進了廁所,尚未解手,卻驚動了廁所內的一群老鼠。這群在廁所內安身的老鼠,瘦小枯幹探頭縮爪,且毛色灰暗,身上又髒又臭,讓人惡心至極。
李斯看見這些老鼠,忽然想起了自己管理的糧倉中的老鼠。那些家夥,一個個吃得腦滿腸肥,皮毛油亮,整日在糧倉中大快朵頤,逍遙自在。
與眼前廁所中這些老鼠相比,真是天上地下啊!人生如鼠,不在倉就在廁,位置不同,命運也就不同。自己在上蔡城裏這個小小的倉庫中做了8年小文書,從未出去看過外麵的世界,不就如同這些廁所中的小老鼠一樣嗎?整日在這裏掙紮,卻全然不知有糧倉這樣的天堂。
李斯決定換一種活法,第二天他就離開了這個小城,去投奔一代儒學大師荀況,開始了尋找“糧倉”之路。20多年後,他把家安在了秦都鹹陽的丞相府中。
眼界有多廣,你的世界就有多大。紅頂商人胡雪岩曾說過:“做事一定要看大局,你的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下一省的生意;看得到一國,就能做下一國的生意;看得到國外,就能做下國外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
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為把心拘泥在不起眼的小事上。
常常為一件小事而耿耿於懷,常常為害怕遭受到別人的非議而放棄,常常為一些捕風捉影的事而大動幹戈,因而失去了很多本應屬於自己的機會,一次兩次的失去也許不算什麼,但一生往往就在這樣的過程中消磨掉了……
雖說是“不掃一屋安能掃天下”,但一個人如果隻顧低頭清掃他的小屋,而看不到外麵的廣闊的天地,那又怎麼可能展翅高飛?
現實生活中,工作過於努力的人沒有時間去賺大錢。許多人都抱怨:
“我工作太辛苦,簡直沒有時間去讀書和思考。”這句話的意思是滿足生計的需求已占據了一切,以至於你沒時間去考慮遠大未來的機會,沒有時間去看看更廣闊的精彩天地。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說,懶人往往比勤快人更適合做領導,因為他有時間去思考,有時間補養。在蟻國中,蟻王往往是最懶的。
騎腳踏車的人走不遠。假如你過於忙碌地工作而沒有時間去開闊自己的心胸,去思考你做的事,去樹立更遠大的誌向,所以像螞蟻部落裏最忙的工蟻一樣,忙碌終生而無所作為。假如你過於專注於自己小小的領域,就不會知道其他領域也許對你目前從事的事有極大影響的資訊和思想。除非有時間廣泛涉獵、學習他人所做的事,否則你隻能是原地踏步。
社會是不公平的,但又是公平的,它會給我們每個人機會,它永遠遵循社會發展變化的規律性,關鍵在於操作的人會不會巧妙地利用它,讓它為你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