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氣足財氣才大
麵對競爭、麵對選擇,如果有誰表現出畏縮和膽怯,這除了勇氣之外,更多地因為他缺少成功底氣,而這種底氣就是該方麵的知識。一個人隻有不斷填充新知識,才能適應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不然你就會被那些擁有新知識的人所超越。
少年時的李嘉誠,就顯示出與眾不同。隻是他的社會地位低下,不引人注意。他在茶樓打工時,常常利用短暫的空閑默讀英語單詞。他怕遭茶客恥笑和老板訓斥,總是靠牆角,迅速掏出卡片溜一眼。他深知眼下吃飯比求知更重要,隻能給自己定下最低目標——不遺忘學過的單詞。
大凡成大器者,聰明是其一,重要的還是勤奮。他年少位卑,骨子裏卻有股不屈的傲氣,渴望出人頭地,像舅父,像茶樓遇到的大老板,幹一番大事業。
李嘉誠總是說:不會學習的人就不會成功,不會總結的人就難以戰勝失敗。創業、成功,要把握商業道德,要有勇氣和能力,通過不斷學習去克服過程中的艱辛。從清貧困苦的學徒少年到“塑膠花大王”,從地產的大亨到股市的大腕,從商界的超人到知識經濟的巨擘,從行業的至尊到現代高科技的急先鋒……李嘉誠一路走來,幾乎都能占得先機,發出時代的新聲,爭得巨大的財富。他一生勤奮學習,博覽群書,靠知識引導前行,敢於不斷嚐試新的未曾涉獵的領域,並屢有豐厚的收獲。他的每一次戰略抉擇,既能適應產業、行業趨勢的變遷,又能夠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有學者評價李嘉誠說:“他是躍進到現代化的永無止境的變動之中的人。”
曾經有記者問李嘉誠:“今天你擁有如此巨大的商業王國,靠的是什麼?”李嘉誠回答:“依靠知識。”有人問李嘉誠:“李先生,你成功靠什麼?”
李嘉誠毫不猶豫地回答:“靠學習,不斷地學習。”是的,學習不斷地充實了他創業的底氣和實力。
在六十多年的從商生涯中,李嘉誠一如既往地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欲望。他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看半個小時的書或雜誌,學習知識、了解行情、掌握信息。他說,讀書不僅是樂趣,而且令人啟迪心智,刺激思考。據他自己講,文、史、哲、科技、經濟方麵的書他都讀,但不讀小說。他不看娛樂新聞,認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他在回憶過去時這樣說過;“年輕時我表麵謙虛,其實內心很‘驕傲’。為什麼驕傲?因為我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著新的東西,每天都在進步,這樣離我的目標就不遠了,現在僅有一點學問是不行的,要多學知識,多學新的知識。”
李嘉誠榮膺世界華人首富以後,並沒有退休養老的打算,他仍在不斷地學習,每天繼續在他的辦公室裏工作。他是一位真正身體力行“活到老,學到老”的傑出企業家。他說:“不讀書,不掌握新知識,不提高自己的知識資產照樣可以靠吃‘老本’瀟瀟灑灑過日子,是舊時代不少靠某種‘機遇’發財致富的生意人的心態。如今已經不可取了。”李嘉誠正是這樣奮力追逐著時代的腳步,在現代社會的激流中領跑急行。
也可以說,如果沒有賴以依靠的學識做基礎的話,有誰敢在硝煙彌漫的商場上縱橫馳騁啊!
中國的電池大王——深圳比亞迪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目前積累的財富已經超過20億元,生產的鎳鎘電池產量居世界第一位。之所以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應該說與他愛好學習有關係。1987年,21歲的王傳福從中南工業大學冶金物理化學係畢業進入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在研究生期間,他刻苦學習,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電池研究中去。僅僅5年後,26歲的王傳福就被破格委以研究院301室副主任的重任。這為他後來成立比亞迪公司奠定了基礎。他經常閱讀電池行業的信息,一次從報紙上得知日本公司要停止在本土生產鎳鎘電池,他看到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便毅然下海創辦了後來的比亞迪。
無論是創業還是給別人打工,技能的學習都非常重要。在學校裏學習也罷,邊工作邊學習也罷,都有可能通過學習知識,讓自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當一個人底氣十足的時候,他所表現出來的外露情形也會與眾不同,他會不甘人下,勇於搏擊大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