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眼光越開放,做事越圓滿(4)(1 / 2)

風物長宜放眼量

看問題不要把眼睛隻盯在框框上,這樣容易讓自己的思維被限在範式裏,如果把眼睛看得活一些,就免不了會有靈光顯現。春秋戰國時,一次,哀公向有若問道:“年成不好,國家錢糧不夠用,怎麼辦?”有若回答說:“您何不實行十分抽一的稅率呢?”哀公說:“十分抽二,我還不夠用,怎麼能實行十分抽一呢?”有若回答說:“如果百姓夠用,您怎麼會不夠用?如果百姓不夠用,您怎麼會夠用?”以上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欲取之必先予之。隻有讓老百姓富強了,國家才會跟著富強。其實不但治國如此,為人處世也是一樣。如果你想在事業上有大的作為,你也必須先予之,然後才能取之。

三國時吳國大將魯肅,在吳國後期軍事上發揮了重大作用,是個有名的曆史人物。魯肅生性慷慨豪爽,對金錢看得很輕。他年輕時繼承了一大筆財產,家財富厚,糧帛眾多。但是魯肅不像一般的富家子弟,要麼奢侈享樂,花錢如流水;要麼貪得無厭,將財寶看得比命還重要。

這時天下大亂,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受的壓迫又重,簡直活不下去。魯肅看在眼裏,十分不忍,就廣施財物讓貧困百姓有條活路。他這一善舉贏得了群眾的讚賞,人們都說出了個魯善人。地方上一些有名的人物,如文人墨客或者勇武善鬥的人也時常受到魯肅的接濟。魯肅認為這些人遲早會出人頭地,目前處於窘境隻是暫時的,他此時雪中送炭,對於日後共圖大事必有好處。

周瑜是另一個有名的三國人物。他指揮了赤壁一戰,“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成為著名的風流儒將。當初周瑜並不得意。他曾在軍閥袁術部下為官,被袁術任命當過一回小小的居巢長,一個小縣的縣令罷了。這時候地方上發生了饑荒,年成極壞,兵亂間又損失不少,糧食問題日漸嚴峻起來。居巢的百姓沒有糧食吃,就吃樹皮、草根,餓死了不少人,軍隊也餓得失去了戰鬥力。周瑜作為父母官,看到這悲慘情形急得心慌意亂,不知如何是好。有人獻計,報告說附近有個樂善好施的財主魯肅,他家素來富裕,想必囤積了不少糧食,不如去向他借。周瑜帶上人馬登門拜訪魯肅。剛剛寒暄完周瑜就說:“不瞞老兄,小弟此次造訪,是想借點糧食。”魯肅一看周瑜豐神俊朗,顯而易見是個才子,日後必成大器,他根本不在乎周瑜現在隻是個小小的居巢長,魯肅哈哈大笑:“此乃區區小事,我答應就是。”魯肅親自帶周瑜去查看糧倉,這時魯家存有兩倉糧食,各三千斛,魯肅痛快地說:“也別提什麼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倉送與你好了。”

周瑜及其手下一聽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饑饉之年,糧食就是財富,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魯肅的言行深深感動了,兩人當下就交上了朋友。後來周瑜當上了將軍。他不忘魯肅的恩德,將他推薦給孫權,魯肅終於得到了幹事業的機會。

隋朝末年,天下動蕩不安,各路豪傑群起,紛紛謀奪天下。王世充是隋朝的地方官吏,他在此動蕩時代,沒有馬上跳出來樹起義旗,而是暗暗地做一些基礎工作,為以後成大事作圖謀。江淮間的人素來剽悍輕狂,動不動就滋生事端,打架鬥毆乃至殺人是常有的事。再加上社會秩序不穩定,土匪小偷多如牛毛,一時間,官府裏捉拿的犯人監獄都快關不下了,三天兩頭鬧事。王世充看到了這一點,心想,這些人都是要錢不要命的好漢,太平時節固然留不得,如今兵荒馬亂之時正好派上用場,將來舉事時不都是以一敵十的好士兵嗎?主意打定,他就利用手中的職權,對這些囚犯們逐一“審問”,然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將他們一一放出監獄。這批囚犯本以為自己犯的事決逃不了,不殺頭就算不錯,沒承想碰上這麼一位好官,居然輕易地就獲得了自由;於是個個感激涕零,當場指天發誓說,以後王大人如有召喚,樂意腦袋別在褲帶上獻犬馬之勞。

後來起義軍聲勢愈來愈壯大,隋朝官員們再也坐不住了,不想把自己綁在這艘將沉的船上等死,紛紛造反。大將楊玄感就是其中一位。

由於楊玄感威望高,他的造反影響很大,使得吳人朱燮、晉陵人管祟在江南地方起兵響應他。這兩人號稱將軍,擁有人馬十餘萬,煞是聲勢浩大。隋煬帝很畏懼他們的勢力,派遣大將吐萬緒、魚俱羅率大軍征伐叛軍,但再三攻打都沒有取勝。王世充認為他的機會到了。他的如意算盤是,先打著王軍的旗號發展勢力,正當合法地招募人馬,又能得到中央的財力物力支持,比率先打出義旗的人占優勢得多。他想現在召集一支隊伍去攻打朱、管,憑著才幹和實力,一定能夠取勝,這樣在隋軍中他就能嶄露頭角,成為一支勁旅。到最後他大權在握,決定去留就在他一句話了,那不是進退自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