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眼光越獨到,思維越靈活(2)(2 / 3)

一位70多歲的日本老先生,拿了一幅祖傳古畫上電視節目,要求寶物鑒定團的專家做鑒定。據老先生去世的父親生前說,這幅畫是名家所作,價值數百萬。老先生自己不懂,因而想請專家加以鑒定。結果揭曉,專家認為它是贗品,連一萬日元都不值,全場唏噓……主持人問老先生:“您一定很難過吧?”來自鄉下的老先生臉上卻變得無比的柔和和憨厚,微笑著說:“啊,這樣也好,不會有人來偷,我可以安心把它掛在客廳裏了。”

小李的錢包被盜了,很讓人心煩,不光是錢不見了,裏麵還有他的身份證,這讓他愁眉不展,因他是東北人,現在北京打工,辦身份證還要來回跑,挺麻煩的,以致這幾天他心情都不好。

不過,這樣的心情沒有持續很久,一位朋友的話讓他頓悟,心情也隨之好轉。朋友對他說:“錢包已經不見了,你再怎麼想,也不可能重新出現在你的麵前。錢丟了事小,如果好心情沒了,影響你的情緒,讓你憂傷,讓你不安,這會影響你的食欲,影響你的健康,就太不值得了。身份證辦起來是很麻煩,卻讓你多回家幾次,增加了與家人的溝通,這也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呀!”朋友的話讓他反思了很久,如果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問題,生活中又有什麼讓你感到煩惱的事情呢?

我們從以上幾個小故事中可以感悟到:世事難以預料,倒黴和不幸的事誰也不想發生,但如果發生了,你應怎樣去麵對呢?生活的挫折和磨難來臨時,我們應以一顆樂觀、豁達、健康的平常心麵對,這樣生活會美好得多。

許多人都有過丟失某種重要或心愛之物的經曆:比如不小心丟失了剛發的工資,最喜愛的自行車被盜了,相處了好幾年的戀人拂袖而去了,等等,這些大多會在我們的心理上投下陰影,有時甚至因此而備受折磨。究其原因,就是我們沒有調整心態去麵對失去,沒有從心理上承認失去,隻沉湎於已不存在的東西,而沒有想到去創造新的東西。人們安慰丟東西的人時常會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事實正是如此,與其為失去的自行車懊悔,不如考慮怎樣才能再買一輛新的;與其對戀人向你“拜拜”而痛不欲生,不如振作起來,重新開始,去贏得新的愛情。

人世間就是有許許多多自己製造的煩惱。煩惱是很不討人喜歡的詞,因為它令我們感到無助、勞累。

人生總是在不斷地失去和擁有。擁有快樂,失去煩惱;撿到幸福,丟掉悲傷。不管將來你要怎樣選擇,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夠開心地麵對。

生活中,我們難免失去,如果失去什麼之後,我們再失去快樂的心情,豈不是失去更多了?

有的人大富大貴,別人看他很幸福,可他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心裏老覺不痛快;有的人,別人看他離幸福很遠,他自己卻時時與幸福邂逅。

有對下崗的年輕夫婦,在早市上擺個小攤,靠微薄的收入維持全家五口人的生活。這夫婦倆過去愛跳舞,現在沒錢進舞廳,就在自家院子裏打開收錄機轉悠起來。男的喜歡喂鳥,女的喜歡養花。下崗後,鳥籠裏依舊傳出悅耳動聽的鳥鳴聲;陽台上的花兒依舊鮮豔奪目。他倆下了崗,收入減少了許多,還樂個不停,鄰居們都用驚異的目光看著他倆。

是的,我們雖然無法改變我們的境況,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沒了工作不要緊,但不能沒有快樂,如果連快樂都失去了,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因為快樂是人的天性的追求,開心是生命中最頑強、最執著的律動。

榮啟期在泰山,優哉遊哉,鼓琴而歌,孔子路過,就問他為何這等快樂?

榮啟期回答道:“天生萬物,惟人為貴,我得為人,何不樂也?”

正如榮啟期所說,生而為人即是一種快樂,快樂是人生的主題。隻要我們用心去體會,用豁達的胸懷去麵對人生,以飽滿的熱情去對生活,就能快樂度過每一天。

其實,這本身就是一種獨具特色的,對生活的正確領悟。

不管理由如何,懷恨總是不值得的

珍珠是一種珍貴的物品,可許多人隻知它貴重卻不知它的來曆,蚌是生活在淡水中的軟體動物,它長有兩個橢圓形外殼,可以開閉。蚌在它生命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突如其來的或大或小的麻煩,在這一點上,它和人類有相似之處。就在某一天,或許是在美美地飽餐一頓之後,它舒暢地在海底嬉戲,樂極生悲,就在它盡情地享受生命的華美的時刻,一顆沙子鑽進了它的體內,生命的煩惱或者說痛苦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