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五條 善用錯誤(1 / 1)

眾所周知,任何語言學習的過程都是一個不斷犯錯的過程,必然要經曆從犯錯誤到少犯錯誤最終才能不犯錯誤。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說,在交際過程中犯的錯誤,也僅僅是語言學習中具有積極意義的“語言偏差”,是學習者在自己能力有限的情況下發揮的作用,是逐步接近目標語的過程。

英語學習也是一樣。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我們難免會出錯,而很多錯誤卻是因為我們太過緊張的緣故。我們希望大家能夠通過下麵的小故事,逐步驅除緊張心理,從而使自己的英語學習之路更加順暢。

小明洗澡時不小心吞下一小塊肥皂,他的媽媽慌慌張張地打電話向家庭醫生求助。醫生說:“我現在還有幾個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時後才能趕過去。”小明媽媽說:“在你來之前,我該做什麼?”醫生說:“給小明喝一杯白開水,然後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讓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時間了。”(take it easy,放輕鬆一些,生活何必太緊張?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何不坦然自在地麵對。擔心不如寬心,窮緊張不如窮開心。)這不僅僅是一個小幽默,還包括了一個小小的人生哲理。

以上說的是不要害怕出錯誤。首先,出錯誤很正常;其次,越是害怕出錯誤,就會錯得越多。而且,隻有不斷犯錯誤才能暴露出自己的問題。知道了問題才能對症下藥,才能快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總之,我們難免會出錯,關鍵是我們怎樣從錯誤中學到東西。我們建議我們的教師引導學生做到以下幾點。

要善於創造自己學英語的環境,抓住一切可能的英語學習的交際機會,在不斷的聽、讀交際中獲得更多的英語輸入。通過說、寫獲得更多有關自己英語程度的反饋信息以便不斷改進,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習慣性地列一張自己反複出錯的清單,並經常用英語列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問題清單,請老師或朋友回答。還可以與其他同學一起做家庭作業,互相評改。

鼓勵是點燃學生自我激情的最好方法,英語教育者要在工作中努力實施“鼓勵教育”,即要及時鼓勵學生、反複鼓勵學生;與學生溝通要多用建議少用命令;常用“假如我是學生”的心態來考慮問題;真誠地稱許,慷慨地讚美他們;努力讓學生感到自己的重要;告訴學生跌倒、犯錯不算失敗;讓每個學生抬起頭來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