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政黨思想建設研究8(1 / 3)

第三節參政黨的功能與職能

政黨的功能與職能是兩個相互聯係又彼此不同的概念。一般而言,“功能指的是與行為方式的目的過程有關的影響,簡單地說,就是產生特定影響的行為結果。結構與功能密切聯係,不可分離”,而職能則是功能的表現,是對功能的自覺發揮。可見,政黨的功能是政黨履行職能的結果,是政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作用的現實表現,強調的是政黨的“實然”。政黨的職能則是政黨應當具有的政治品質和政治技能,強調的是政黨“應然”,即政黨“應有”、“應做”的問題。在實踐形態上,政黨職能所反映的是政黨在承擔政治義務或政治責任時應有的政治權利,是政黨義務與政黨權利的有機統一參見王韶興:《政黨職能問題探討》,《山東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在我國的政治生活中,參政黨的職能與功能也是既相互聯係又相互區別的概念,參政黨的基本職能被明確定位為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而參政黨的功能則見仁見智,但大體可以歸結為政治參與、利益表達和綜合、政治錄用、維護穩定等方麵。

當然,在當前的參政黨研究中,關於參政黨職能與功能的關係,並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見和共識。圍繞這個問題,在理論界形成了兩種鮮明對立的觀點,一部分研究者通過語言學、政治科學以及民主黨派史等不同視角的綜合分析發現,我國民主黨派職能的提法幾經變化,逐漸約定俗成,認為參政黨的功能和職能是一回事參見陸宏弟:《民主黨派職能辨析》,《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民主黨派職能,其實就是民主黨派的政黨功能。這部分研究者認為建國初期以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主黨派的職能與時俱進,對應的關鍵詞經曆了從“參、代、監、改”,到“參政”、“監督”,再到“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發展演變。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我國民主黨派職能正在逐步規範化、製度化。我國民主黨派職能的內容涵蓋了政治科學領域“政黨的功能”的主要方麵,而在形式或表現方式上,則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這種特色,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係,體現了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有益成果與中國國情的理性結合。但是,大多數研究者認為,參政黨的功能和職能不是一回事,在分析民主黨派職能與功能兩大概念演變過程的基礎上,提出民主黨派的職能與功能是一個有聯係更有區別的概念參見楊愛珍:《民主黨派政黨職能與政黨功能的結構要素分析》,《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民主黨派的職能是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這是社會主義政黨的本質規定,是中國參政黨應當具有的政治品質和政治技能的體現。民主黨派的政黨功能應當是利益表達和綜合功能、協調穩定功能、政治推薦功能、政治社會化功能。民主黨派的政黨功能體現的是政黨的一般屬性,這四大功能發揮程度是衡量民主黨派職能運轉狀態健康與否的標尺。

一、參政黨的基本功能

政黨功能是政黨結構中的重要部分,是研究政黨現象不可回避的問題。在西方政治體製下,政黨有四大功能:一是代表,二是組織,三是穩定,四是製定政策王紹光:《民主四講》,三聯書店2009年版,第170頁。。也有學者認為政黨的基本功能是利益表達、利益綜合、政治錄用、政治社會化王長江:《現代政黨執政規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3、54頁。。這是對一般政黨的一般功能的理解,參政黨作為一種特殊的政黨類型,其功能是什麼?正如薩托利所言,“政治體係中政黨的功能、地位和分量,不是某個理論預先設計好了的,而是由一係列事件共同所決定的”G·薩托利:《政黨與政黨體製》,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第41頁、第58頁。,民主黨派的政黨功能也是如此,我們判斷民主黨派的政黨功能不能脫離多黨合作的實踐,不能脫離中國特色政黨製度的功能實現,不能脫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正是在這“一係列事件”中,民主黨派的曆史方位日益明晰,其功能也清晰呈現。盡管對民主黨派究竟具有什麼樣的政黨功能,理論界還沒有形成統一和規範的結論,但是民主黨派政黨功能作為對民主黨派政黨一般屬性的揭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展現還是很明確的,即民主黨派作為政黨,和一般意義的政黨一樣,是溝通社會和公眾的橋梁,具有政治參與功能、利益表達和綜合功能、政治錄用功能和維護穩定功能。

首先,參政黨具有政治參與功能。

公民有組織地參與政治,是現代社會政治發展的一個方向。所謂政治參與是指公民以影響政府人員的選擇或其行動“為直接目的而進行的合法活動”,也可指人民通過投票、組黨、加入政治利益集團等活動,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政治之決定的行為格林斯坦,波爾斯主編:《政治學手冊精選》(下卷),儲複耘譯,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第290頁。。政治參與的功能和價值在於影響政府的行政和決策,從而使國家政治體係盡可能的代表“公意”而運作。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廣泛的政治參與是中國政治建設和政治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參政黨作為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黨,充分發揮政治參與功能,是其責任與使命之所在。

參政黨的政治參與功能,是其作為政黨而存在的組織形態所決定的。政黨作為聯係公眾與政府的橋梁,天然具有政治參與功能,中國的政治文化傳統和特殊國情,決定了發揮政黨的政治參與功能在民主政治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政治參與有個別參與和組織參與兩種形式,個別參與是公民以個體身份進行政治參與活動,組織參與是以社團或政黨的形式參與政治活動王浦劬主編:《政治學基礎》,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213頁。。現代政治文明建設中,正如亨廷頓曾詳細論述過的,“組織政治參與擴大的首要製度保證就是政黨及政黨體係”[美]塞繆爾·P·亨廷頓:《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王冠華、劉為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年7月第1版,第367頁。。同時,由於中國社會沒有經曆過資本主義民主的洗禮,封建遺毒長期存在,因而人民的民主意識、有序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很不發達,這導致在中國民主政治建設中,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主要靠組織參與而不是個人參與,其中包括各民主黨派在內的所有政黨是非常的重要的力量。

參政黨政治參與功能也是中國的多黨合作製度所保障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作為社會主義民主製度的重要內容,為民主黨派參與對國家事務的管理提供了製度保障,它使很多好的意見和建議能得到采納,成為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製度保障之一。一方麵,高層次的政黨合作加強和保障了各民主黨派政治參與的廣度和深度,民主黨派可以充分發揮其智力優勢、人才優勢和廣泛的社會聯係的優勢,通過會議協商、提案建議、調研報告、會議交流等形式,為政府決策提供民意信息和智力支持,從而影響政府行政和決策;另一方麵,它通過民主黨派影響著民主黨派所聯係的那些階層和群體,使他們間接地實現政治參與。民主黨派以自身廣泛的社會基礎、組織構成和代表性,積極參政議政、民主監督,進一步擴大了社會各方麵成員的有序政治參與,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要求,有利於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各民主黨派的建言獻策和政治協商,包括其社情民意工作,都是民主黨派積極實現政治參與的有效實踐,它使共產黨在內部的信息傳遞渠道之外,能聽到更多的聲音,從而在決策時能充分考慮各種不同的情況,照顧到不同階層的利益。也正因為這樣,中共決策就可以更科學,也更能代表民意。

各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作為當前中國組織政治參與的主要力量,具有政治參與功能是有充分的曆史根據的。在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中,中國共產黨是毫無疑問的先鋒隊,但是,“單靠先鋒隊是不能勝利的”《列寧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頁。,各民主黨派都在曆史上的不同階段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各民主黨派代表其所聯係的階級階層積極參與國家政權建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毛澤東同誌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指出,“國事是國家的公事,不是一黨一派的私事。因此,共產黨員隻有對黨外人士實行民主合作的義務,而無排斥別人,壟斷一切的權利”《毛澤東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頁。。並強調,共產黨與黨外人士合作的原則“是固定不移的,永遠不變的”。既然國事要由大家來做,那麼它就應包含共產黨的執政和民主黨派的參政。事實上,建國初期,隨著多黨合作政治框架的確立,民主黨派的政治參與就已經開始了,當時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通過參加人民政協全國委員會和常委會、協商會、雙周座談會、最高國務會議等形式,廣泛參與國家重大事務和領導人選的協商過程。僅1949年10月至1954年12月,人民政協的協商共進行68次,平均1個月就有12次之多。其內容涉及政府重大決議、國家財政經濟、各項法律法規的製定及國家政權建設等重大問題。從上世紀末開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進一步製度化、規範化,政治協商已納入決策程序,這為民主黨派發揮政治參與功能提供了有效的製度、機製與程序。從1989年至1999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或委托有關部門的協商會、座談會、情況通報會已達150多次,《關於建立長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的初步設想》、著名的863計劃等等,都是民主黨派積極政治參與的成果。

其次,參政黨具有利益表達和綜合功能。

利益表達和綜合功能,也有論者稱之為利益代表功能。所謂利益表達和綜合,是指各個社會階層的人,通過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向政府、執政黨和社會各級組織機構表達自身利益要求,以影響政治係統公共政策輸出的過程。我國是一個多階層、多黨派、多民族、多宗教並存的國家,特別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逐步形成,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社會多元化特性愈來愈突出,出現了多種經濟成分、分配方式、就業形式,產生了許多新的社會階層和社會組織,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利益群體。不同利益群體之間存在著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衝突的狀況,他們都以不同的方式維護或謀求自身利益。正是社會發展呈現出的利益多元化、組織多樣化、階層結構複雜化的特點,呼喚著利益表達和綜合機製的完善,以表達社會各個方麵的利益和訴求,協調各種利益關係,保持社會和諧與穩定。中國各民主黨派作為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是為社會主義服務、進步性和廣泛性相統一的參政黨,在廣泛的政治參與中,各民主黨派代表各自所聯係群眾的具體利益和特殊利益,將各階層群眾的利益訴求輸入國家政治過程,並通過利益綜合,使之體現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方針政策中。